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下的中职体育教学研究

2021-11-21 18:17王秀军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灌篮 2021年13期
关键词:陶行知中职体育

王秀军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陶行知教育理念在推动教育现代化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他耗费一生心血研究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等,对今天的中职体育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当下中职体育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脱离生活实际、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重学习结果而轻过程指导等,这些问题抑制了中职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解读,就如何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下展开中职体育教学分享几点拙见。

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目标

陶行知曾说过,培育学生就如同种花木,先要了解花木的特点,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区分,给予浇水、施肥和培养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同时,陶行知还指出,人就如同树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长上去,但是不能勉强他们都长得一样高,要“求平等、求自由”。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结合这一思想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不同的教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1]。例如,在跑步项目中,中职学生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如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等。这也意味着,有些学生轻松就能跑完1000米,而有些跑完500米就感到筋疲力尽。或者,同样的距离,有的学生花费的时间是同学的两倍甚至三倍。若是对这些学生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刀切”处理,其学习热情、参与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影响,而且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所以,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给学生制定分层目标,从身体素质高到素质低,设定的目标分别为1000米、800米、500米。这样的分层对待,既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又能发掘学生潜能。

二、采取生活化教育方式,唤醒学生运动热情

“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众多教育理念中最为著名,也是备受关注和青睐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一切的课程都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都源于生活,甚至提出教育范围与生活范围相等这一思想观念,告诫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生活为中心展开指导工作。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这一教育思想,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体育教学充满生活化气息。譬如,体育教师可以将民间体育引进课堂,以充实体育教学内容,如武术、太极、拳术以及一些简单的体育项目,如踢毽子、拔河、跳绳等。这些民间体育项目,尤其是地方性体育项目的引进,让体育课堂充满生机,也能缩短学生与体育之间的距离[3]。又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带领学生学习体育项目,如财务、金融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大多数需要坐在电脑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室内健身操。如市场营销、导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大多数需要在室外跑,所以,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素质,如耐力跑等。又如,教师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等课外时间组织学生爬山、骑行、远足等,以此拓展体育教学内容[4]。这样的教育模式,将体育教育与实际生活融为一体,既能唤醒学生运动热情,又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三、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陶行知曾对教师的责任和学生的责任进行了简要概括,他认为,专教书不应该是先生的全部责任,专读书也不应该是学生的全部责任。教学生做人,是教师的责任,而学习人生之道,是学生的责任。同时,陶行知还指出,对于“做人”来说,道德是根本。假如一个人没有道德,根本就坏了,那么纵使这个人有本领和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智育、体育,还要将德育渗透其中,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排球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或者直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中国女排在一次又一次的国际赛事中夺取冠军的视频,如去年的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用11连冠的成绩夺得冠军,为国争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拓展性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同时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如,在篮球、足球或者其他的体育项目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如篮球运动中,教师可以将擅长投篮、运球、控球、传球的学生放在一组,让学生彼此之间交流技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体育技能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协作能力,从而起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5]。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即围绕教学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训练。以跑步项目为例,教师可以将其模拟成“救火现场”,一半学生在终点位置扮演火灾中受困的群众,还有一半学生在跑道的起点位置扮演消防员,教师发出指令后,消防员携带以篮球、海绵垫作为道具的救援物资赶往火灾现场救出受困群众。然后,两组学生再反过来扮演角色。这样的教学方式让跑步变得有趣味、有意义,既锻炼了学生跑步能力又在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奉献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等优良美德。又如,创设游戏情境。教师可以在跑道上用海绵垫等设置障碍物,然后让两个学生为一个小组,分别扮演瘸子和盲人,扮演盲人的学生背着扮演瘸子的学生从跑道起点位置跑到终点位置,瘸子在背上指挥盲人绕过路上所有的障碍物,若是碰到障碍物则为通关失败,只有成功避开所有障碍物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终点才算通关成功。这样的游戏情境让原本被学生抵触的跑步运动变得有趣,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在情感,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能力、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等良好品质。

四、注重学习方法的讲解,提升学生运动水平

陶行知说过,灌输知识不是活的人才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尽自己所知道地交给学生。他还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学生,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最重要的是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由“学会”升华到“会学”,这也是现代化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例如,在立定跳远项目中,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如何跳,还要将跳远的技巧和方法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不正确的方法并帮助学生纠正。如有的学生在跳远中成绩总是不理想,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个跳远过程和细节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找到方法中的不合理之处,然后指导学生改正,有的学生是两脚站法不正确,有的学生是身体重心未前移,有的学生是两臂摆动姿势不正确等。教师要将每一个技巧告诉学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只有掌握方法,学生才能学好、学透、学精。由于学生数量多,而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存在指导不充分的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采取微课教学法。现如今,网络上有丰富的关于体育运动训练的视频,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开发课程资源,查找相关的视频并将其分享给学生,指导他们课后跟随着视频去练习。与此同时,利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线上交流平台,如QQ群、微信群,让学生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惑等发送到群内,教师再为其解答,或者直接提供相应的视频,让学生对照着视频有针对性地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主体性,让他们的学习做到了“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有效掌握了体育知识与技能,其学习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五、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陶行知曾说过,健康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生活的出发点。他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视,他认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人们成功的前提。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而且要让学生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学习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要给学生讲解体育技巧,还要给学生讲解健康知识,如篮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以及预防措施、哪些行为后不适宜立即运动以及运动后不适宜做哪些事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或课上的游戏活动渗透这些理论知识。比如在指导学生篮球训练前,可以将针对篮球运动损伤的专题视频发送到微信班级群中,让学生认真观看,增强他们的预防意识。课上有休息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休息环节组织学生玩“知识小竞赛”游戏,即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教师坐在圈子中提出问题,如问学生:“篮球运动后身体会大量流汗,这个时候需要大量喝水?”在学生给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再解释原因。这样的竞赛小活动既能帮助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压力,还能提升他们的健康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掌握的健康知识越多,健康意识也会越强。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后的时候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以此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

六、结论

综上所述,一生致力于教育研究的陶行知先生,总结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得到教育界高度和广泛认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等也得到广泛运用。一系列的实践证明,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改善教学质量价值显著,对于中职体育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是笔者通过自己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并从中挑选出一些认为有参考价值的教育思想,就如何将这些教育思想应用到中职体育教学中提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广大体育教师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和理念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猜你喜欢
陶行知中职体育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我们的“体育梦”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