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优化高校体育线上教学质量的策略

2021-11-21 18:17范正举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灌篮 2021年13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体育教师体育

范正举 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传统高校体育课堂具有明显的千人一面,不能完全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总会不同程度忽略个人特长、个人喜好,会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对体育课程兴趣缺失。而“互联网+”时代来临,体育线上教学也成了必然趋势,然而其同样面临着教学质量瓶颈。找到问题所在给出对应策略,这对于体育线上教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一、线上体育教学优势

1.资源优势。首先在师资上具有一定优势,除了本校体育教师之外,通过慕课等还可以接受到源自于其他院校乃至于国家名校体育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其次,信息载体优势,改变了过去体育课堂单纯讲述的弊端,实现了视频、图片、文字、音频等综合信息,活跃了体育课堂。而且这些载体的选择具有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对应的信息载体[1]。

2.重复演示。体育学习涉及了动作要领、活动流程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反复演示,但即便如此,学生仍然产生了不同的学习结果。这是源于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模仿力、执行力都不相同。采用在线教学,视频、图片、文字说明等,能够让学生反复观看视频内容,掌握动作细节。

3.随时随地学习。学生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去学习体育动作、活动流程,掌握其中的技巧,并且可以实现跟做,不限地点不限时间,学习自由度大。诚然,这也对学生自我管理和约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4.社交活动。在线学习同时还能够实现同校区、不同校区乃至于不同地区大学生的社交活动,实现了学习和社交活动的融合,既能提高学生沟通能力、体育技术学习水平,对于拓展人脉也有积极帮助。

二、现阶段高校体育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虽然在线教育在大学校园迅速展开,但相比而言体育在线教学发展相对滞后。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差、教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差、体育在线教学互动少等问题。

(一)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点低

目前大学生普遍喜欢的主要集中在刷屏,低头族在校园中占比超过90%,连续刷屏数小时都属于常见现象。正因此有专家感叹智能手机毁了一代人。这一点在高校体育教育上体现最为明显,操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影少了,树荫下低头看手机的多了。在周末对某校操场动态监测的过程中,数千人的大学操场在两个小时之内没有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一天之内进行体育运动的总计不足200人。这意味着该大学操场周日利用率不足10%。调查后得知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低的原因有:认为累的有45%,其中女生居多;认为体育课不安全的有23%,同样是女生居多;通过体育运动来缓解紧张心理的占比不足15%,大部分缓解紧张是通过打游戏、逛街,采访中大部分人认为大学学习相对轻松,并非像高中一样需要通过运动去缓解心理压力;体育在线教学方面,通过在线观察活跃用户不足300人。

(二)缺乏精通信息技术的体育教师

高校体育在线教学有两种平台,一个是高校投资统一在线教学平台,一个是教师利用自媒体形成的教学平台。前者需要体育教师了解平台功能,能够正确上传教学内容,需要拥有一定的操作经验,能够迎合学生学习心理,保证课程的针对性、专业性;后者则是教师利用个人微信、快手、抖音、学习通、钉钉直播,腾讯会议等来实现一些体育知识的传播、分享,甚至建立微信学习群,讨论体育理论、体育动作及套路,更可以去发布一些活动信息,这要求体育教师拥有很好的媒体意识。可以看到在线教学给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高校又缺乏精通信息技术的体育教师,无形中造成了体育在线教学遇冷[2]。

(三)在线体育教学缺乏创新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虽然开辟了在线体育教学平台,或者教师都在尝试在日常教学之外,去运行自身在线教学系统,但从大部分平台情况来看,教学缺乏创新。仍然以太极拳、八段锦、交际舞、游泳、攀援等动作教学为主,不管是教学方法、教学话术、教学内容都缺乏创新,缺乏一些比较前卫、时尚体育项目的学习视频。例如创新街舞、跑酷等相对不足,难以满足高校学生相对独特的学习需求。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教师和学生互动不足,没有重视互动对教学质量提升具有的驱动作用。这源于体育教师重视度不够,另外也可能与教师的职业素养不足有关。第二,学生关注度低,教师无法与学生展开深度沟通交流,不能获得学生有关的更多信息,故而教学创新方向不明。

(四)线上线下对接不佳

如果只进行线上体育教学,这也必然导致高校体育设施、体育场地利用率下降。故而实现线上线下对接,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资源的关键。但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体育在线教学缺乏“互联网+”思维,将线上和线下割裂,不能实现高校体育馆、高校操场、高校体育社团、高校体育在线教学平台彼此间互动,高校难以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三、优化高校体育线上教学质量对策

想要高校体育在线教育蓬勃发展,相关教育质量得到改善,必须要以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入手,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创新在线体育教学方法的同时,需要形成“互联网+”思维,能够保证体育教学、体育实践的线上线下对接。

(一)积极提升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第一,赋予平台多功能。目前能够有效抓住大学生体育在线学习兴趣的主要抓手在于创新平台建设机制,能够融入社交平台功能,让平台成为集合体育学习、社交活动、生活经验交流的综合型平台。平台有不同入口,包括专业体育学习、个性体育项目学习、民族体育项目等,这样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有效分流,确保每一板块都有人在学习、互动,减少“僵尸粉”数量,要保证平台的活跃度[3]。

第二,要兼顾女生体育运动需求。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发现,女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较低。而实际上女生在一些不剧烈的体育运动方面有着一定需求。总的来说,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包括减肥健体项目、瑜伽、时尚舞蹈等。这些可以让女生更积极地参与在线学习,提高平台活跃度。

第三,公共在线教育平台在各市、各省都存在,建设者是政府或者教育管理部门。若是高校在这类平台进行体育在线教学,必须要将该平台热门板块推广给本校学生,有效增加平台的关注度,增加本校体育项目教学关注人群。

第四,利用MOOC平台来吸引大学生体育爱好者。目前中国大学MOOC平台有体育教学项目,其凭借名师名课而吸引众多高校大学生关注。所以高校能够凭借该平台知名度来吸引本校学生聆听课程,逐渐地建立学生在线体育学习兴趣。

(二)培养精通信息技术体育教师

高校体育在线教学吸引学生关注源自于两点:第一,创新的体育项目;第二,创新的体育课程。而这二者需要精通信息技术的教师。一般来说该类教师能够将优秀的教学内容上传平台,更可以通过平台和学生交互,获得更多学生体育学习需求,可以制作更高水平的教学视频。故而高校必须要整合本校体育教师队伍,来认真研究在线体育教学项目,对有关的操作例如视频制作、在线授课、在线交互、后台更新等进行学习,保证在线教学平台或者自媒体功能得到发挥。在信息技术培训时,还需要对体育教师培训需求展开调查研究,力争做到针对性培训,可以在不影响目前体育教学基础上,让大家可以灵活地根据自身在线教学需求去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这个过程里高校可以就地取材,将网络信息专业教师借调过来,让他们为体育教师提供专业培训[4]。

(三)积极创新在线体育教学

为了吸引大学生到体育在线教学平台学习,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创新。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展开调查,去了解本校学生体育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创新教学项目,让更多新颖项目入驻平台,例如跑酷、芭蕾、瑜伽、冥想、武术等。这些项目具有时尚性、挑战性、神秘性,比较受年轻人喜欢。诚然,传统项目板块也必须保留,能够有效分流。在教学方法当中,可以采用动画演示法、真人示范、情境塑造法等,来给在线大学生体育学习提供引导、演示以及情境建设等服务。情境塑造法指的是跟随不同体育项目塑造相应的艺术氛围,融入音乐、配音、图片、小视频等,让学生眼、耳、脑、四肢都获得足够的刺激,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听力、想象力和协调能力。

(四)实现体育教学O2O

线上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大学生,而体育教学最终也必然于真实生活当中获得利用,故而完全独立的在线学习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需要高校体育在线教学积极地从传统实体教学、在线教学彼此独立的局面向二者有效对接方向转变。即于在线平台进行某项体育项目学习,而在网下开展此类体育项目竞赛,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达成以赛促学。通过这样的详细运作,能够让虚拟资源和实体资源(操场、体育馆)等得到综合利用[5]。

四、总结

高校在线体育教学优化策略主要是以学生体育学习需求调查为切入点,以丰富的体育项目为手段,以积极创新意识为基础的综合教学活动。该类教学需要体育教师具有一定信息技术能力,能够联合其他体育教师一同向学生提供包括跑酷、瑜伽为代表的时尚项目。并可以实现体育教学O2O,实现线上线下结合,以项目比赛达成以赛促学目的。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我们的“体育梦”
学生穿汉服展示传统体育项目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