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政与就业指导协同发展研究

2021-11-22 09:46李晨阳李瑞琪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协同思政

文/李晨阳 李瑞琪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呈现出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趋势[1],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也更加严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与此同时,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就业指导是密不可分的。在某种程度上,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建立在良好的思政教育基础之上的。因此,对高校而言,实现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的目标,就必须要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鉴于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深入研究其协同发展路径是十分必要的,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学成果的提升都有积极作用[2]。

基于此,本文提出新时期高校思政与就业指导协同发展研究。在分析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明确了两者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具体的路径。通过该研究,以期为高校的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帮助。

一、高校思政与就业指导关系分析

(一)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联系紧密

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高校离不开对思政教育的渗透与融入。其中,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对于就业形势的分析就是最典型的思政教育方式[3]。一方面,其对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方向性指导作用,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高对某项专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国家政治、社会情况的了解,树立更加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阶段,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是衡量高等院校办学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而这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领域、技术能力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等存在着密切关系,而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思政教育的价值均有体现[4]。

(二)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相互促进

高校对不同领域的就业指导是立足于思政教育基础上的,在高校思政教育方面,加强高校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素质教育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以提高学生就业思想道德水平为契机,是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就业质量的根本[5]。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都是从学生的内在素养入手,分别从提升高校学生自身的思政水平方面和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方面,促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为社会就业的稳定性、有序性提供保障。

(三)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缺一不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家、社会以及高校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就业竞争逐渐激烈,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弊端也逐渐显现。其中就包括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与当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相左,甚至相矛盾的情况。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条件下,加强思政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帮助毕业生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目前,除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外,大学生就业前后的就业理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此外,学生本身认为自己处在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中,导致自身压力较大,而这就是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最明显的体现,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阶段主要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基于此,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适应能力,为更快、更好地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

将思政教育融入就业指导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意愿的重要途径,因此,思政教育是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项关键而核心的课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结构日新月异,对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要以思政教育为依托,为学生在就业出现不理想的情况时提供妥善的处理方法,从而减低由于就业问题引起的心理问题。所以,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是高校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择业观、就业观的重要途径。

三、新时期高校思政与就业指导协同发展路径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了高校思政与就业指导的关系,以及两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对切实落实两者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以更新教育手段、完善教育机制、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实践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思政与就业指导协同发展路径。

(一)更新思政与就业指导教育实施手段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信息共享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渠道更加广泛,使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现阶段,网络已经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采用网络信息手段开展教学,将提高学生的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可以积极借助社交软件收集信息。教师及时、广泛地收集到学生的生活信息,总结出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健康状态,对学生建立足够的了解,以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基础,开展针对性教学。可在教学中尝试新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素养,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性,以更加趣味性的形式体现枯燥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让学生自觉地吸收思政教育思想,提升就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其次,可以建立信息共享空间,用信息化方式加强教育效果。通过信息化平台,随时随地分享相关时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以此加强师生交流的目的,为教师进一步开展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二)完善思政与就业指导教育机制

提高思政与就业指导教育协同发展的效果,需要构建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率提供基础。在教育过程中,充分结合真实的市场环境,全面分析用人单位的需求,构建与社会市场需求相契合的教育机制。对于此,首先,高校要进一步明确行政、党政工作职责,细化高校管理体系组成,将责任具体化,以此推动高校思政与就业指导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其次,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全面分析大学生在就业择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地反馈,逐步细化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思政教育工作内容。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估体系,高校相关部门需要准确评估教师的综合能力,让胜任思政与就业指导教育的人才充分施展自身的能力。同时,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以提升其综合水平与素养。

(三)创新高校思政与就业教育指导办法

要创新高校思政与就业指导教育的协调发展,也是思政教育、就业指导教育有机结合统一的重要举措。在对两种教育工作的统一性、兼容性等方面分析入手,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对于此,教师在思政与就业指导教育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明确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充分掌握所学专业的优势,以此为基础,合理规划职业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讲,职业规划可以理解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提升诚信品格。与此同时,需根据新时期特点,高校要充分把握两种教育高效性原则,以当前的社会就业环境为基础,在教学中融入实际案例,以此带给学生启发,帮助其明确自身定位。在思政与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创业的指导,介绍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积累经验,为未来的创业奠定基础。

(四)优化高校思政与就业指导教育实践

教学活动的开展环境与教学成果有着很大关系。高职院校教学环境包括物质设施、学习氛围、管理制度、网络环境等。要实现教学协同发展,必须优化实践环节。首先,在硬件方面,务必要科学地规划设计学校建筑,布局、风格、色彩做到凸显特色的同时,又蕴含历史文化。通过合理布局花草树木,让学生在校园内保持健康愉悦的学习心情。其次,在软件方面,要注重对学习氛围的营造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活动,邀请社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以此为基础,开辟第二课堂,增加实践课的比重,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比赛、社会活动,将所学用于实际,促进知识的吸纳内化。同时,也让学生对社会、对职业规划有更多了解。

四、结语

对高校而言,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协同发展是提高其办学质量、改善学生就业情况的重要方法。对学生而言,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协同发展是帮助其更好、更快实现就业目标,实现社会价值、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要提高对两者的重视程度,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通过内在的关联性,合理地整合二者,促进其更加良性、快速地协调发展。本文提出新时期高校思政与就业指导协同发展研究,对具体的协同发展路径作出了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协同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