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途径研究

2021-11-22 09:46卜阳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6期
关键词:团委共青团大学生

文/卜阳

自2015年团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高校共青团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来,大学生创业成为社会各界极其关注的话题,该话题引发不少热议。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极大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在此过程中,共青团成为服务大学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主体。其主要从资金、政策、课程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帮助和指导,同时,高校的共青团组织应当注意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以及提高大学生创业的能力。如何落实2015年《关于高校共青团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针对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提出哪些解决途径,从而努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景况,并培养一批勇敢创业的主力军,成为共青团在服务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1]。

一、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理论上的优势共青团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先进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优秀组织,而这些先进理论中所提到的用辩证法观点看问题,注重现实,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发展自己、结合实际,用正确的理念来引导个人发展等观点,都可以指导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与此同时,在遇到困难时也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另外,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大学生能够在潜意识中学习会正确理念和适当的方法,尽快从学校转变到社会,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体。让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在理论上极具优势[2]。

共青团是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相对其他组织而言,与大学生的联系更密切。同时,共青团长期从事为大学生进行创业引导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大学生面对“不敢放手创业”“没有资源创业”“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创业”的困难时,共青团作为和大学生联系最密切,同时也最懂大学生的组织,能够及时为大学生提供解决困难的方法,引导大学生运用有效的途径进行创业,并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由此可见,与大学生联系的密切性,使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更有优势[3]。

二、现阶段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育不深入

创业授课人员创业经历不足,授课内容更多地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导致学生在创业课程方面的学习停留在表面,没有学习到真正的创业实践技能。很多高校的创业授课教师一般是研究创业领域知识的专家和学者,或者是从事学生创业教学的人员,即辅导员。这两类授课人员中,大部分都没有足够丰富的创业经历,对学生的教学指导更多地停留在理论上,枯燥乏味的讲解致使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会将学习重心放在课程学分的获取上,而不会真正学习创业理念和创业中应当具备的技能,导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衔接上出现断层。

(二)经费有问题

共青团能够用来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经费较低,而且申请难度大。根据现在的情势来看,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经费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由团委、社保局共同承担合,进行资金拨付,所以资金拨付数量比较小,申请的门槛也比较高,导致共青团在支持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出现经费不足的问题。另外,在高校内部,为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的不仅是团委,还有高校就业帮扶、教务等部门,为了提高自身在大学生就业帮扶这方面的影响力,这些相关部门会和团委竞争大学生创业资金,这使得团委极其难以开展大学生创业服务工作,在创业资金帮扶方面出现短板[4]。

(三)定位不明确

共青团在高校内的职责除了负责处理校内团建、团委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外,还应当和大学生进行有效接洽,为大学生创业排忧解难。但是,大部分高校内的共青团部门对自身的职责认识不清,学校也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的划分,更是存在教务和就业部门与团委共同竞争扶持大学生就业资金的情况。由于教务与就业部门想要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和团委展开了竞争,导致团委在校内的职责划分变得模糊,出现了定位不清的问题。

三、大学生创业途径研究

共青团本身的特点使其成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的最佳主体,如果校内、校外的共青团组织都有足够的资源,同时对自身职责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明确团委定位,在参与高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将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进行更好完善,对大学生创业将极其有利[5]。

(一)完善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

在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的团委可以和学校院系分团委进行有效沟通,对学校内的课程作出相应的规划建议,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学校团委可以沿用“第一课堂”学分制的特点,对“第二课堂”进行同样的设置,利用学分制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学校团委可以将高校内学生的课程分化为两个部分,即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这两个部分的课程应当共同推进,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及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并将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中。理论知识学习方面又可以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将学生个人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教育、德育体美等作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个人修养。在专业知识教育方面,主要是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递进式地推进专业知识教学,为学生后续的创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能力学习提高方面,即“第二课堂”,这个部分的课程设置同样可以采取学分制方式,将实践能力作为学校课程开展的重要部分,学生只有达到学校规定的相应学分,才算是在这个部分完成学习。“第二课堂”应当和“第一课堂”同步推进,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从而加强教学和学习。

第二,在创业课程教学方面,除了原有的专家学者和辅导员师资外,学校团委可以适当引荐具有丰富创业经历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创业经理,为学生开展创业课程讲授,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宝贵的创业经验,在将来可以避免出现创业差错,在创业方面获得成功。

(二)寻求项目资金支持

充分利用相关资源,制定有效的项目实施规划战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有效利用好教师队伍的资源,让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自己在学校外面的资源和优势,为学校开展学生创业项目的接洽拓宽渠道。比如,在学校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项目合作会等活动时,可以在相关活动上对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有力宣传,争取更多的扶持项目。同时,在假期内,学校可以适当鼓励教师和学生举行相关的活动,让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外和企业进行交流,寻求更多的项目合作;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适当将校外资源“引进来”,争取社会企业、团体能够主动加强和学校的合作,使社会企业可以针对学校的在建项目进行投资建设,而学校团委也可以借此为学生创造创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三)准确定位

要认真研究和学习党委、上级团委的有关政策和文件,按照文件要求,将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及时落实。党委和上级团委的文件都会对共青团本身的工作职责有清晰的规划,并且对团委的工作会进行明确的部署,针对大学生创业问题,更是会根据学生实际,及时在学生毕业时制定学生创业资金补助规划方案。为此,学校团委对接收到的相关文件应及时地处理,结合学生户籍所在地和创业地,以便快速联系当地团委,为学生进行创业资金申请打通相应的渠道。

学校应当结合实际,对教务、就业部门和团委的职责进行更明确地划分,确保服务学生创业工作的一致性。学校团委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在服务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如果遇到资金拨付困难、职责划分不够明确的问题,要及时梳理工作思路,与教务、就业等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召开会议、征求各主体意见等,及时将问题反馈到党委和上级团委。

四、结语

大学生创业服务工作的本质是让学生能够突破创业困难,在学生“不敢创业”“不能创业”“不知道如何创业”的情况下给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大学生能够有足够的资金、资源进行创业基础,提高学生抵御创业风险的能力,从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基础和保障。共青团作为服务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主体,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职能,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在参与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利用自身职能,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在创业项目扶持方面,尽量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创业资金,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学生创业前景,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团委共青团大学生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高校团委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关于如何做好企业团委工作的思索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医院团委工作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