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盲盒+考古”的地域特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探究

2021-11-22 08:01钟晓书党佳奇赵革委
当代旅游 2021年12期
关键词:盲盒文创文物

钟晓书 党佳奇 赵革委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引言

地域文化反映着一座城市、地区、地域的民俗及文化特色,是地域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沉淀的文化资源,而文化创意则能够使其元素得以扩展为无尽的发展动力。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创意品牌,目的在于塑造城市旅游亮点、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系统化运作,更好地为当地居民、海内外游客展示地域文化,从而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均以景区、景点为依托,配置文化产业生产要素,整合城市旅游资源,树立城市文化品牌,形成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从而推动地域经济转型升级[2]。

一 当今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及借鉴意义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集中在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地区,以英国为核心的欧洲地区和以中国、日本、韩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其中美国占市场总额的45%,欧洲占34%,亚洲、南太平洋国家占21%(其中日、韩两国占17%,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仅占 5%)。

美国号称世界文化产业帝国,其文化产业产值占本国GDP总量的25%。版权产业是美国第一大产业,对美国的就业贡献率将近8%。从1926年诞生“迪斯尼”,1955年7月首座迪斯尼乐园在洛杉矶开园,每年上千万人次前往全球六个世界顶级迪士尼度假区游玩,已发展为“动漫”“影视”“主题公园”“人文休闲街区”“文化表演”“文创产品”“VR”七个板块,其文创产品涉猎多个产业,取得了丰硕的商业价值。

英国作为拥有300多年建国史的西方文化强国,是全球最早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是其第二大产业,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1%,且每年都以高于5%的速度在增长。截至目前,英国位列世界级文化遗产多达31项,每年接待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已突破四千万人次。英国将历史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发展进行充分创新结合,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创意中心”,以此提高国际文化旅游行业知名度,并且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推出一系列国家旅游营销活动,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到访英国。韩国是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强国,电子游戏占据中国两岸三地游戏市场56%以上的份额。日本文化创意产业是其第二大产业,约占全世界50%以上的市场份额[3]。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暂未形成文创产品产业链,产品设计中的文化价值和表意特征普遍偏低,文化元素的诠释水平与审美水平均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主要以国家级博物馆为主,其中故宫博物院不断丰富其自身的文化元素,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演绎紫禁城六百年来的历史,设计出“故宫彩妆”“故宫雪糕”“故宫皮肤电脑壁纸”等系列文创产品,已形成规模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陕西历史博物馆以“超越传统,活化历史,传承文化”为宗旨,以全新视角去诠释历史文物,带动更多的年轻群体了解和接受历史文化。苏州博物馆以婉约、清雅的产品定位,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文博单位以“线下+线上”的形式稳固消费群体。

二 地域特色文创产品的新颖性

近年来,潮玩品牌系列新品层出不穷,随机体验性极强的盲盒受到很多人喜爱,充分满足玩家的情感需求和审美体验,成为文创产业的热门产品,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盲盒经济日趋火爆

根据天猫在2019年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有近20万消费者一年时间内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元。泡泡玛特、52TOYS、寻找独角兽等新兴潮玩手办品牌出口至美国、英国等120多个国家,“盲盒+”的营销方式日趋火热。其中泡泡玛特,仅在2019年销售额已突破16亿元,注册会员复购率高达58%。

(二)营造浸润式文化体验

随着互联网思维、数字技术、新媒体传播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持续升级,倒逼文创产业不断自我革新。视觉做为受众接收外部信息最重要的来源,地域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借助特有的地域特色视觉形象,选取具有共识性的文化符号做为潮玩兴趣点,“盲盒+文物” 结合的文创产品,契合市场思维及年轻人的需求,具备趣味性、艺术性、互动性、历史性、知识性,让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潮流共振,推动“文物盲盒”“ 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

考古盲盒让受众从被动参观变为主动探寻,真实复制文物考古体验,通过分析该地域不同时期出土的文物特质和文化背景,把具有地域特色的文物仿制品做为“珍奇宝藏”,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对出土现场的土壤和器物的材质、工艺、造型等细微方面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埋藏文物的位置,推测该类型文物的时代特征,拉近普通消费者与文物的距离。受众在旅游过程中参与到当地的文化体验之中,化身“考古专家”,戴上手套、亲自用附赠的“洛阳铲”挖掘一层层充满文化气息的历史尘土,再细细扫去浮尘,才能窥探到神秘“文物”的全貌。以新鲜的方式学习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等知识,获得只有考古人员在考古现场才能感受到的发现历史的惊喜感、体验感和满足感。借助文物古迹中的故事与话题思维,打造多元旅游项目使得地域旅游资源有效发挥,并推动地域文化品牌生成[4]。

(三)构建地域文化情感纽带

故宫博物院推出“盲盒+”线上线下营销策略,相继发布“宫廷宝贝”“猫祥瑞”等主题盲盒,融合中国古代建筑特有元素“太和殿脊兽狮子、凤凰、天马”,设计出意义不同的盲盒吉祥物;河南博物院“失传的宝物”文创产品,设有“传承”“史诗”“传说”三个等级,不同等级所能挖出的“宝物”稀缺程度不同,增强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陕西历史博物馆则以商周时期为代表的青铜器皿和纹样为元素,运用“饕餮、凤鸟”等形象设计出种类繁多的盲盒;《国家宝藏》文创产品店,复活大唐仕女,摆出瑜伽造型,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购买。通过文物古迹聚焦故事营销,发挥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展现中华文化浓郁的历史底蕴,激发消费者潜在文化共识。吸引众多消费者购买“考古盲盒”后,会在社交平台直播自己从开盒到挖出“宝物”的全过程,制造话题、传播热点,以点带面实现二次传播及多次传播,让文化知识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探寻,达到购买区域和消费人群再次扩大,实现文化传承和消费升级,进而完成地域文化的输出与文创产品的创新赋能[5]。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依托特定的地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商业价值,借鉴盲盒的设计、营销、创意策略,通过新媒体大众化、实时化、多元化的信息传播优势,从历史、文物和遗迹中寻找到地域文化基因,以此做为文创产品设计的切入点,形成具有地域特色文化设计形式和产品链。建立具有可识别性的文化品牌,提升地域历史文化整体形象,推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商业转化,实现文化创意产业跨界发展[6]。

猜你喜欢
盲盒文创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陶溪川文创街区
文物的栖息之地
吃饭就像开盲盒
盲盒,玩的就是心跳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盲盒拆出的众生相
Cлово месяца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