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例外授格结构的研究现状、问题和前景

2021-11-22 09:06江雨莎
现代英语 2021年10期
关键词:英汉句法主句

江雨莎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0)

一、关于例外授格结构

随着生成语法理论的不断完善,英语例外授格结构的表达术语也从管约论时期的例外授格结构到最简方案时期的例外格特征核查,再发展成为宾语提升结构。此外,兼语式作为一种汉语中与英语例外授格结构相似的句式也受到语言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和广泛接受。

(一)英语例外授格结构

在英语中,从句的主语由主句动词授予宾格的结构变成为例外授格结构(也称 ECM结构)。(Radford,2009)如例 1 所示:

例1:I believe her to speak English well.

“her”是从句的主语,也是主句动词“believe”的宾语,通过宾语提升操作成为主句动词的宾语。

(二)汉语兼语式

在汉语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语,前一个谓语带有宾语而且这个宾语同时又是后一个谓语的主语,这种一个成分兼有两种语法功能的现象被称为“兼语”,包含兼语成分的结构被称为兼语句或者兼语式(丁声树,1961)。汉语典型的兼语式如例2所示:

例2:我们请他吃饭。

他是“请”的宾语,也是“吃饭”的主语。有学者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汉语兼语结构与ECM结构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梅广(2015)认为典型的致使结构(使某人做某事)是兼语式,因此把致使结构的兼语式分析为ECM结构。

二、英汉例外授格结构的句法特征和分类

本节主要介绍已有关于英汉ECM结构句法特征和分类的研究,阐述ECM结构独特的句法特征,以及不同视角下对ECM结构的分类研究。

(一)英汉例外授格结构的句法特征

对英语ECM结构的句法特征,众多学者之间的看法是大体一致的。徐徐(2013),刘爱英(2016)认为ECM结构的从句主语具有双重句法结构,它是从句的主语,也是主句的宾语。马志刚(2013)提出ECM结构有两大句法特征。第一,ECM结构一定带有典型的ECM动词,如suspect,report等,而且ECM结构的从句只能是TP,不能是CP;第二,例外授格结构不能出现在焦点位置,但主句动词可以被动化。

杨萌萌(2020)指出ECM结构有两个关键特征:第一,中间NP的题元指派与赋格相分离;第二,ECM动词对补足语句子的句类有特定的要求,通常是选择非定式IP。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含时态的SC(小句)。但是,ECM动词的补足语一定不能是定式句。

关于汉语兼语式的句法特征,学者对兼语式中的“兼语”有双重句法属性的观点多有重叠。丁声树(1961)提出兼语式具有两大特征:第一,兼语式中,兼语和前面的动词结合很紧,中间不能停顿,也不能加副词和副词性修饰语;第二,兼语除了能以名词、代词做主语,还可以用处所词作主语,或者直接没有主语。邢欣(1995)也提出兼语式中,前面动宾短语的宾语同时作后面主谓短语的主语。温宾利、袁芳(2009)通过对兼语式进行提取和插入的句法操作,发现兼语句从句的最大投射为 TP而非CP。

(二)英汉例外授格结构的分类

学者对ECM结构的分类,详略有别,多有重叠。吴宇偲(2017)将例外授格结构的后接不定式分为五类。另外,马志刚(2013),刘爱英(2016)对含虚词there的ECM结构和含附加语的ECM结构的两类ECM结构进行了探讨。

吕叔湘(1980)、宋玉柱(1986)把兼语式细化并归纳为11类。从众多研究中可以总结出使令类兼语式是致使意义汉语兼语句中最典型的一类。梅广依据其后接从句的类型对ECM研究分类,认为英汉ECM动词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择非定式句做补足语,且非定式句中带有非定式标记to,expect,believe;而另一种是选择小句做补足语,如 make。基于这一观点,梅广(2015)还指出:因为汉语没有带非定式标记的结构,所以汉语中ECM动词的补足语只能是小句结构。

三、不同分析方法视角下有关例外授格结构的分析

基于不同的分析视角和理论框架,已有的ECM结合文献可大致分为两大类:非移位分析和移位分析。

(一)英汉例外授格结构的非移位分析研究

近年来,已有的ECM结构的非移位分析研究主要基于学者不同的句法操作。Chomsky(1973)提出了ECM结构中从句的主语具有主语属性,并且比普通的从句主语更接近动词。从句主语的类宾语特征并不是直接宾语属性,而是与其相邻动词有特殊的结构关系。Bach(1974)利用there插入和成语固定搭配的句法操作证实了ECM从句中名词短语的主语地位。Boškovicˊ(1997)遵循经济原则,认为由于动词后的名词短语虽授宾格但仍位于从句的主语位置。蔡慧敏(2008)认为“使、让、叫”等动词为中文的ECM动词,这些动词表现出一定的介词性质,具有一些要由主句动词核查的直接宾语属性。此外,她还认为中文中的ECM结构带有隐性的“to”。

(二)英汉例外授格结构的移位分析研究

基于不同的理论和句法操作,关于英汉ECM结构的移位分析研究成果颇丰。Rosenbaum(1967)和Postal(1974)提出了NP在表层结构中移位到主句的直接宾语位置,在表层结构中被主句动词授予宾格。

马志刚(2013)通过不可见条件和部分提取条件来验证从句主语NP显现移位至主句宾语。刘爱英(2016)基于探针-目标一致原则对there的ECM结构进行分析。

沈双胜(2004)指出,汉语兼语式等同于英语中的ECM结构。与之相似,胡波(2007)也表示A+I结构属于汉语兼语成分,其主句动词是纯致使动词。

四、现有文献存在的问题

已有的ECM结构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是对ECM结构的分类繁杂,观点不一,不利于ECM结构的有效探索和充分解释;第二是对ECM结构的分析视角单一,关于英汉ECM结构的句法对比分析研究较少。

(一)例外授格结构分类的争议

目前,关于ECM结构的分类繁多,标准仍未达成一致。显然,研究英汉ECM现象必须清晰界定其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否则只会无疾而终。

(二)英汉例外授格结构的分析视角单一

目前的ECM研究主要限于对英语ECM结构的探讨。近期的研究虽开始关注英汉ECM结构,但是已有研究依然较少,尤其是缺少基于语段理论框架下的相关研究。

五、未来例外授格结构的走向

鉴于目前ECM结构研究的困境,后续研究应着重以下两个方面的探索:第一是继续探索英汉ECM结构的分类界定标准;第二是进一步扩充在语段理论框架下英汉ECM结构的句法生成对比研究。

(一)例外授格结构的分类界定

目前,ECM结构的分类主要集中在不定式子句,但汉语中是否存在不定式子句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汉语作为一种形态特征贫乏的语言,如何对汉语的ECM结构进行归类与分析?英汉ECM结构的分类是否一致或有何差异?这些都是英汉ECM结构对比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英汉语例外授格结构的对比分析研究

英汉ECM结构的对比分析研究仍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此外,目前的研究仍局限于以前的理论框架,基于语段理论框架下的相关研究还近乎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汉ECM结构对比研究的科学性,未来的研究在此方面还有待扩充。

六、结语

ECM结构因其句法独特性涉及诸多理论问题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拓宽了人们对ECM结构的认识,却也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是对例外授格结构的分类标准观点不一;第二是英汉例外授格结构的句法对比分析研究较少,尤其是基于语段理论框架下的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英汉句法主句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宾语从句考点梳理(二)
句法二题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英汉校园小幽默
谈并列句与复合句的反意疑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