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视域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探析

2021-11-22 09:06
现代英语 2021年10期
关键词:偏差外语收益

邹 鹏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一、背景与意义

自新古典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说诞生以来,学界对社会个体的行为研究有了新的着力点。心理学家卡纳曼(Kahneman)和特维斯基(Tversky)基于面对不同情况时个体行为的差异,将心理学与个体经济行为相结合,逐步确立了个体经济行为的理论基础,而后在泰勒(Thaler)的拓展下,行为经济学日渐成型,并成为时下社会经济领域研究的热门。

课堂教学在表征上属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其效果与教师和学生个体的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教学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和参与者也与行为经济学中的研究对象有着诸多的对应之处,因此,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对教学过程中行为个体的举措进行分析、判断和预测,将学生个体的行为纳入教学设计的考量之中,对提升外语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高校外语课堂中的行为经济要素与构成

作为人际互动的一种特殊类型,外语课堂教学活动可以理解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之间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沟通与交流过程,其在本质上隶属于个体人际行为的范畴。在此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获取知识,并以此实现个体价值的提升。同时,在面对不同的教师和不同的课堂活动时,学生会做出不同的行为回应,这与行为经济学下的各研究对象体现出诸多的同质关系。

1.参与课堂教学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学生个体为获取知识收益、素质收益、人际关系收益的综合性人际互动过程。

2.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各类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与社会个体从事经济活动中面临的情况相同:二者均要在给出的条件中做出选择,并给予相应的回应。

3.学生个体即是“理性”的,即有强烈意愿积极运用教学环境中的各类资源,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是不完全“理性”的,即在面对不同的资源条件选择时,个体的判断、选择和回应往往有着诸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不能使教学环境下的资源效用最大化。

4.个体行为带来的收益与结果,会影响其下一次行为,即新的判断与选择。

相对而言,外语课堂教学的人际互动过程与其他典型的人际互动过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此类互动过程中,个体的经济目的与利益驱动因素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因此,文章所讨论的个体行为特指高等教育阶段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个体行为。

三、外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行为经济学的框架主要由三部分核心理论构成,分别为预期理论、启发式认知偏差以及心理账户。在上述假设条件下,由此三条理论出发做出趋向性的类比,可对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个体行为进行整体性、方向性的预判,并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一)预期理论

卡纳曼和特维斯基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后,于1979年提出了预期理论。该理论与传统经济学中的期望效用理论完全相反。其核心的观点是:行为个体在面对收益时,往往会采取回避和保守的策略;而在面临损失时,则会采取激进和冒险的策略。

该理论的特点在于,其揭示了个体行为的出发点并非基于绝对化的固定价值和收益考量,而是基于收益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谋求潜在的正向收益。同时其也从侧面印证了收益和损失对行为主体而言均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客观事实。

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的收益主要包括客观层面与心理层面两类。客观收益主要为个体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而心理层面的收益则体现为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与喜爱,即个体情感需求和自尊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这两类收益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外语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在一定情况下能带来他人的认可;而受到教师与同学的认可,则可能激发个体学习兴趣,推动其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依据预期理论,在面对课堂教学活动带来的定量收益时,若收益完全为正,即毫无风险和付出即可获取该收益,则学生往往会在面临该类课堂时趋向于保守,多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沉闷、怠惰、等待、被动等现象;而当得知课堂教学可能对其已有收益带来损失时,则会在课堂中采取更为主动、求取、积极、参与的态度。

因此,针对这一种个体行为在偏好性上的明显差异,外语课堂教学要对学生个体采取与往常不同的激励措施。首先,根据收益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对学生个体不应一味予以常规性的褒奖和奖励。应遵循预期理论,主动打破其舒适区,消除个体能轻易获取稳定正收益的心态。同时针对不同个体的学习收益情况,引入与个体相匹配的新价值标的和收益参考,使其产生冒险求进,以回避新价值标的下收益损失的心态。

换言之,外语课堂教学应巧妙设定规则,使学生产生常规状态下会产生收益损失的心态,而以积极求取、主动求进的状态参与课堂教学,则有较大概率回避损失的可能。如此,更有益于盘活学生个体的积极学习意愿与主动学习行为。以课堂点名为例,学生按时到课非但不应作为获得平时成绩的依据,相反应作为平时成绩不予扣减的依据。即按时到课不扣分亦不得分,而若未按时到课,则应大幅扣减平时成绩。如此,相比常规做法,学生到课的积极性会更高。

此外,课堂参与度、课程任务亦可在一定条件下遵循这点原则。预期理论很好地解决了个体在完全得知自身行为会带来正向收益或不会产生任何损失时的怠惰心态,有益于盘活课堂氛围,消除高校外语课堂教学中“水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二)启发式认知偏差

卡纳曼和特维斯基的另一发现在于启发式认知偏差。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为:当行为个体面临复杂决策时,其思维和判断往往体现出特定的错误偏向特征,其中最常见的包括代表性偏差、可得性偏差和锚定效应。

这类偏差的变现形式主要是行为个体在事情发生概率的判断、归纳结论所需的样本量、信息的关联度和重要性上极其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继而做出偏离性的行为。例如,大多数人会认为90%概率的事件,连续出现7次的概率,要比10%概率的事件,在连续7次中出现1次的概率更高。而实际上,前者的概率约48%,而后者的概率则高达70%。此外,在蒙受失利时,个体往往将失利归结于偶然的外在因素,如运气、环境等;而当获得收益时,个体往往将收益归结为自身的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心理暗示对个体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使得个体产生充足的自信心、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因此对于个体的启发式认知偏差,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制造相关条件和环境,使得学生在无意中进入该类认知偏差,继而产生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例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个体,可在其未知的情况下,通过降低相应标准,使其偶尔一两次,在与其他个体相比之下,获得超出其自身能力的收益,如某方面成绩大幅提升,特定领域的评价陡然提升等。该类收益最好与其个体的特征与擅长领域相匹配,以便最大限度地使其陷入“我果然是很出色的”的认知偏差。并结合预期理论下个体面对正向收益时的特点,确保其处于收益并不能够稳定获得,而是不努力付出即将损失的境地。如此,该类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被极大程度地调动,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将大幅提升。

而对于绩优的学生个体而言,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抑制其自身业已形成的深层启发式认知偏差,对其个体已有的成就和收益产生客观、正确的认识,了解到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并非仅仅是个人聪明的结果。同时,依据锚定效应,可对该部分个体确立更高的收益标准,给出更优秀的参照物和收益点,使其能在适当保持积极心理暗示的同时,看到自身仍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自我。

(三)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泰勒的主要理论贡献之一,它强调了对于获取的收益,行为个体会依据其来源,对其进行不同用途分类。例如辛苦工作的工资收入,在支出时会较为谨慎,多用于生活基本品和必须开支;而意外获得的高额彩票收入,在支出时,则更偏向于生活基本品以外的开支,同时在支配尺度上也更为宽松。

相对而言,行为个体的心理账户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更多的在于学生个体面对不同课程、不同教师时,会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当面临给予自身大量正向收益的教师时,如频繁地表扬、褒奖、重视、偏爱等,会对该课程或教师建立相应的收益账户,并与其他教师、课程做出收益比较,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好性。

对此,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提升课堂收益的覆盖性和给予量,对学生个体的出色表现给予充足的肯定,而相对要弱化个体在表现不佳时的负面评价,从其较为普通的表现中寻求能够给予肯定的因素,引导学生建立专属于本课程和教师的心理账户,提升其主观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大学课堂中的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和参与者,更是具备完全自主能力的社会个体,其在面对不同的课堂收益时会体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偏好与选择。因此,外语课堂教学活动在设计上不仅应纳入现有的多维度客观常量,如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语言水平、学习阶段等,还应充分考虑诸多主观变量,即参与课堂教学这个人际行为的个体在此互动过程中的动态行为特征。充分分析个体行为的特点,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提升教学效果和课程满意度。

猜你喜欢
偏差外语收益
50种认知性偏差
加固轰炸机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真相
大山教你学外语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大山教你学外语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12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