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业成功案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

2021-11-22 09:46祝燕萍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6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创业者资源

文/祝燕萍

创业是大学生实现创新的重要动力,但创业形势不容乐观,创业能力参差不齐。根据《201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只有1.8%,而大学缺乏创业能力不足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根本因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1]。

一、创业案例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简述

G项目的主营业务是在学生和教师及毕业生的纪念性产品及服务。主要业务:纪念产品、校园活动演艺策划及实施、广告、校服定制。其经营特色是以校园怀旧为主题,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利用手绘的方式进行纪念品设计,使各项业务贴近校园文化。公司的员工和设计人员基本是大学生,工资要求不高,运营成本低。

G的客户群主要包括三类:1.针对个人、情侣、校内团体的个性化纪念品定制,以及各种比赛奖品的制作销售等;2.扩展业务范围,发展旅游、会议活动等校园纪念品;3.拓展校外市场,针对学校所在地周边人群,主打手绘私人订制,如结婚纪念、亲子定制、团体定制、公司定制等。公司2019年销售额50万元,其盈利额与影响力仍在不断提高与扩大[2]。

(二)创业影响要素分析

1.创业团队构成为核心动力基础

在创业团队人员的综合构成和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创业过程中的核心影响因素,这直接决定了本次创新的基本动力基础,决定团队是否能够解决创业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良好的配合完成各项分工,最终共同承担风险,共同抗击压力,始终以强劲的发展动力推动创业脚步的稳步向前。

G项目负责人XS有着较强的组织、协调、领导能力,能够使自己的团队统筹协调,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打下了基础。由于团队在运行中也出现了经营危机,使团队负责人和核心成员产生消极心态,最终因为遇到了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指导老师的帮助而“转危为安”。因此,XS强调,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源于专业基础,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有一位指导教师,能够提供专业性、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其发展注入专业的动力。

2.创业资源调用为持续发展助力

只有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做好丰富创业资源的储备工作以及对创业资源的合理调用工作,使创业资源始终与创业需求相适应,与市场供需关系相接轨,才能在保证创业项目稳定发展的同时,不断满足创业项目发展需求,为创业市场的拓展与研发进一步提供助力关系,推动创业项目的稳定发展。

访谈和调查发现,G项目资源获得的途径包括有偿和无偿两种,其中无偿占据主要地位。团队的资源的整合能力体现在能够将无偿和有偿结合起来,在各类业务往来中优化配置,构建人际交互网络,更好地推介公司产品与服务[3]。

3.创业者个人素质是创业成功的核心

创业者作为创业团队的核心领导角色,其个人素质将直接对创业项目造成影响。身为创业者,如果不能具备承担风险的抗压能力以及在顺境中保持沉稳的心态,那么整个团队将呈现出非常浮躁的情绪状态,在长久的创业路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最终也会在不平顺的发展过程中不幸落榜。另外,创业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把握未来,这是创业者一直都要坚持的[4]。

创业动机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最大内驱动力。只有创业者在良好的个人思维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作用下,找到稳定的创业动机,选择一条科学的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创业道路,才能真正走的长远,成为万千创业群体中真正抓住创业机遇的高素质人才,发挥核心优势带动团队成为创业道路上成功的领军角色。

4.专业特长能为创业成功保驾护航

这个案例中创业团队成员的专业主要是城市规划设计类,他们擅长动漫绘画和专业设计软件制作,设计技术娴熟。同时,指导教师为动漫设计专家,为工作室产品设计、制作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该项目作为专业实践学习的延伸,作为有保障的平台,促进了学生创业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体系的构建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体系构建的意义

系统地阐述和建构大学生创业能力所需的能力,是通过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体系的方法,其目的是让大学生创业者能够在创业培训中,通过学习,了解自己创业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根据构建好的能力体系审视自己现阶段所具备的能力,从而对渴望创业的自己形成更加客观、清晰地认识,了解自己现阶段的不足。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能力体系的构建可以作为大学生创业前的缓冲带,让明确发现不足的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自身的个人素质,完善个人创业条件。这能够辅助学生更有效地规避创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二)大学生创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创业能力体系的构建应始终与大学生的基本学情相适应,以此为基础充分对市场需求以及现阶段创业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具体的理论系统,完成体系构建的目标。

1.机会识别能力

具有市场判断力,才能把握市场供需关系和方向,只有顺势而为,方可成就创业梦想。如果只看到市场未来的前景,但时机尚不成熟,贸然开始创业,则可能会导致创业受挫,甚至创业失败[5]。因此,对创业时机的把握需要对市场有相对全面准确的判断,对自身和创业团队有一个相对深刻的认识,洞悉创业风险,摸清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客观地分析当前具体形势,全方位把握最佳时机入场,不要为创业而创业。创业者机会识别能力决定了创业的时机的适宜性,对创业成功起着先决作用。

2.创新能力

面对市场动态的变化,所有的创业者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才有出路。作为自主创业者,更需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有限资源和资金的限制,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捕捉灵感,革新思路,走出自己成功的创业之路。

3.资源整合能力

所谓创业资源整合,就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发现并科学利用与自身创业项目相关资源的过程。这需要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对项目所处的市场环境与需求关系建立起清晰且深刻的认识,以此做到快速发现与满足项目需求的资源,从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完成对资源的整合以及后续的利用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把身边的资源进行整理并归类,进而发挥资源的杠杆效应,用一种资源补足另一种资源,产生更高的复合价值;或者利用一种资源撬动和获取其他资源。

4.经营管理能力

创业并非短期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始终处于发展期的事件,所以大学生要想投身于创业浪潮之中,就必须具备对创业项目与创业团队进行经营和管理的能力,才能使项目始终与市场接轨,从而得到长期的盈利和可观的发展前景。通常来说,组织管理的核心主要在于:对组织或企业进行规划,确立目标;根据目标特点、企业现状、市场环境等,组建团队。明确权责利;考核与激励具备以上体系中的基础能力,大学生的创业道路才会更加平坦与畅通。

三、提升创业教育效果的策略

(一)加强专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融合

将创业实践活动真正融入应用型专业的教育活动中,通过统一的规划,实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机融合。将创业项目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创业成功率会明显提升。一方面,专业学习有利于创业实践的出色完成,它能够显著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继而提升创业能力;另一方面,专业的业务指导是创业成功的有力保障。因此,创业教育应鼓励大学生紧密结合所学专业开展高质量的创业活动。

(二)推动创业机会与创业资源的整合

蒂蒙斯理论认为,创业机会是创业成功的核心驱动力,创业资源是创业的必要保证。由此可见,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与把握,以及资源的拓建和整合为大学生成功创业保驾护航。因此,高校需要在创业教育课堂乃至所有专业课堂中穿插专业相关创业机会的发掘和识别方面训练,同时加强实践教学资源与平台的建设和共享,广泛搭建实习实训实战平台,办好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充分开发与传承校友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构建更广泛的创业实践平台,引进更丰富多元的创业资源。

(三)促进创业兴趣与成功创业的契合

受访者认为积极有效地创业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与创业的热情,挖掘兴趣点,提升教育实效,促进成功创业。基于文献和访谈调查,通过依托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孵化基地的创业孵化,创业竞赛、实地市场调研、开办创业模拟实训班等实战实训,开展成功企业家讲座、创业聚会沙龙、创业经验分享活动等活动,对创业兴趣的提高至关重要,也是成功创业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保障。

(四)优化课程体系与改进教学方法的结合

课程教学是培养创业能力的主要渠道,将创业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培养创业意识和动机。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以应用型为导向,训练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创业教学中实行创业学习的团队化、项目化,让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全过程。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创业者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学创业应用 如何选择做健康事业 范俊宏康复 火爆创业项目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