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篮球教学训练中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

2021-11-21 18:17朱秀丽唐山市路南区职业技术学校
灌篮 2021年13期
关键词:踝关节篮球运动篮球

朱秀丽 唐山市路南区职业技术学校

篮球运动能够对人体的身体素质和机能进行有效的考验,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属于青少年,其热爱这项体育运动的程度更高一些,中职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会和其他学生进行对抗,这也是该项运动的一个主要特点,所以,在篮球教学训练中经常会发生学生踝关节损伤的情况,由于在人身体部位中踝关节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关节,学生踝关节一旦发生损伤,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降低了教学效果[1]。为了提高中职篮球教学效果,应在教学中最大程度的避免学生发生踝关节损伤,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现对中职篮球教学训练中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一、踝关节概述

(一)解剖特点

人体踝关节的组成部分包括距骨、腓骨和胫骨,内踝处于胫骨远端里侧突起呈下方的组织,而外踝则处于腓骨远端比较突出的位置上。和内踝相比,外踝不但长而且比较窄,在外踝和内踝组成的踝穴处嵌着距骨。韧带将胫骨和腓骨联系起来。人体在站立的情况下,踝关节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但是其具有较差的稳定性。这也是中职篮球教学训练中学生发生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2]。

(二)损伤类型

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会出现较多的跳跃和变换方向等动作,动作灵活多变其比较突然,在其中踝关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频繁出现踝关节损伤的情况,特别是学生处于跳跃但还没有平稳着陆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这一情况,另外在起跳后有可能踩到其他物体身上,由于踝关节部位不稳定,导致其出现损伤的情况。除此之外,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其身体还未发育完善,和专业的运动员相比,其踝关节韧带的力量比较薄弱。踝关节韧带包括内踝和外踝韧带以及胫骨和腓骨之间的韧带,而这几处韧带损伤也是踝关节损伤的主要类型,但是较为常见的类型是外踝韧带损伤,其中症状较轻的是挫伤或者扭伤,但是情况严重的话就可能出现骨折的情况。中职学生踝关节损伤主要以扭伤为主[3]。

二、踝关节损伤的原因

(一)内因

1.未做好心理准备

做好心理准备是完成一个动作的基础,倘若学生在执行动作之前未做好心理准备,就有可能出现损伤的情况。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由于迫切的想抢到篮球,在没有任何准确的情况下就执行某些抢球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受伤的风险。另外,部分学生在一些正式比赛前为了争取名次会比较焦虑,这种负向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其在运动中受伤的风险[4]。

2.缺少充分的准备活动

热身准备活动在任何一项体育项目中都非常必要,常见的准备活动包括身体相关部位的拉伸和慢跑等,学生通过这些准备活动能够活跃其身体的各个关节和肌肉,这样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就会适应那些对抗型的动作,有效避免发生损伤。倘若中职篮球教师未重视正式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充足的准备活动,学生在激烈的对抗运动中就很容易出现踝关节损伤等情况,主要是因为未经过准备活动的韧带和肌肉处于僵硬的状态,突然的对抗会增加其发生损伤的风险。

3.不恰当的缓冲

起跳抢球是篮球运动中经常出现的动作,而这一动作也是经常导致学生出现踝关节损伤的一个典型动作。尤其是在着陆阶段,由于不恰当的缓冲就会导致膝和踝等关节损伤,刚性、链接性、弹性是落地缓冲的三个主要动作。刚性就是在着落的过程中,学生身体相关关节处于僵直的状态,尤其是腿部肌肉会进行压缩,出现受伤的风险非常高。链接性就是人体在跳跃未着落之前和过程中,其关节处于屈曲的状态。弹性就是人体在跳跃的整个过程中身体关节肌肉紧张程度恰当,类似于弹簧。倘若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落地缓冲不恰当,就会出现受伤的情况,但是很多中职的教师和学生并未重视这一点,最终导致踝关节出现损伤的情况,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严重影响[5]。

4.疲劳的运动

超负荷的篮球运动就会使学生出现运动疲劳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较为常见,很多的中职学生在篮球运动中都存在。运动疲劳就是所开展的运动超出学生自身能够承受的劳动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减退了学生的生理机能。这种疲劳分为神经和肌肉两种。要想对学生是否出现这一情况可以通过其外部的一些表现。倘若学生已经出现运动疲劳的情况,但还是进行激烈的运动训练,其出现受伤的可能性就会进一步增加。另外,疲劳运动的情况下学生篮球动作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果还继续执行存在较高难度的动作,就会增加踝关节损伤的风险。

(二)外因

1.不适宜的气温条件

外界的温度会影响到篮球运动,尤其是在较冷的恶劣天气条件下,由于未充分进行准备活动,其关节和肌肉处于僵硬的状态,出现受伤的可能性非常高。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就会增加人体的循环温度,进而促进其能力的代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降低其运动能力,损伤风险进一步增加。

2.不标准的篮球场地

篮球场地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篮球运动,倘若篮球场地不符合相关标准,尤其是在平整度和粗糙度方面,其间接影响学生踝关节的用力平衡情况,在粗糙和不平整的篮球场地,踝关节的用力失衡,增加其受伤的可能性。另外,篮球场地的采光情况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会对学生判断球的位置产生影响,倘若光线干扰到学生的视线,错过抢球的最佳时机,学生就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动作,难免出现受伤的情况[6]。

3.发生意外

由于篮球运动本身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学生之间会有较多的身体接触,而且还要进行频繁的起跳,在很多运动动作中,学生都存在重心不稳定的情况,倘若身体一旦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或是落在不平整的场地上,由于动作应变不及时就会导致踝关节受伤。

4.较差的自我保护意识

篮球运动中很多动作执行较为突然,尤其是在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下,由于自身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最终导致踝关节的损伤。

三、中职篮球教学训练中踝关节的损伤预防策略

中职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教学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应重视预防学生发生踝关节损伤,教会学生正确缓冲落地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得以不断增强,这样学生在日常的篮球运动中出现受伤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减少。

(一)开展充分正确的准备活动

中职篮球运动训练中学生出现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充分和正确的准备活动。基于此,要想最大程度的规避这一问题,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活动,保证学生在正式训练之前得到充分的活动,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带领学生做好各项热身准备运动。教师要科学合理的控制准备活动的强度,避免超负荷的准备运动影响后续的正式训练,要想准确判断学生准备运动是否适宜,可以根据学生的出汗情况。除此之外,教师所开展的准备活动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7]。

(二)科学合理的分配自身体能

篮球运动给学生的体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较差的体能会影响到其篮球动作的执行情况。基于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体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应教会学生科学合理分配体能的方法。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就能够在篮球训练运动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体能进行合理的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减少由于疲劳运动导致踝关节损伤的可能性。

(三)充分掌握缓冲技巧

落地缓冲在篮球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落地缓冲技巧能够显著降低缓冲导致的踝关节损伤概率。教师应教会学生在跳跃落地前保证着地的是前脚掌,脚掌要用力,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震伤脚踝。同时,在落地的瞬间应保证膝关节处于弯曲的状态,腰部处于弯曲和收紧的状态。

(四)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正是因为篮球运动中涉及很多的对抗,所以身体平衡能力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即使身体重心失去平衡,也能够对身体进行很好的保护,从而使自身出现受伤的风险降低。基于此,中职体育教师在日常的篮球教学活动中,应重点培训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训练其动作的协调性和韧带的柔韧性。

四、结论

总而言之,踝关节损伤在篮球运动中经常会遇到,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这一问题对学生产生的困扰,中职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身体体能科学分配的方法,并教会其正确落地换充分的技巧,重视训练学生身体的平衡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在篮球运动训练中发生踝关节损伤的风险。

猜你喜欢
踝关节篮球运动篮球
街头篮球文化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鞍山市岫岩自治县中学篮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崴脚可不是小事
篮球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