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改进策略

2021-11-21 18:17曾超凡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灌篮 2021年13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心理素质

曾超凡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就目前来看,高校篮球学生的体能训练中,训练形式传统单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改进,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对于此,高校篮球教师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强创新,综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探究新的训练形式与方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发展其篮球素养。

一、体能训练概述

体能训练是指根据体育项目的客观需要,采用科学的运动负荷,有针对性地改善运动员体型,增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提升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训练过程。对于高校学生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来说,体能训练内容有氧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弹跳训练、灵敏训练,以及心理机能和道德意志品质的训练。训练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发展运动员的体能,使其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在合理的负荷刺激下提高身体素质,满足训练强度的需要。换言之,对篮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就是挖掘机能潜力,提高运动水平。

二、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一)促进运动员健康,延长运动寿命

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不论是日常训练还是比赛,都需要强健的体魄。加强学生体能训练,一方面能够改善其身体的各项机能,使各个器官相互协调,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提升篮球运动竞技水平。此外,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还能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其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减少运动损伤情况,延长运动寿命。

(二)确保身体能够适应大负荷训练和比赛

研究发现,只有当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满足其高强度训练及比赛要求。体能训练不仅是增加运动员身体训练负荷的过程,也是提高比赛适应能力的过程,极大地满足比赛需求。通过体能训练,运动员身体会得到刺激,随着刺激程度的加深,其身体也在不断的适应和变化,促使体能素质的提升。总而言之,篮球运动中的体能训练,可促进运动员身体素养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日常训练和比赛。

(三)提升运动员心理素质水平,保持良好心态

篮球运动中体能训练中,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竞技水平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提升其心理素质水平,磨炼运动员的意志,发展体育精神。篮球运动的赛场上,不仅需要运动员有超高的体能和竞技水平,还要保持良好心态,看淡比分,不断调整自身状态和战术,做好队伍中的协调工作。当运动员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气场上碾压对手,取得赛场的主动权。所以说,篮球体能训练可以提升运动员心理素质水平,使其沉着冷静,积极进取,团结队友。

三、现阶段高校学生篮球运动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训练方法传统单一

当前,高校学生篮球运动技能训练方法较为单一,比如:力量训练中,多以单杠、杠铃为主;速度训练中,侧重短跑、加速跑;耐力训练中,长跑为主要训练方式;负荷训练中,不断加大训练力度,加强训练频率;等等。这种体能训练方法不仅传统单一,降低了学生的兴趣,而且缺少科学性,不利于训练效果的提升,甚至会因为训练强度的随意增加或其他原因使得运动员发生机体损伤,造成严重影响。

(二)训练缺乏针对性

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学生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教师及学生普遍对体能训练缺乏足够的重视,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技战术的提升上,忽视了体能素质训练,学生完全按照教师指引,缺乏主动性。此外,我国多数高校篮球队伍中,没有专门从事体能训练的教练员,不能给予学生体能训练上的指导,或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训练,而是由体育教师全权负责,这不仅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还会影响技战术和体能训练效果。

(三)训练缺乏全面性

通常情况下,高校学生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内容要力求广泛,确保训练项目与训练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还要区分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实施针对性教学。但是,从实际来看,我国多数高校篮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一般体能训练,忽视了专项体能训练,导致学生专项体能训练水平不高,进而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提升。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同等重要,一般体能训练是基础,专项体能训练是补充与强化,二者缺一不可。

四、高校学生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改进策略

(一)科学、合理地设计训练模式

高校学生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要想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提升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增强身体素质,就要确保训练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和学生要改变原有观念,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及时调整训练方法,优化训练过程,保证学生训练的全面性。其次,合理制定体能训练计划。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应遵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身体素质、接收能力、兴趣态度等,不要随意为之,对于差异性较大的学生,要因材施教,保证训练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训练效果,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提升。再次,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注重先进训练理念、方法以及器材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提升体能训练效果。最后,一般性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双管齐下。一般性体能训练有着较强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是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敲门砖,而专项体能训练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也可以是一般训练的升级版,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既要掌握一般体能训练的内容,又要通过专项体能训练实现进一步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认清二者的重要作用,合理设置。

(二)加强学生专项体能素质训练

首先,力量训练。篮球运动中,力量素质至关重要,力量虽然生来就有,但对于篮球运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进行加强和提升。研究表明,科学有效的力量训练能够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和韧带力量,增加关节活动幅度,降低运动损伤。以一周为单位时间,力量训练通常为四天,在此期间运用阻力训练不断增强学生的力量素质,训练内容包括发展上肢力量练习、发展腰腹力量练习和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

其次,速度训练。篮球比赛中,速度是获胜的法宝,所以教师要加强速度训练,速度训练方式通常为场地跑、快速跑和冲刺跑,对于速度训练场地的选择,教师不应拘泥于操场,而是选择一些特殊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如沙地、楼梯等,一来能够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二来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速度,提升训练效果。

再次,弹跳力训练。弹跳力是运动员能否投篮和灌篮的关键所在。具体的训练中,可以采用针对跳、单腿跳、连续跳以及全力跳等多种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的组别进行联系。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弹力跳技能后,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弹跳力进行组合训练,并且将力量训练渗透其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爆发力。

最后,心理素质训练。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极其辛苦,再加上它是为比赛服务的,所以学生在掌握技战术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支撑,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乐观的态度,很难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坚持下去,无法赢得比赛的胜利。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又要教会学生如何调节情绪,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积极与他人交往,善于接纳全部的自己,等等。只有学生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参与技能训练,提升训练水平,在赛场上占据主导。

(三)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

高校学生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直接影响训练水平和训练效果。因此,高校要加大篮球教师的培训力度,在培训中改变他们的原有理念,使其在重视技战术的同时,还要加强体能训练的开展与实施,同时加强教师的个人素质教育,提升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此外,高校要加强人才引进,应聘请专业的篮球教练员,使其给予技能训练方面的专业指导,如训练方法的开发、训练模式的选择等,确保体能训练的高效开展,减少多种问题的发生,确保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安全性与针对性。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心理素质
基层消防员体能训练现状研究及对策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鞍山市岫岩自治县中学篮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