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损伤的现状分析

2021-11-21 15:09肖雨韵鲁春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1期
关键词:踝关节康复舞蹈

肖雨韵 鲁春霞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0)

研究发现,体育舞蹈选手经常在训练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有时会因为损伤过重而影响到平时的训练和比赛。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体育舞蹈相关损伤展开了研究。有研究表明,我国体育舞蹈选手损伤情况严重,许立研究得出120名体育舞蹈专业选手伤病率达82.9%;田鑫对160名体育舞蹈专业选手进行调查,发现伤病率为89.80%,值得人们重视。随着我国体育舞蹈运动项目的发展,其选手竞技能力也逐渐增强,并且在训练中会因为准备不充分、自身情绪和身体素质等导致我国体育舞蹈选手的损伤人数越来越多[1]。因此,不论是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的教练员,还是进行体育舞蹈训练的选手,都应重视运用医学原理和运动损伤的基本知识,进行有效的防治和治疗,以确保教学与训练的顺利进行。综上所述,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损伤形势不容乐观,寻求科学的解决办法迫在眉睫。该文将从我国体育舞蹈运动预防、损伤和康复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加强预防的同时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改善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我国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现状研究有助于运动员和教练员了解损伤特征、运动损伤的生物学机制,为运动防治、损伤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1 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损伤的现状

1.1 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损伤的特点

首先,体育舞蹈选手足趾部易受伤。其次,软组织损伤最多,通常是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运动损伤主要是韧带肌肉的拉伤;关节处扭伤;滑囊炎;韧带、肌腱、筋膜劳损;跖骨疲劳性骨膜炎。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运动损伤的发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女子的损伤几率要高于男子,且年龄越小发生损伤的几率越高[2]。就舞种而言,标准舞舞者受伤比例较小,肌肉拉伤问题最多,主要表现在颈部、胸部和上肢,三角肌扭伤、大腿内收肌劳损和踝关节韧带损伤等为常见损伤。拉丁舞选手受伤比例较大,发生皮肤擦伤情况较多,主要表现在上肢和腰腹部,大腿肌肉劳损、腹部肌肉劳损等损伤为常见损伤[2]。

1.2 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损伤的性质

运动损伤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损伤,通过对两大舞种的损伤性质对比分析,发现拉丁舞的动作技术更激烈,运动所需的幅度和力度都更大,常见为急性损伤。相较而言摩登舞的受伤比例较小,以慢性损伤为主。白明明通过调查安徽师范大学体育舞蹈专业的120名学生发现,肌肉拉伤占61.11%;扭伤占12.04%;擦伤占20.37%,可知主要损伤是肌肉拉伤与擦伤[3]。吴冬颖研究发现,体育舞蹈选手皮肤挫伤和擦伤主要发生在足趾部;肩部、背部、膝关节和踝关节处主要是肌肉拉伤。摩登舞中华尔兹各部位损伤人数较多;探戈中腰部、膝部、腿部、踝部和足趾部发生运动损伤较多;维也纳华尔兹和狐步中损伤较少;标准舞选手在快步中,技术动作或者发力点稍微出现偏差,就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3]。

1.3 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损伤的部位

体育舞蹈选手受伤的部位多是腰部、颈部、膝盖、脚踝。拉丁舞选手在训练过程中腰背部、腿、膝盖和脚踝为主要损伤部位,所有的动作要领都需有很强的核心力量,也依靠腰背部及下肢的力量共同协调作用,因此最容易损伤的是脚部,第二是膝盖,然后是腰部,主要为身体下肢的损伤。张双分析得出,在标准舞中最容易损伤的是头颈部,然后是肩肘部,最后才是脚部,突出表现为头颈部和肩部疲劳造成损伤;其次便是下肢的损伤[12]。赵俊则表示,标准舞选手动作力量与速度都依靠下肢区域,加之舞伴间身体与重心的平衡需要使用腰背部的力量来做到稳定支撑,因此易损伤的部位以下肢和腰背部为主[4]。

1.4 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损伤的原因

蔡筱华表示,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损伤的原因一般为身体素质不够,缺少充足的准备活动;带伤训练导致损伤加重和运动疲劳;技术水平较低与舞蹈风格模糊;比赛与训练状态的恢复和其他因素。白明明也提出,损伤原因在于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的发展不同步;比赛训练项目局部负荷过重;过度兴奋产生损伤;舞蹈动作接受能力有所限制;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不充分;舞伴间配合不当等问题[5]。

1.4.1 内部因素

在比赛时,选手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思想不集中等状况,导致运动损伤发生;如果选手心理状态不稳定,心情低落,积极性就会不足,训练时就易受到损伤;如果选手平时的睡眠质量不好,或疾病未完全康复,肌肉灵活舒展度不够,身体协调能力下降,则在运动过程中也易受到损伤。比赛过程中太过在意比赛结果,会导致动作出现偏差,进而导致意外发生。

1.4.2 外部因素

从事体育舞蹈的女性选手必须长期穿拉丁舞鞋,随着鞋跟的不断增高,脚的最大受力点逐渐转移至前脚掌,当人体重心前移,身体被迫处于提踵状态,使脚趾前端在重力作用下压至鞋尖,极易导致跖骨损伤及病变。气温也会对体育舞蹈选手有所影响,秋冬季节气温低,天气寒冷,学生的肌肉粘滞性较大,当准备活动不充分时,易出现肌肉拉伤或扭伤。春夏季节,天气炎热,由于训练强度较大,身体容易脱水、疲劳,机能水平下降,体内能量损耗较大进而导致损伤。

1.5 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生化指标

不管是运动疲劳还是运动损伤都会使机体内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生理生化指标出现异常。如血乳酸、心率、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肌酸激酶、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等指标相较运动开始前有显著上升。按摩针灸对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等都有影响,能有效改善生理生化指标,加速恢复机体平衡[6]。

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中,生化指标的变化表现为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含量、肌肉酶活性、肌红蛋白含量、肌浆网内钙离子浓度、骨骼肌组织中炎症反应标志物、尿液中肌肉蛋白质分解产物增高。运动性肌肉损伤会导致细胞膜骨架破坏,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产生变化,HSP-70蛋白表达和血液生化指标升高[5]。在此后立即或24h之内进行针刺干预会大幅降低延迟性肌肉酸痛并调节压力痛阈。这能提高机体的耐受性,缩短机体的恢复时长,极大降低康复成本[6]。

2 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何天祥、何浚治在损伤防治理念和诊疗方法的研究中提出,舞蹈损伤属于艺术医学、“医舞相通、通医懂舞”理念,从治伤手法、用药、科学锻炼和康复功能3个方面进行了总结[7]。及时补充营养和进行高质量睡眠不仅能使头脑清晰、反应灵敏,还能提高训练积极性,保持最佳状态进行舞蹈训练。体育舞蹈选手在面临不同的运动损伤致伤风险时,应用最多的预防应对措施是降低风险[7]。

2.1 前期准备

要加强体育舞蹈选手对运动损伤知识的学习,加强正确技术技巧要领的学习、身体素质训练和选手的自我保护意识,重视赛前准备活动与赛后拉伸。掌握必要的人体运动力学原理和动作技术解剖学分析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可通过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分析并观测选手在运动过程中不同的动作特点,寻找动作特点与损伤之间的联系。应根据个人技术特点和水平,制订对应的训练计划。控制运动负荷,科学安排训练;注重音乐节奏的专项训练;进行强化局部肌肉的训练;重视准备活动和恢复训练;加强医务监督,调节心理因素。进行摩登舞练习时,多做踝关节与膝关节的活动练习;进行拉丁舞练习时,多做腰部、腿部的活动练习[8]。

2.2 个人预防

体育舞蹈不仅要求身体各部位肌肉韧带的弹性、软开度等要达到一定标准,同时对力量、速度、灵敏度、柔韧、耐力以及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也有特殊的要求,还要求男女舞伴默契配合,节奏同步[9]。在比赛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如徒手操、拉伸练习和基本步练习等。比赛训练后进行整理拉伸、洗温水浴、毛巾热敷、按摩放松[10]。可仰卧在瑜伽垫上,双腿有频率地抖动,或用温水浸过踝关节,使血管扩张,改善淋巴和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速率,还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提高比赛成绩[9]。

2.3 教师监督

教师应通过参加培训来加强自身发展,提高自身的能力,开拓视野,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根据血乳酸值来评定选手的疲劳程度,并安排合理适中的消除乳酸恢复性训练。注重选手营养方面的均衡,供应充足的能量,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训练后的不良行为。合理安排训练,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以每个学生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不同特点制订相应的训练和比赛计划。此外,要善于创新训练方法[11],明确训练目的、方式、方法和要领,给选手正确的指导[10]。

2.4 其他预防

Flexi-bar的练习能在有限时间内提高伦巴舞的基本姿态保持程度、胯部的扭动幅度及华尔兹的综合评分,可以将这种功能性训练方法引入体育舞蹈专项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减少运动损伤,培养学生自我诊断和训练能力的水平[12]。或借助运动训练学、功能康复学和运动医学的手段与方法,联系专项训练特点,通过评估技术和体能水平,找到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规律和机制。

3 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

中医治疗和恢复方式有推拿、针灸、中药热敷、拔罐、内服中药等,西医手段有痛点药物注射、内服镇定剂、止痛剂、镇痛剂等。消除疲劳可以进行按摩、泡澡,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疲劳消除和恢复体力的关键。在运动方面,做一些肌肉拉伸练习,在营养方面,饮食以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为主,达到加速消除疲劳的状态[11]。

3.1 肌肉拉伤与擦伤处理

出现擦伤或撕裂伤应先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再用酒精或红药水消毒杀菌,若伤口较深则要立刻止血,将伤口缝合,用绷带包扎,避免碰水。当肌肉和肌腱拉伤或感到某处不适出现疼应即刻停止运动,马上在伤处冷敷30min,还可使用气雾剂缓解局部水肿、充血,避免热敷、搓揉。轻者即刻冷敷,抬高伤处,局部包扎,加强按摩。肌肉损伤严重则需送医院,按照医生嘱咐治疗[12]。

3.2 腰部康复治疗

腰部受伤时应静卧在床,腰部少用力。受伤时冷敷,24h之后热敷。还可进行一些地面训练或重力训练:仰卧时,脊柱上下两端为支点,身体慢慢放松,头转向一旁,下肢向对侧伸展,旋转带动骨盆,增加相邻两椎骨间的距离;身体直立,两脚平行分开并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颈部前屈到最大限度,脊柱两侧的肌肉完全放松,用头的重量带动上位颈椎继续前屈,直至腰骶部,最后再自下而上恢复原位。

3.3 膝关节康复治疗

膝关节的治疗有药物疗法、抬腿练习、按摩、跪膝法、手术等[1],或者进行冰敷、拉伸,用弹力绷带包扎。也可在水中进行膝关节运动,如水疗、游泳等,患者有较大可能完成该康复期间在陆地环境中无法实现的三维运动,受浮力影响,此刻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负重减小,膝关节附近的肌肉在水中能够得到充分锻炼与舒展。选手在比赛中还极易出现扭伤,损害到附在关节外的肌腱和韧带。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扭伤时,需把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48~72h后,再热敷。

3.4 踝关节康复治疗

踝关节轻度损伤患者进行凉水冲洗或冰块冷敷,然后加压包扎;重度患者需进行手术缝合,然后用石膏固定。在脚踝软组织损伤后期进行一些肌力、耐力训练来保证其功能恢复。目的在于保持和增强心血管耐受力、促进新陈代谢和机体免疫调节、维持肌肉弹性,最大程度减小无用性萎缩。视知觉下关节活动度(ROM)训练有利于关节正常结构的恢复,可以加强关节活动度,增加肌腱内结缔组织的长度,还能有效预防损伤再次发生。进行平衡性、本体感觉训练及开链训练和闭链训练两种运动方式结合,提高肢体运动功能。还有弹力带抗阻运动疗法,可缓解踝关节损伤疼痛、增强踝部肌肉力量、恢复踝关节活动角度。

4 结语

我国体育舞蹈选手的运动损伤与性别和年龄有关;拉丁舞选手的损伤性质多为急性损伤,摩登舞选手的损伤性质多为慢性损伤;一般颈、腰、膝、踝部位受伤较多;导致受伤的原因不仅有自身因素,也有外界因素。为减少运动损伤,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制订科学的计划,注重个人预防和医务监督,比赛训练后还要进行拉伸、放松训练。体育舞蹈选手损伤后,需及时处理并进行后期调理,中医治疗与西医手段相互配合,做到康复时间短、效率高,保证选手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踝关节康复舞蹈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崴脚可不是小事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足部按摩(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