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探索与实践

2021-11-21 17:53周民侠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情境教学数学知识

周民侠

(江苏省无锡市张泾中学 江苏 无锡 214000)

引言

情境教学中核心的环节就是创设情境。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学科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新课程标准中重点强调了要从实际生活以及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理论出发,让学生可以从情境设计中获得数学体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本文结合初中数学课程特点,来针对情境教学的实践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总结了以下几点相关参考建议。

1.初中数学应用情境教学的重要作用

1.1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极大的不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欧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堂情境之中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意识,进而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1.2 强化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在相应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究,让学生转变以往被动地学习模式,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有效强化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

1.3 提高教学有效性。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运用与所教授知识的应用具有密切关系的一种具体情境,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策略。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应用情境教学,来让学生在掌握到数学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提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2.1 问题情境的创设。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根据新旧知识、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客观事实与直观表象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来进行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来让学生的思维可以处于一个矛盾状态,充分激发起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欲望,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数学新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理数的乘法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来对正整数乘法内容进行回顾,比如6+6+6+6+6=6*5,6*5是5个6相加,接着数学教师就可以导入新的课堂问题:6*(-5)又是表示的什么意思呢?结合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内容,那是不是-5个6进行相加呢?大家认为这样的解释可以行得通吗?数学教师通过利用这种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来创设课堂的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然后数学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这一思维情况来进行下一步的引导:正数和负数知识点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呢?是不是我们借助了数轴来进行的理解呢?数学教师这一引导性问题的提出,学生恍然大悟,促使学生明白针对有理数的惩罚是不是可以尝试在数轴上进行呢?数学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来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提升了本节课程的教学效果。[1]再以无理数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和讨论,来得出相关的结论。比如两个正方形边长都是1,学生可以采取剪拼的方法将其变成一个大正方形吗?拼好后的正方形边长是分数还是整数?理由是什么?当学生得出相关结论后,数学教师继续导入问题:为什么边长不是有理数,但该正方形却真实存在呢?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数?这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积极性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有效提升了学生本节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而实现了教学目标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2.2 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实际问题。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融合,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性,从而最大程度地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课为例,数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立体图形,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进行这些生活化立体图形的展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再比如正数和负数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数学教师首先进行生活化问题导入:在《新闻联播》节目播放结束以后,接下来电视台会播放什么节目呢?这是学生纷纷表示《天气预报》。[2]这时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小白要跟着爸爸去北方的一所城市旅游,在出发之前小白的爸爸让小白通过网络来查询一下北方城市的一周天气1情况。这时小白发现该城市未来一周的天气最高气温分别为-5℃、-3℃、0℃、2℃、4℃、-1℃、4℃。然后数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思考:天气预报中这些气温数值代表的是什么意义?它们是自然数吗?以此来让学生通过这一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进行自主的分析和探究,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一生活化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之中,并最终得出相关的结论——气温数值中的-3、-5、-1是负数,2和4是正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从而帮助学生在这一生活化情境中建立了课堂参与兴趣,并高质量的完成了本节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3 故事情境的创设。正所谓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实际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数学教师就需要考虑初中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教学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有效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可以通过相应的故事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与此同时数学教师在创设故事教学情境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来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以全等三角形知识点的教学为例,为了巩固课堂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数学教师进行故事情境的创设:小力和小王在踢足球时,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了,为了能够得到与原来三角形玻璃一模一样的玻璃,他们应该怎么做?通过这一故事情境的创设,来让学生们对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进行回忆,这时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将这三条边都进行测量,那么这就保证了与原来的三角形玻璃全等,有的学生提出可以量两条边,并把其中的夹角加以测量,这样也可以得到与原来三角形全等的玻璃,还有的学生提出量出两个角,以及这两个角所夹的边,这也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由此看来数学教师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可以非常有效的使学生们在故事中发现问题,并经过思考和分析后,利用已学到的知识将问题加以解决,调动了自身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3]

3.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通过精心的创设多样性的教学情境,来有效活跃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氛围,丰富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在一个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意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进而实现初中数学学科整体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情境教学数学知识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