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瑶绣工艺传承与发展路径探究

2021-11-22 08:01覃小雯
当代旅游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李冬梅绣娘刺绣

覃小雯 张 琳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222

引言

瑶绣是瑶族传统手工刺绣,是我国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瑶绣,为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提供了研究资料,对调查瑶绣历史发展提供了史实依据。本文通过调查,期待为瑶绣创业创新发展道路贡献思路。

一 调查目的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作为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瑶绣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制作成本难以消减,手工制作速度慢,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是瑶绣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瑶绣,传承瑶绣文化,本次调查将围绕广西富川县为代表冬梅瑶绣的发展历史与转型,进行调查以探索适合瑶绣的发展道路[2]。

二 调查方式

调查主要采用了采访调查和文献调查两种方式,力求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采访调查:主要采访了富川瑶绣的传承人李冬梅,并且对她创办的冬梅瑶绣有限公司进行观摩,进一步了解瑶绣的发展状况。

文献调查:主要在知网查阅关于富川瑶绣的资料,并且也在百度搜索关于富川瑶绣的相关报道和文件,线下收集和整理各种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

三 调查情况

(一)冬梅瑶绣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冬梅瑶绣创始人是出生于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茶源瑶村的李冬梅,出生于1964年,从小在瑶村长大的她深受长辈的影响,对瑶绣有着特殊的情感,1980年从高中毕业的李冬梅回家,一边务农,一边钻研制作瑶绣。1995年,李冬梅到县城经商,开始运用瑶绣制作商品出售,并创办“冬梅瑶绣坊”。2013年3月,李冬梅在原来“冬梅瑶绣坊”的基础上注册了“广西富川冬梅瑶绣有限公司”。冬梅瑶绣是基于传统瑶绣文化特点和市场需求而提出来的瑶绣工艺,除传统瑶绣工艺外,冬梅瑶绣创制了剪纸绣,斜针四十五度角刺绣,刺品颜色素雅更具立体感、真实美观。冬梅瑶绣有限公司已由最初的个人经营作坊发展到现在十二个绣娘,固定绣娘两人,兼职绣娘一百多人的瑶绣公司,应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现今却面临困境,主要问题在于冬梅瑶绣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人才和资金的支持[3]。

(二)冬梅瑶绣的发展困境

1.瑶绣传承后继无人。冬梅瑶绣有限公司规模小,虽然兼职绣娘一百多人,但固定绣娘仅有两人,难以系统地传承优秀的瑶绣工艺。瑶绣来源于瑶族妇女,瑶绣水平参差不齐,多是利用农闲时间刺绣,没有形成专门职业,年轻人对传统瑶绣兴趣不大,新绣娘培养效率低,前期投入高,回报慢,因此导致了瑶绣日益缺乏传承人。

2.样式乏陈。主要工艺除了传统瑶绣技巧外,还有李冬梅创造的剪纸绣,斜针四十五度角刺绣,其样式没有太大变化,仍以传统瑶绣为主,如八角花、太阳和月亮,整体颜色素雅,样式缺乏创新。

3.工艺水平有待提高。瑶绣非遗传承人李冬梅女士说到,他们公司目前还停留在典型的传统手工作坊,有典型的传统手工作坊存在的问题——提取的染料有效成分含量低,品质不稳定,染液易受植物原料质量、水质、工匠技艺等因素的影响,产品染色后着色不均匀,牢度达不到认证标准等。

4.缺乏高端人才。一是缺乏设计人才,二是缺乏营销管理人才。推陈出新和产品销售获得利益是一个公司得以存活的关键,冬梅瑶绣公司成员多是本地瑶族妇女,缺乏设计和管理经验,公司所在地广西富川县地处山区,高端人才没有在此就业的意愿,使得冬梅瑶绣发展陷入困境[4]。

5.受众市场小。李冬梅女士说:“目前瑶绣的市场仍有90%在广西,6%在全国,4%在国外”。作为广西瑶绣的冬梅瑶绣,其市场消费者仍以广西并且以瑶族为主。

6.缺乏宣传与推广。冬梅瑶绣作为地区文化企业的代表之一,其影响力仅局限于当地,在其他地方影响甚小,主要原因是缺乏宣传。

(三)冬梅瑶绣的转型探索

面对发展困境,冬梅瑶绣公司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李冬梅女士把瑶绣的传统特点和市场需求相结合,走大众商品的道路,由于现代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审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瑶绣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把瑶绣图案放在现代服饰上。冬梅瑶绣把瑶绣放入了旅游产品中,例如:瑶绣抱枕、布包、钱包、服装、创意瑶绣画和瑶绣特色礼品画等旅游产品,设计推出了冬梅瑶绣礼品装、冬梅瑶绣旅游装、冬梅瑶绣特质装和冬梅服饰装四大系列。

不仅在产品上实现了创新,李冬梅女士还创新地吸收了苏绣、湘绣的绣法,在工艺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又在市场方面向高端市场进军,意图将瑶绣发展成高端的艺术收藏品。

除此之外还把传统工艺与民间药理相结合,冬梅瑶绣开发的“瑶族刺绣与瑶族中草药配方结合的创意产品研发”项目,获得国家文化部《2014年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开发了瑶绣汽车挂坠等产品,挂坠具有提神醒脑的功能;“清新瑶绣画”则有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天然环保无毒。这是冬梅瑶绣公司做出的企业转型探索,但由于缺乏高端人才、融资困难等问题迟迟无法解决,所以冬梅瑶绣未能彻底实现转型[5]。

(四)冬梅瑶绣推进转型发展的对策

首先,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后,各级政府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力度,冬梅瑶绣公司应密切联系政府,争取获得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当地政府也要落实文件保护民族文化精神,制定政策并确保资金能够准时到位,从而助力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政府应当为当地的文化做出合理规划投资分配、人才培养、对传统文化各方面的深入挖掘和材料整理,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打造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政府要切实地从“复兴中华传统工艺”为目标,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号召,在全社会形成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风尚。

其次,密切公司与潜在传承人的联系,提升绣娘的技艺。冬梅瑶绣可以与当地学校或高校合进行作,开展“瑶绣进校园”活动,即能在学校宣传和推广瑶绣,让学生了解瑶绣的文化,又能培养学生对瑶绣的兴趣,为瑶绣发展潜在的传承人和招纳高端人才;同时要规范冬梅瑶绣的专业性,归纳整合冬梅瑶绣知识,并教授给绣娘,使其更深入学习瑶绣,开展刺绣交流会,与同行交流经验,借鉴其他刺绣的绣法并进行自我创新,使自身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

最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力度。牢牢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互联网+”政策带来的便利,对内要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向民众介绍瑶绣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瑶绣,对外要积极抢占国外市场,特别是与广西较近的东盟国家,借助东盟博览会等平台不断向外宣传与推广,让瑶绣走出国门,走得更稳。

四 结语

瑶绣的属于民族的文化遗产,与其他刺绣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正是这些不同的特色,让瑶绣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把瑶绣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转变,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加大对瑶绣的发展力度。绣娘的培养难度大,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作为传统的工艺大师,把产品销往国外则需要专业的营销团队和管理人才,富川地处偏远的山区地区,人才流失严重,难以招聘人才。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传承人的李冬梅女士则表示发展民族的东西需要具有极大的耐心[6]。

猜你喜欢
李冬梅绣娘刺绣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偷“糖”记
一家三代绣娘,用百年风华传承乱针绣
钱晨霞:“江南绣娘”的“綵衣堂”创业之旅
气候环境实验室的温度校准及不确定度评定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绣娘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妹妹冒用姐姐身份结婚引发案中案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