让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地生根”

2021-11-18 02:39黄亚妮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1期
关键词:落地生根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黄亚妮

摘要:现阶段的小学教学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中也注重核心素养的地位,在教学方式上不断进步和改善,给小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学习环境。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发展学生各项能力的关键,在注重学习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教师将核心素养与教学结合,促进小学生更深层次发展。小学新课程改革有关于数学教学的明确说法,教师要在教学中以引导和培养为主开展思维性较强的数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且在学习中灵活运用知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基于此,文章主要从教学方式入手来深入贯彻核心素养,希望为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214

引言

随着小学教育不断改革和完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掀起一股热潮,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不再将成绩高低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教师和家长都更看中学生的综合发展,才是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所谓核心素养有一个高层次的解释,即教师在教学中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和学生走上社会发展,培养学生必备的品质和能力,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培养需求。现阶段,作为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就要意识到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方式的价值和作用,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贯穿数学教学始终,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地生根的策略

(一)利用直观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思维性较强,尤其是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简单化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数学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价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学学具教学,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彩色小木棒的学具展示加减法,比如,桌面上摆着10根小木棒,老师抽掉2根还剩几根?引导学生用小木棒摆出正确答案,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考,一个学说说题目,另一个学生用小木棒来解答,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再比如,在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学具教学生认识人民币,并且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一个人民币的数额。比如:五角钱可以用5个一毛钱表示、一元钱可以用两个五角钱来表示等等,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以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

数学科目逻辑思维较强,为了让学生适应数学教学,教师也要将思维能力培养列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数学的规律,才能顺应数学的思维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减乘除法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运算技巧,教师在加减乘除法教学中可以合理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养成一种数学角度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降低数学的难度,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成长,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

比如:妈妈手里有100块钱,一个电风扇是47元,一个水杯是35元,一箱纯奶是68元,問妈妈用100块钱可以买什么东西?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计算,100块钱可以买其中任何一样东西,那如果妈妈想买一个电风扇和一个水杯,钱够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电风扇的价格和水杯的价格相加47+35=82,通过计算学生认为100元钱可以同时买两个东西,教师可以不断变化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再比如,在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依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问题中引发学生思考,比如:一个笔记本5块钱,教师为学生买了33个笔记本一共花了多少钱?提问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与学生互动中还能活跃氛围,学生通过思考和运算,对乘法掌握更加熟练,在以后生活中的购物或者其他方面都能将所学知识运用进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三)挖掘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敞开生活之门

生活是个数学大课堂,教师要抓住数学知识生活化的特点来挖掘教材中包含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寻找更多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融入生活教学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负数表示,比如:气温高低、电梯里的地下和地上楼层等等,都是学生最常见的负数形式,北京的天气是零下5度,可以记作-5°C,地下一层可以表示为-1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多说一些零下的气温让学生用负数来表达,然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个关于超市盈利或者亏损的表格,让学生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比如:5月份亏损5000元,表示-5000,8月份盈利6300元表示+6300,不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另外,在学习《年月日》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日历拿到课堂上,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日历,引导学生学会看日历,并且能分清大月和小月,教师教会学生日常区分的办法,比如以拳头为例,骨节突出的是大月,凹进去的是小月,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拳头来区分大小月份,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不应该将掌握基础知识作为最终教学目标,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深入贯彻核心素养,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地方式开展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在数学中学会举一反三;更要将教学融入生活,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桂霞."核心素养"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落地生根[J].小学教学研究(学生版),2019(2):29-31.

[2]刘月和.让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上落地生根[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9(3):97-98.

猜你喜欢
落地生根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风险均衡“落地生根”华夏睿磐受到热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顶层设计引项目“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