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问题与对策

2021-11-22 09:46魏物春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6期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过程

文/魏物春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优秀人才的培养。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做好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提升高职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品质,下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互联网的出现,为高职学生信息获取、了解前沿发展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消息获取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信息,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对当前高职学生创业情况的分析,发现许多学生都缺乏创新创业的思想意识,学习与就业上比较被动。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并没有意识到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就业市场需求的严峻性。这个问题需要得到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创新创业实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主动发展、自我成就的意识。

(二)缺乏市场敏感度

“互联网+”为高职学生带来非常多的商机,学生可以通过对互联网信息的挖掘,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创业机会,并积极参与其中。但实践中,学生尽管具有较强的创业热情,但缺乏市场敏感度,无法抓住互联网中出现的商机。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仅仅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或者跟风创业。这种方式不仅无法保证创新创业的结果,同时还会使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受到打击[1]。市场敏感度是每个创新创业学生都应具备的,也是实现创新创业的必备条件。若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对高职学生未来的创业带来影响。

(三)缺乏专业知识

在创新创业中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在实践中利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需求问题。通过对当前高职学生综合学习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不仅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薄弱,还缺乏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2]。对创新创业来讲,学生不仅要具备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创新创业效果。但由于种种因素,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等基础知识并不全面,对创新创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缺乏团队精神

当前,高职学生一般都是“00后”的学生,这一群体具有个性鲜明、想法丰富的特点。由于成长环境与教学环境的因素,高职学生已经习惯自己“当家作主”。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因无法听取他人的建议或者无法与其他人很好地合作,导致各种不良的情绪,最终影响创新创业活动进行[3]。无论是创新创业,还是未来就业发展,学生都需要具备合作能力与精神,学会与其他人协作与互助,并且在合作的过程中提升自我,适应岗位事业发展需求。若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过分重视自身主体性,则会影响整个团队活动的开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

(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在高职教育工作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需要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并认同创新创业内容,积极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为后续创新创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第一,利用学校的“互联网+”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创新创业产生初步的认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学习,储备理论基础。在高职一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课程进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创新创业内容,并对此产生兴趣,为二、三年级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第二,立足学生兴趣,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创新教学资源,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创新创业引导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创新与创业意识。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创新创业的社会实践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创新创业技巧,以此提升学生对这一活动的兴趣。第三,利用“互联网+”收集与国家创新创业相关的方针政策等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储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一活动产生正确认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最前沿的信息产生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促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发展[5]。

(二)创新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高职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求,必须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质量。在当前教学背景下,需要创新教育模式,为学生学习发展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提升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参谋”能力与“参谋”水平,为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关键,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发展。

首先,构建商业环境与氛围。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商业发展模式,为学生营造商业环境,开展体验式社会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一专业的魅力,并主动参与其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来讲,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既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

其次,理论与实践结合。在高职学校教育工作中,改变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学习中提升实践能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利用线上仿真模式进行教育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理论知识学习,了解更多创新创业发展的内容。课堂上则组织实践,引导学生模仿工作环境,进行管理、工作,在实践中获取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素养。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建更多社会参与机会与平台,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理论素养,促使现代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最后,组织团队合作活动。在现代教育中,若想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团队协作活动的开展,能够减少自身或外界不良因素对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影响,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其他人配合,如何做好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社会实训任务,让学生自主组队,选择适合的成员,根据教师布置的社会实训任务,从公司组建、运营、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感受创业的艰辛与成功的快乐,以此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提升自身职业能力。

(三)优化教学方法

在“互联网+”背景下,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虚拟平台或者创业平台,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便利。同时,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相关的宣传与引导,让学生拥有更多学习的机会,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此外,学校可以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创业企业进行参观,了解不同行业创业过程与经营方式,在参观学习中积累见识与经验,为自身创新创业发展奠定基础。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教学方法创新十分重要,是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此外,需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操作的平台,利用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平台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地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另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创新创业教育特点,设计不同项目教学方法,以此实现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通过多元教育方法的运用,促使学生更好学习理论知识,提升学校教育水平,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促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结语

在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中,由于学生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因素影响,造成创新创业工作效果并不乐观。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形式的创新,优化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同时推动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互联网+高职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圆满的过程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