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际语用学的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指令语研究

2021-11-22 09:06
现代英语 2021年10期
关键词:指令跨文化大学

喻 娟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一、引言

教师指令语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了组织课堂活动、维持课堂秩序、保障师生沟通以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给学生发出的指令,一般需通过言语来实现。Ellis认为,“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抓住向学生输入语言并使输入变为吸收的机会,那么,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具有真实交际目的的指令语就是这样一个好机会”。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骤然增多,班容量不断扩大,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语际语用学研究的正是“以第二语言(非母语)为中介语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的特定语境下,如何实施第二语言的行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其交叉学科的特点,将该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语际语用学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语际语用学是一门“研究非母语的第二语言操作者在使用和习得第二语言行为时的模式”的学科。1989年,论文集《跨文化语用学:请求与道歉》(Cross-Cultural Pragmatics:Requests and Apologies)在美国出版,它首次提出了语际语用学,并集中研究了请求和道歉这两种跨文化语用行为。1993年,Kasper&Blum-Kulka主编的《语际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的出版标志着语际语用学的正式诞生。2003年,G.Kasper和K.R.Rose的合著《二语中的语用发展》(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得以出版,这本书探讨非母语人士如何在非主要语言中培养语用能力,重点关注习得过程、条件和顺序模式。2006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Keneth R.Rose和G.Kasper编著的论文集《语言教学中的语用学》(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这是第一本专门探讨课堂环境下语际语用学问题的学术文集。

我国近些年也出现了一些语际语用学研究的成果,它们丰富了语际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强调语际语用学对教学的实用价值。江晓红的“语际语用学的课堂研究——恭维语与恭维语回应的可教性探析”(2005)在跨文化语用学和语际语用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英语恭维语及回应的语用教学对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涂嵘的“语际语用学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2011)强调了语际语用学对社会文化能力的主张,并从语际语用学的角度对如何改进目前语言教学模式、强化文化教学提供了思路。邓娟的“国内语际语用学近十年研究述评”(2016)回顾了国内外语核心期刊2004~2014年发表的语际语用学研究成果,调研了语际语用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并基于这十年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的语际语用学研究方法。而这些研究中,很少有人基于语际语用学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指令语进行研究,而这正是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是以语际语用学为视角,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指令语的类型、特征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武汉某应用型本科高校教授大学英语Ⅰ和大学英语Ⅱ的23名英语教师在三次大学英语课堂上所使用的课堂指令语作为研究对象。另外,本研究还在这23名教师所授班级中随机抽查了282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课堂指令语的理解以及建议。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为自然调查法、语料检索法和问卷调查法。针对教师,本研究采用了自然调查法和语料检索法,以课堂录音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并将23名教师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指令合并为一个小型语料库,再结合该语料库从语际语用学的视角对大学英语课堂指令语的类型以及特征进行分析。针对学生,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工具进行数据收集,旨在了解学生对教师课堂指令语的理解程度及其改进意见。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教师指令语的类型

从语际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语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命令

教师在组织以及指导教学活动时,会使用命令的语气下达诸如“Be quiet.”“Listen to the tape and complete the exercises on Page XX.”“Please discuss in groups.”之类的指令语。

2.请求

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常常会使用请求的语气发出如“Can you read this paragraph for us?”“Would you please raise your voice?”这样的指令语。

3.建议

在引发个别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或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时,教师一般会采用建议的语气下达指令语,如 “It might be a good idea for you to elaborate on this point.” “I suggest you consider this question from a holistic perspective.”。

(二)教师指令语的特征

1.词汇特征

通过HyConc语料处理软件对本次研究采集的语料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排名前五的实词分别是:you(62 次)、let’s(41 次)、we(31 次)、please(31次)和your(28次)。因此,该校大学英语教师大量使用了“we”“us”这两个可以同时指代教师和学生的人称代词,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更好地调节师生关系。然而,第二人称“you”使用的频率也非常高,这一点正是需要改进之处。

2.句法特征

根据对语料库的分析,该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指令中,大部分都是通过祈使句来实现的。其中,“let’s”引导的祈使句出现的频率最高,鲜有“Could you please...?”这样的句式。这说明该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师偏好“let’s”这一表达方式,从而减弱课堂指令语中出现相对频繁的祈使语气。

3.语篇特征

从语篇上看,该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指令语中常常出现“OK”“please”这样的附加编码语。此外,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指令,该校大学英语教师还会重复或者翻译发出的教学指令,但是相对来说,重复或者翻译的教师指令语比例并不大。

(三)语际语用学视角下对大学英语教师指令语的建议

1.尽量使用通俗易懂且符合外国人交流习惯的语句,方便学生收到指令

“我们的学生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产生很多语用失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英语的课堂亟需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注重学生通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英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学习和职场等不同领域用对英语、用好英语,达到有效交流。比如,教师在确认学生是否掌握所授内容时,经常会问学生:“Do you understand?”然而,这个问句明显带有上对下的语气,并不符合英语母语者的说话习惯,建议换成“Have I explained that okay?”“Does that sound okay to you?” 或 “Are you with me?”。

2.丰富指令语形式,并适当调整指令语的语气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将近95%的学生认为委婉语气的指令语比较容易接受。因此,针对个人下达指令时,可尽量采用语气委婉、表示请求的疑问句式,如“Would you please...?”“Could you please...?”等,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充分的尊重,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针对整体下达指令时,可用语气委婉的“Shall we...?”和“Let’s...”等句式,少量使用带有较强命令语气的“You are supposed to...”“You should...”句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适当穿插高级词汇,对新的知识点可进行解释与示范

“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发展和内化是相互独立的,语法能力不能保证语用能力。即使学生的语言功底非常扎实,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中,他们牢固的语言知识并不能被有效地激活和调用,学生的交际能力无法与他们的语言知识相匹配。”本次问卷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学生觉得大学英语教师在布置活动或任务时,大多数使用中英文夹杂或英文指令和对应中文交替的方式进行,而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为使学生明白教师指令语,英语教师可示范指令给出的任务完成方式。因此,教师在传达课堂指令时若遇到新的知识点,不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使用语境,多做示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

猜你喜欢
指令跨文化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基于抽象汇编指令的恶意软件家族分类方法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单一形状固定循环指令G90车外圆仿真》教案设计
新机研制中总装装配指令策划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