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

2021-11-21 18:17郑颖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
灌篮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时代大学生

郑颖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全体人民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传统、道德、规矩、价值观、群体意识的肯定和信任,是全体人民对社会道路、经济发展、政治体系、精神文明、发展方向的认同与追随。文化自信则信念高远、道路坚定、基础牢固、国人自豪。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反之亦然。

(二)文化自信的外延

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身份认同的必然。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之瑰宝,足以令中华民族无比自豪与骄傲。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社会、群体、心理多层面的集中表现,是历经时间洗礼的中华民族意识根本之一。

文化自信是社会群体信念认同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对外联系的不断深入,古、今、中、西等等多种理念、信仰、价值观杂糅碰撞,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建立文化自信是立足国情、坚定道路、走向复兴的必要基础,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保障。

文化自信是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基础。文化作为“软实力”在进步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优秀子弟在民族国家旗帜下奋发图强、生生不息、前仆后继、披荆斩棘,发展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鲜明、深厚广泛的文化基础,树立了时代楷模、英雄模范等等无数典型榜样,引领后辈传承发扬并屹立于世界之林。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

(一)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主旨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文化自信之根本。中华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文明成果,既涵盖人类所应共同遵循的普遍性智慧,又体现中华民族独特个性的特色化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儿女历久弥新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延续传承的基因密码。

红色革命文化是新时代文化自信之灵魂。红色革命文化已深植中华文化核心,在百年中镌刻红色基因、建立丰功伟业、铸就革命精神,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书写了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光辉又灿烂的篇章,成为新时代感召、鼓舞人民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精神动力。

时代先进文化是新时代文化自信之基础。百年建党伟业、70余年建国伟业、40余年改革伟业,在创新中发展了中华文化,培育了文化自信,丰富了文化底蕴,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与时俱进的实践之基。在教科文卫体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时代变革,推动着宏大而独特的时代创新。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才能确保新时代文化安全。新时代面临新挑战,新发展面临新问题,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道路上,风险、矛盾无处不在。新时代仍在进行意识形态之斗争。没有人民对新时代文化的信仰与认同,必将对国家事业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才能助力新时代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是国家自信、民族自信、人民自信的最高表现。无论世界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首要条件文化自信已经融入国家、民族和人民血脉,形成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奋进路上不断汇集民心众力。

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才能推动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这种文化“软实力”事关国运兴衰。只有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才能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才能激发爱党爱国的定力、才能持久不断的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注入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三、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与大学生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在调查中能够深切感受到当下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喜爱。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

接纳优秀传统文化。从近年起流行的汉服文化,到影响日益广泛的“大家”“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文化节目,再到“我和我的祖国”“建党伟业”等等影视文宣作品,大学生都已成为最为接纳的受众与最为推捧的主体。随着网络媒体的愈加发达,大学生获取知识、了解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认同红色革命文化。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普遍具有较高的认识与了解,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史以及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认知度较高。同时,大学生对国家社会治理普遍存在较高兴趣,对当下政府能力、党的建设、社会现象拥有自主见解,对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自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确立宗旨意识、战胜困难矛盾普遍存在价值认同。

投身时代先进文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积极参与抗疫防疫志愿服务,参加社团公共服务等等,对新时代新发展拥有切身体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大学生是国家栋梁之材,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认同与国家发展、时代命运密切相关。作为时代新人,大学生们体现出对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随,以及较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可见时下大学生对新时代文化自信程度具备较高水平。

(二)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问题

缺乏对空洞低俗流行文化的抵制。部分大学生每日用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时间超过1小时,个别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随着校园环境的改造提升,大学生对外界了解主要依赖网络,对当前部分“自媒体”等网络平台充斥的低俗内容缺乏警醒。虽然学校有推广应用“学习强国”等主流文化平台应用,但不少大学生对娱乐版块关注高于民生实事内容,对国家大事了解不如日常衣食住行,存在价值观念动摇、偏向享乐攀比等不良影响。

缺乏对革命历史红色文化的认知。红色文化是我国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通过学习革命历史红色文化,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斗志,能够锤炼大学生的作风品格。但部分大学生对游乐园、商业综合体的兴趣远高于纪念馆,对玄幻小说、网络连载的阅读远高于理论文化书籍。革命历史红色文化是支撑支持近代中国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对当下大学生了解不足的情况应给予高度重视,高等院校要承担起教育引导学生更加接触传播革命文化。

缺乏对时代主流先进文化的坚持。部分大学生对于时事问题存在脱离实际的网络“吐槽”,而缺乏“我愿为、我能为、我敢为”的责任担当;对于外来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喜欢程度高于端午节、清明节,而忽略了礼敬先人、家和团圆的传统教育;对西方影视个人英雄主义或奢靡文化不加辨别,远离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主流。

四、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

新时代文化环境为广大大学生打开了门窗、充实了生活,也通过大学生这一最易接纳新时代、乐于推广新时代的群体发展了更为广泛的文化自信。

(一)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全体人民尤其作为新时代发展代表的大学生们。高校作为育人主体,要牢固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通过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文化、时代先进文化引导大学生、教育大学生、发展大学生,使其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凝聚起来,贴合社会共同意识,贴近国家民族大业。要落实立德树人的优先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文化艺术资源,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锻炼独立的思想认识、提高求是的探索精神、树立强烈的责任担当,自觉汲取文化营养,彰显民族独特智慧。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情怀和家国观念,通过展览、宣讲、报告等形式,利用校园、教学、住宿等环境,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争做新时代有识、有为、有志、有德的全方位发展大学生。

(二)净化网络环境生态空间

网络已经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学习、交流、休闲甚至吃饭、购物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针对大学生对社会经验缺乏、鉴别能力不强的问题,由国家相关部门健全完善互联网管理法律体系,加强网络监管方面的立法和执法监督,通过技术等手段让违法信息无处遁形,逐步净化网络生态。减少网络陷阱对大学生影响,加强大学生权益保护。由宣传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新时代主流文化平台如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形式的应用,引领主流价值取向,展现时代先进文化,鼓励大学生在思想碰撞、文化交融和中外对比中认识世界、掌握规律,为担负新时代使命挖掘潜力、锻炼本领。

(三)大力弘扬先进主流文化

将先进主流文化融入培育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把思想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将文化精神通过教育入心入脑,使其内化为大学生的日常言行,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将先进主流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依靠革命历史用好红色资源,在大学生中普及革命历史学习,将革命文化中的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宝贵财富发扬光大,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发挥文化产品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引导市场主体创新创作一批优秀文化艺术作品,通过动漫、游戏、文创产品等载体增加正面文化产品供给。

五、结语

我们有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先进文化。“文化自信”不是口号,而是植根沃土,可实施、可践行、可传承。总而言之,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需要国家、高校、学生综合努力,从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价值认知、能力锻炼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彰显文化魅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时代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