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篮球分层教学效果策略研究

2021-11-21 18:17马福臣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灌篮 2021年13期
关键词:运球分层篮球

马福臣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提出,要求对进入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只有充分结合初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需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方案,才能对初中学生教师实施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指导,促进学生体育的全面发展。而在篮球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问题:部分学校教师在篮球教学活动过程中,没有根据班级学生篮球能力水平高低的不同、性别的不同等来进行篮球分层次的教学,而是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采用“一刀切”的篮球教学方法,为所有班级学生个体设置相同的篮球教学活动目标,且使用相同的教学内容;也没有根据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评价。教师活动若没有采用统一的课堂教学活动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很难完全满足所有在校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学生无法在课堂中高效地学习篮球知识和技能,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本校各班实际教学情况,制定篮球教学的项目标准,合理组织划分本班篮球课堂教学不同层次,彼此之间递进师生关系,划分并形成不同的学生群体,使篮球教学内容与训练手段与该不同层次的本班学生相关与吻合,使本班学生教师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组织参与投入到篮球课堂教学当中,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本班学生的活动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彰显,学生的自主独立性能够得到高度充分发挥。

一、分层教学的基本内涵

分层教学法就是各班教师根据本教学班级中现有的学生篮球运动能力,将本班学生科学地划分成不同几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无疑是对我国传统中学体育运动教学方法的一种重大改革创新,在西方发达体育国家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实施初中第一阶段教学篮球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特别加强对分层教学篮球方式的指导重视,分别从篮球教学活动目标、教学实践过程、教学效果评价等三个不同方面入手来要求进行篮球分层次的教学,确保每位学生篮球素养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分层教学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开展的重要性

首先,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这是对我国传统学校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革创新的一个现实必然需求。教师只有高度重视初中分层体育教学的根本重要性,在初中篮球体育教学中开展好的分层体育教学,才能使初中学生的活动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彰显,提高初中学生在日常课堂生活中的整体学习工作效率和活动积极性,帮助初中学生牢固树立做好终身学习体育的基本意识;其次,是贯彻落实终身教育教学理念的基本要求,教师可以借助初中分层体育教学,对初中学生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终身教育心理指导,激发广大学生对初中学习体育篮球的强烈兴趣;同时,还是体育促进初中学生整个身体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初中阶段也是促进学生整个身体健康生长发育的一个黄金时期,学校初中教师不应只限于关注一个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促进学生整个身体素质的同步发展。而教师如果借助这种分层次的教学,能够充分尊重广大学生生理身体健康发展过程需求、心理健康发展过程特点等,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具有指导性的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潜能,为有效推动广大学生的生理身体健康发展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三、分层教学在初中篮球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

众所周知,体育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不断增强在校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而目前篮球教学作为我国初中学生体育教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应该把以不断提高初中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为主要目的的篮球教学作为目标,其教学内容应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由于学生层次能力的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针对那些学习综合能力较强的年级学生,可以适当的通过加强训练,提高难度,而针对那些学习综合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将重点放在篮球动作分解的训练,形成有层次的教学内容。

在学校设置学生篮球运动教学时,教师学校应该充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对其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分组。对于仅仅只接触篮球运动但却不完全了解如何篮球的初中学生,教师建议可以将其类别划分到一个基础运动组,教学目标是使其了解一些篮球基本功和理论知识。如:现代职业篮球比赛常用的几种单手投篮传球方式:单手原地投篮单手肩上胸前投篮、双手胸前肩上投篮、跑投、跳头、行进间单脚正手接球低手上篮、反手和对方突破球的勾手接球上篮等基本篮球理论知识;对于已经掌握了部分基础知识,但实际篮球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则我们可以划分加入拓展运动组,以进一步提高其对现代篮球的综合学习活动兴趣和篮球能力为教学目标。而对于已经具备一定的初中篮球运动综合能力,且已经能熟练完成一系列动作难度较大动作的初中学生,应将其整体划分到成熟组,教学目标在于练习三步跳和上篮等一些进阶型篮球动作。等到所有层次学生练习一定程度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小组比赛,针对基础运动组,教师可以组织运球比赛。看一定时间内谁运球的更快、更远;而针对拓展运动组,教师可组织开展篮球动作比赛,比较谁的动作更规范;而对于成熟组来说,则可以进行几对几的对抗赛,检测其综合能力,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对篮球的控制能力,提高其篮球水平。教师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可以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一够,吃得到。”最终实现篮球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二)教学过程的分层

1.按能力分层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存在各种差异,且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理、适应能力、性格的方面,会逐步形成高低不同层次,这就给我国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体育身体素质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不同来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区分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而进行相同的教学内容,会使得部分学生力不从心。

如在教学“运球”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依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针对学习能力较强,且掌握了一定的篮球技术的学生,则主要以讲解手按拍球的动作,运球时要以肘关节或肩关节为轴,且在原地运球时,按球拍的上方,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要使其控制好重心。而针对学习能力一般且仅仅掌握部分篮球知识的学生,教师则要亲身加以示范,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教师示范的动作,并且要在这过程中告知学生需要注意的要点,尽量延长运球的时间,这样可以根据球的变化来改变运球的动作;同时由于学生的基础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动作的规范,使双脚分开保持一个自然开立的状态,还要注重膝盖微微弯曲,尽量降低对膝盖的伤害。只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按照能力不同而进行分层教学,才可以使所有学生均能得到一定的锻炼与提升。

2.按性别分层

初中是学生生长发育阶段的黄金时期,男女生的身体素质、生理特点有较大的差别。体育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有必要进行男女不同的锻炼内容,初中男生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生长发育较快,其身体素质较好,且对篮球了解较多,技术较为熟悉;而初中女生相对男生较比,身体较为娇弱,且对篮球的了解较少。教师应根据初中男生女生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的分层教学。

如在教学“学习投篮技术”这一内容时,教师在一开始应该进行动作示范,分析要领:投篮的瞄准点,双脚位置与体角,手指是如何持球的,手指怎样用力,投篮动作之定型等一系列的要领分析。在分析结束后,男生接触篮球较多,球性和技术较为熟悉,教师可以引导其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传接球等技术方面的技能训练,教师可以安排4-6个人为一组,站成两列,有对面的学生来运球,距两米时传球,教师吹哨开始,马上转身背对学生,不定时的吹哨停球,教师转身时,篮球在哪位学生中,那么这位学生将手头制给对方,这样循环进行几次来练习,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投球技术;而女生相对于男生球性生疏一些,对于球的了解较为少,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增强其球性练习,教师可以安排水平相近的女生到一个小组,两个人为一组,进行简单的投球技术训练。有能力的男生还可以指导女生,提高相互合作,增加互帮互助的效果。

(三)教学评价的分层

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对篮球的认知也存在了较大的差异。且学生的身体条件及运动能力也有较大的差距。而部分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特点,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分学生特点不同,而进行相同的评价机制,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对学生能力进行选拔与鉴别,加速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传接球的练习”时,教师首先要示范动作技术要领,带领学生进行原地徒手练习,还可以对学生释放一些错误动作,使学生尝试找到错误的动作,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要点动作记忆的更深刻。针对传接球的练习过程,教师在之后的评价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先前的观察应首先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将部分优异学生树立为标杆,并号召其他学生像其学习,充分肯定其在传接球教学过程中的优异表现;而对于那些在传接球过程中表现欠缺的学生,教师不应直接给予批评,而是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来改变学生:如学生在接球时,手型不正确,没有缓冲动作,教师应该亲身示范,告诉其细节,注意要点,怎样做出缓冲动作。教师只有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教学评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在篮球学习方面的自信心,避免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打击。

总而言之,相对传统课堂教学法,分层授课指导的学习过程和教学内容更加细致,更符合全体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其效果大大优于其他传统课堂教学。初中生各心理方面都可能存在较大的心理差异,如果我们仅仅单纯使用单一的课堂教学管理目标、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将很难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学校要积极采用教学分层的方法,根据全体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研究制定新的教学内容目标,合理准确划分初中篮球课的教学内容层次,使全体学生能够主动地积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主动锻炼篮球。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真正的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提高初中篮球分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运球分层篮球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街头篮球文化
完形填空一则
篮球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快乐篮球进山乡
“双人运球”乐翻天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