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实践研究

2021-11-21 18:17李金钟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灌篮 2021年13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体能训练负荷

李金钟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篮球项目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运动之一,随着CUBA篮球水平快速发展,篮球受到当代大学生的狂热追捧。对于篮球运动员而言,篮球运动在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攻防对抗也日益激烈,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综合素质要求也随之提升。在高强度、高对抗的篮球比赛中,往往左右比赛的并不是明星球员的一球定音。而是球员体能大量消耗之后,无法适应比赛的节奏和进程。正因如此,高校篮球专业训练应加大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融合篮球运动的特殊性,改善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制定切实有效的训练内容,全方位提升学生体能基础,从而为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水平保驾护航。

一、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特征

(一)身体素质训练特征

在篮球竞技比赛中,无论是运球、突破、投篮、快攻,还是防守、抢断、扣篮,都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爆发力、快速力量和敏锐的头脑。而体能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升爆发性力量、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及应变能力,尤其是在攻防节奏加快以及身体对抗越来越激烈的现代大学篮球竞技中,更需要加强队员身体素质训练。

(二)与技战术相结合的特征

作为一项讲究技战术和团队配合的集体性运动项目,篮球比赛需要在高强度的攻防转换中迅速做出反应,通过不停跑动选择最佳投篮机会,这样才会帮助队伍得分。虽说体能训练是技战术实施的基础,但是也绝不能过于重视体能训练,而是要与技战术训练相互协调,保障二者的相辅相成,以便达到最佳效果。

(三)个性化特征

篮球运动员在场上的分工不同,发挥的作用各不一致。鉴于场上司职位置的区分,体能训练需要根据队员的身体特征和职责,采取个性化的体能训练计划,实施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这样才能保障每一位运动员能够固强补弱,在场上表现出最佳的状态。

二、高校篮球项目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一)承担高强度比赛与训练的基础

现代大学篮球运动逐渐向职业化发展,需要运动员能够适应对抗激烈变化多端的赛场。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良好的体能能够让运动员更高效地完成训练任务。如果运动员体能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无法迈过训练这一关,高强度的比赛就更加无法胜任。目前一些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身材相对单薄,在对抗中处于劣势,但是对于体能训练缺乏重视,仍热衷于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随着比赛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很多平时不注重体能训练的运动员就会出现主动失误增多的状况,表现为技术动作变形,或者速度明显减慢,从而导致比赛失利。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要加强体能训练,这既是承担高强度比赛与训练的基础,还可以减少和防范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提高技战术水平的保障

近年来,高校篮球运动水平不断提高,选拔篮球运动员的潜在群体基数在不断增大。从有利于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这既反映出我国篮球运动普及的成果,也从侧面看出我国篮球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篮球运动离不开个人天赋,同样需要后天良好的体能训练作为保障。专项身体能力是保持竞技能力的先决条件,只有体能高度协调发展,运动员才可以在大学训练中掌握先进、高超的技、战术。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体能的本质是为技战术训练而服务,技、战术水平的高低往往与运动员体能储备成正比。试想运动员缺乏爆发力、肌肉力量弱,如何能够在高强度地训练比赛中全面发挥技、战术水平。

(三)树立必胜信心的有效途径

体能训练的过程异常艰辛,需要运动员日复一日地坚持。在大量、重复训练模式下,需要运动员能够克制自身情绪。虽然训练单调、枯燥无味,然而这也是战胜自我、挑战人生的尝试。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技、战术全面,基本没有显著的弱点,场上比分争夺都非常艰苦。如果因为自身体能缺失,经不住长时间对抗的考验,就会出现不攻自破的局面。通过艰苦的体能训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在运动极限冲击下,运动员会树立起必胜、迎难而上的信心。在竞技比赛中,有了体能训练的信念传承,自然会有决心、有信心与对手对抗周旋。

(四)实施科学训练的前提

竞技体育类项目都有一套独特的体能训练体系,这是受自身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的。对于篮球运动项目而言,体能训练同样有自身的特色和要求。针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而言,制定科学化的体能训练计划,除了要与项目本身保持一致之外,还要充分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只有抓住适合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特征和训练规律,并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开发和梳理,才能够指导和规范体能训练实践,进而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帮助大学生运动员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提升体能储备。

三、高校篮球运动员科学化体能训练的实践与对策

(一)科学认知并制定体能训练内容

高校篮球教练员应该从训练适应、训练负荷以及物质和能量代谢等方面入手,加强对运动员关于体能训练知识的渗透。首先,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要以加大重复训练的刺激为基础,合理安排训练计划,一方面要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刺激。另一方面,要减少运动员重新适应过程的重复。实践表明篮球运动员训练适应越快,机能水平会趋于平稳,体能训练效果越佳。其次,根据负荷因素的基本特征,在开始阶段要以小强度大负荷为主。随着训练周期的延长,逐渐加强刺激强度,但也要注意加以限制,确保运动员产生机体形态结构的适应性改变。否则将会造成运动员产生功能性障碍,不利于后续训练和成绩的提升。最后,由于体能训练会造成运动员大量身体消耗,物质和能量代谢加快,为此在训练周期内,应该保障运动员饮食搭配,以有效锻炼价值为依据科学设计训练目标,最后保质保量地完成整个训练期的计划。

(二)体能训练计划的科学化制定

为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避免运动员出现受伤,训练方案要力求科学设计与实施,理性安排专项训练的时间,确保训练量和强度处于可控状态。首先,在制定年度训练计划时,体能训练可以按照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的划分,形成三个类别的训练计划。其中准备期以身体素质和掌握技术为主,训练强度逐渐增大,确保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形成夯实的体能储备。比赛期的计划则需要以完善专项技术为主,侧重比赛能力方面的体能训练,训练强度增至最大,帮助运动员树立信心。过渡期训练以促进机能恢复为目标,身体训练负荷量相对较小,使运动员积累的疲劳能够尽快消除。为了保证训练计划制定的高效性,还要遵守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选择最适宜的训练方案,结合训练过程的多变性,根据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特点,充分考虑训练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引导阶段、一般准备阶段、专门准备阶段、赛前准备阶段的体能训练比重,合理交替保持系统的持续训练,以期更有效的发展专项竞技能力。训练负荷的安排及要求应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有检查、测验、比赛,考虑系统性与多样化。

(三)体能训练手段的针对性运用

体能训练以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目的,通过各种身体训练和辅助训练器材,有效改变运动员的器官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以期提高人体的力量和爆发力。首先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应平衡发展不同部位的肌肉群、主动肌,在符合专项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与篮球技术结构相匹配的手段。常用的力量训练方法包括最大负荷法、金字塔训练法、强化训练法、中、小负荷训练法、大量训练法、非凡训练法等,同时要注意训练频率、训练负荷、间歇时间。基于篮球运动速度快的特点,速度训练应安排在训练前期,必须与专项技能相配合,例如小步跑、后踢腿跑、加速跑、变速跑等。耐力训练要致力于氧代理与专项耐力的同步,根据运动员不同位置采取持续负荷法、间歇负荷法、重复负荷法等。心理训练需要结合体能、技术限制等特点针对性提高训练难度,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凝聚力。

(四)体能训练后恢复的科学化

体能训练恢复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常常却被忽视。如果疲劳现象得不到恢复,不仅会造成各种伤病来袭,更不利于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提升。为此教练员要加大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重视,帮助运动员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使运动员能够快速消除疲劳。此外运动训练学恢复手段包括动态休息、整理活动,适当控制整理活动量的大小,根据运动中的负荷量采取必要的理疗手段。而营养学恢复手段则需要加强中医药调理,合理补充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

总之,体能训练是高校篮球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篮球运动员想在技、战术层面保持优势、取得突破,必须要从篮球专项体能训练抓起。在进行篮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务必要让队员明晰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从思想认知领域对体能素质产生足够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尽量配备专门的体能教练,根据队员的实际体能状况,构建篮球专项体能训练体系,增加核心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有重点、有层次地安排训练方法和训练组数,坚持定时、定量完成体能训练,确保篮球运动员在大赛中能正常甚至超水平的发挥。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负荷
基层消防员体能训练现状研究及对策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鞍山市岫岩自治县中学篮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生如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