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田径教学创新分析

2021-11-21 18:17吴洋新乡学院体育学院
灌篮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田径信息化课程

吴洋 新乡学院体育学院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田径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有待夯实

通常来说,围绕田径教学而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而着力构建教学信息平台。该平台能够为师生开展田径教学提供便利,进而让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比如搭建超星或慕课教学平台供教师来搜集教学资源,但是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硬件主要指如多功能教室或网络实验教室等,而软件主要指的是用于开展信息化教学所需要的软件设备。就目前现状而言,部分高校在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硬件和软件设备投入力度不够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高校田径教学工作的发展。

另外通过大量的调查也发现,高校田径教师学校中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利用程度有待提升的问题。部分高校田径教师认为田径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不同,应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方式,所以就把教授相关技能和技巧作为课程主要内容,而忽视了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这种观点是较为片面的。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们能够通过信息化学习平台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田径课程信息,全身心地参与到田径课程中。所以高校田径教师未来要积极主动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通过教育信息化平台去主动搜集与田径教学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让高校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二)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方式有待丰富

教育信息化下的高校田径教学应当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例如高校田径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以及课程内容等密切的结合到一起,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载体或媒介并让它能够全面渗透到田径教学的过程中。就目前现状而言多数高校田径教师都会利用网络来收集和汇总教学资源,比如通过网络搜集有关田径理论知识或者教学的PPT与视频等。实际上高校田径教师基本上会认同教育信息化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有效打破时空限制而便于学生去持续的进行学习,教育信息化也能够对外传达一些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有助于高校田径教师构建起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教学体系。但综合来看高校田径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及应用方式的认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而给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研究能力、自主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所以未来高校田径教师应当要全面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技术支撑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高校的田径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较为缓慢。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高校田径教师受技术或自身知识储备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而在开发课程资源上表现出来的能力不足。除此之外,一些高校田径教师自身信息化素养不高,比如电脑软件使用不熟练,除了基本的办公软件以外对其他辅助型网络教学软件的应用次数和应用的熟练度都不高,例如flash等视频制作软件。倘若能够熟练应用这些辅助性教学软件,那么将能够显著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田径教学的创新,要求教师应当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但要想能够提高高校田径教师的信息素养,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而且也需要学校所提供的支持。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很多高校在对田径教师而开展的信息化教育培训上给予的关注度并不高,高校田径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进程比较缓慢,所以就很难契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田径教学创新举措

(一)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田径教学要想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发展,就要积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未来高校田径教师不仅要对教育主体与自身教育者的角色有着正确的定位,而且也要对信息技术有着科学的认知。高校田径教师在围绕大学生们来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强调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充分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提升田径教学的质量,有效协调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让高校大学生们能够真正的乐于并主动参与到田径教学活动中。除此之外,高校田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础,重视大学生们自身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帮助,构建起良好的教育和学习平台。例如高校田径教师可创建田径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公众号中发布有关田径的知识,既可以是文本的形式也可以是图片与图像的形式。学生们随时随地的都可以去学习田径知识,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而让学生们能够爱上田径课。

(二)努力提升教育能力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田径教师要想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应当持续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尤其是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而开展教学的能力。首先未来高校要加大对田径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让高校田径教师从思想观念上认可各种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在田径课堂上的应用,帮助高校田径教师打开教育思路和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水平。其次高校田径教师要主动学习并不断应用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基于传统教学模式而不断加入信息化元素,从而有效创新教学的形式和丰富教学的内容,不断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他们能够具备较高的学习效率。最后高校田径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掌握整合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基本方法,综合信息教育资源而打造新型的田径教学平台。现如今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田径教师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人和塑造各种田径技术的人,更是高质量田径课程的设计人和创作人。各大高校在推动田径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要让教师们明确自己应当成为课程的指导者和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让高校的田径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为学生们设计出符合当前时代要求以及未来发展需要的高质量课程。

(三)加大信息化设施投入

对于高校田径教学来说,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是必然趋势,也是实现高质量教学活动目标的不二选择。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是确保高校田径教学信息化的重要力量,所以高校就应当要加大投入,不仅在硬件基础设施上更要在软件设备上。以西南大学为例,近年西南大学着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打造多用户智慧体育平台,推动田径教学工作向智能化与数据化方向发展。西南大学联合优秀互联网企业共同打造“智慧体育APP”,借助高效能的大数据分析系统而对教学以及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情况与日常锻炼情况进行全面的收集,积极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教学的方法,提升教学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西南大学所打造的“智慧体育APP”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田径知识,而且也给田径课程的教学与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该APP具备课程打卡、田径测试、田径竞赛组织管理、田径俱乐部建设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功能。包含从学生日常考勤到期末考核,从课上教学到课后练习等众多环节,既达到了服务学生与方便教师的目标,又实现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规范教学流程等目标。总而言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要想持续提高田径教学工作的质量就要加大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投入,着力打造信息教育平台,满足师生的教学与学习要求,突出的教学管理活动的智能化智慧化特征,不断提升高校田径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四)持续创新教学形式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田径教学也要围绕教学形式而展开研究和分析工作,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课程学习为主要目标,重视对高校大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以及个人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在当前时代下各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已经能够为高质量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帮助,而高校田径教师就要有目的性地应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例如根据不同田径运动项目的特征来设计课程内容。高校田径教学要以创建需求式课堂为目标,引导高校大学生们深入研究并持续探索田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参与兴趣。并且在课上全身心的投入到田径知识的学习中,跟随田径教师的指导而完成相应的田径训练科目,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以翻转课堂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为例,翻转课堂的主要形式是在课程开始前教师播放教学视频,在课上教师与学生密切沟通,解答学生的疑惑并完成相应科目的训练。所以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高校田径教师可提前制作微课视频,微课内容主要以讲解有关田径技术动作、技术要领、主要练习方法和错误动作演示等,通过微课视频而让学生们熟悉田径知识和了解有关田径动作。同时高校田径教师向学生们播放一些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视频以及一些个性化的优秀田径技术动作,也可以充分利用慢镜头回放的功能,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高校大学生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来学习田径知识,提前熟悉所要学习的田径知识和有关内容。总而言之,教育信息化时代下高校田径教学要密切结合各种新型的信息教学设备,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田径教学有利于增强高校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于学生们的综合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未来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高校要抓住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机遇,迎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并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不断丰富田径教学的内容和创新田径教学的方式,激发大学生们参加田径课程和学习田径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田径信息化课程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计数:田径小能手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