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A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2021-11-22 09:06杨凤鸾
现代英语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发音英语口语口语

杨凤鸾

(三峡大学,湖北 宜昌 4430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英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国内大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差异较大,特别是口语能力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出能做题、能听懂、能理解但不能说的现象。反观国内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式多数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先将语料进行翻译讲解,再播放语音或者视频跟读。不仅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还会在枯燥的课堂中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尝试新的教学模式,ESA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二、ESA模式与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一)ESA教学模式

1998年,ESA教学模式最早由英国著名英语教育专家杰里米·哈默(Jeremy Hamer)提出。ESA将课堂语言教学分为三个部分:engage(投入),study(学习),activate(运用)。投入阶段的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热情;学习阶段主要是在教师设置的一系列自主或团体活动中集中学习新知识;运用阶段则是指学生通过练习和活动,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并尝试使用该语言知识参与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

(二)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口语能力即“说”的能力,是一种产出性能力。对于口语交际能力,Canalea和Swain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语言能力,指掌握有关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能力;第二是社会语言能力,即关于如何使语言运用得体的语用方面的知识;第三是语篇能力,即掌握和组织连贯的话语而不是孤立的句子的能力;第四是会话策略能力,即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进行有效语言交际的能力。后三种能力可统称为语用能力。不难看出,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交际能力的基础。根据已有研究,国内的大学生整体的语言能力是不错的,得力于扎实的基础阶段的教育。而其语用能力整体水平不高,根据个体差异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语篇能力较弱,对应的语言能力也不高,学生整体英语素养低,无法开口表达。第二种是社会语言能力和会话策略能力不高,表现为能开口说,但表达无逻辑性,无内容,不能准确表达思维内容。故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ESA教学模式就以其灵活多变的特点适应不同情况的教学。

三、ESA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使用策略

(一)投入阶段的组织设计策略

投入阶段即激发学生原有的认知图式,唤醒情感体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投入阶段的组织设计策略是指教师从宏观层面的设计和组织,涵盖口语表达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角色三要素。

1.口语表达内容

口语教学的具体内容应充分切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已有知识经验,以最能引起他们情感共鸣和生活体验的内容为最佳。例如《新时代大学学术英语综合教程》的第一单元 Reading主题为 Will MOOCs Make College Obsolete?对刚经历过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学生来说,这个主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充分共鸣。文中详细介绍了MOOC的发展历程、优势与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很容易以文章内容为基础,结合实际的学习经历,做到想说且有内容可说。其次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本单元的Speaking主题同样是十分吸引学生的,“我们需要在大学中参加各类讲座吗?”刚入学的学生一定有许多困惑,我们需要参加讲座吗?应该参加哪个类型的讲座呢?参加的频率大概是多久呢?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教师在投入阶段提前准备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社会热点、专业热点及经典的讨论命题都可以作为大学生口语表达学习内容。要想学生主动表达必须先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分享。

2.呈现方式

研究证实,成人高度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任务时,最多能维持20分钟。而传统的口语教学必然会使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中出现走神的情况。因此,投入阶段要求教师对内容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多样的、丰富有趣的,能够时刻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教师在投入阶段的呈现要以双向互动的形式展开,在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首先,教师可采用各类音频、视频通过声音、图像等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或者采用真人演绎和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直接的表演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引入课堂中,但是上述方式对于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师的表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做到是不容易的。其次,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各类多媒体手段,例如通过高质量的纪录片,TED演讲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直观的呈现。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投入阶段的内容不可以太难,要让学生听读起来比较容易。再次,可采用问题导入法,通过提问与主题相关的开放式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初步思维,然后经过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形成相对完善的表达,最后,通过学习阶段的具体分析得到最合适的表达。

3.师生角色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往往占主动地位,学生为被动的接受者。大学更容易将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对教师说的不感兴趣,觉得枯燥乏味,教师认为学生不配合,本来基础差还不愿认真学习。因此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设定也是投入阶段的一项重点。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特点和性格特点。第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经验,并且尽可能通过课堂中的真实的、交际性的情境帮助学生充分感知与内化。第三是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对输出有情绪时,要耐心引导鼓励。

投入阶段的师生角色设定为后续学习和运用阶段奠定基础,以轻松愉悦的活动开始的课堂,不仅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更能帮助教师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二)学习阶段的教学化设计策略

学习阶段是ESA教学模式的核心。教师在情境中开展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含义,培养学生语音意识和发音习惯,并联系实际输出。学习阶段的教学化策略是教师在组织口语教学时应落实的重点,涵盖语音意识和口语表达策略两大方面。

1.语音意识

语音意识是元语言能力的一种形式,是指个体对口语中不同语音单位进行识别、鉴别和操作的能力,包括音节意识、首尾音意识和音素意识等。大学生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已经具备了语音意识,但由于各地教学资源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差异,学生的语音意识的发展情况也不同,有些甚至受到汉语发音的影响而出现错误。因此即便到了大学阶段,语音意识的培养同样需要重视,但不必花过多的课堂时间去讲授。通常可采取先统一讲解英语发音基本规则,然后通过学生自主练习的方式进行,重要的是在后续的对话练习中去实际引导和练习。

2.口语表达

根据教师的反馈来看,不少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发音方式。因此,口语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这仅凭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需要学生的反复练习,在练习中纠正不良发音习惯。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应当包含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各项活动。例如通过教授学生对不同类型材料的语篇分析策略,以培养学生语篇意识和语篇能力,通过不同环境和不同对象的模拟对话过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会话策略能力。首先,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的表达营造真实的环境,通过真实情境与表达内容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新图式;其次,引导学生表达和演绎,在表达过程中发现并纠正发音错误,强调发音重点和难点。通过鼓励等积极性评价帮助学生增强表达的信心,通过正面表扬,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情绪,敢于表达。

(三)运用阶段的强化性策略

运用阶段是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的展示阶段,通过学生当堂课的输出情况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授课情况、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整个运用阶段的中心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对教师来说,首先,为学生提供轻松的表达氛围,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不轻易干扰。其次,表达结束后进行多主体评价,让学生感受表达的乐趣。再次,教师针对表达过程中的发音不准确或错误进行一对一点评纠音,并且认真梳理。最后,教师在实施强化性策略时,还应注意强化方式的多样性。

对大学生来说,虽然国内缺少英语学习中的语言环境。但是学生若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依然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第一是应尽可能参与能提供英语会话的课外活动,在真实的交流过程中使用会话策略。第二是借助丰富的线上音视频资源,如英文歌曲或电影。虽然通过歌曲和电影视频练习起来会更有趣,但因其更注重观赏性而缺少了发音的细节性,这点对于学生学习表达是有影响的。第三是通过阅读英文书籍或者杂志来积累表达的语料素材,通过不断地模仿练习和再加工,将内容内化为符合自身表达习惯的形式进行再应用。

四、结语

在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中,ESA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应重视ESA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投入环节结合主题创设真实的语境,恰当利用信息资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环节应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内容的多样化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发音技巧。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练习,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定会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发音英语口语口语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英语口语交际中的应用
酒中的口语诗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