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人才培养模式对维修电工培训品牌创建的启示

2021-11-22 09:46唐迎春李金河蒋大为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6期
关键词:维修电工黄埔军校黄埔

文/唐迎春 李金河 蒋大为

黄埔军校作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在近代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代黄埔人,就是中国半部近代史。在战场上,从北伐到国共内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黄埔毕业生基本上都是战场上的主角。解放军将帅中,5名元帅、3名大将、8名上将毕业于黄埔军校。不同于当时外国军校或者现代军校的用数年时间来培养一个军官,在当时战争压力下,黄埔的学制是很短的,前期只有半年时间,跟中短期的技能培训时间差不多,确切地说,黄埔军校只是一个军官速成班,但这并不影响其成为军事人才培养的摇篮[1]。

一、基于黄埔军校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维修电工培训品牌

(一)肩负历史使命,顺应时代召唤

黄埔军校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时势造英雄。黄埔军校从一开始就顺应时代召唤,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组建自己的军队,推行三民主义,实现共和。站在时代风口浪尖上的一群人,无论风浪多么凶猛,总会有人走到终点,成为皇冠上璀璨的明珠,成为铭记我们心中的将星。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大规模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李克强总理还提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桂林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门类较为齐全。但由于多种原因,工业发展一度相对滞后,成为桂林经济发展的短板。近几年,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工业强市”战略的指引下,深科技、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对维修电工技能的人才需求也逐年增加。这些年,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以下简称第二技校)培训了大批维修电工,培训的人数在桂林名列前茅。培训实施“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主要依靠培训科组织教师深入桂林原十二个县区大力宣传,进村入屯进行培训[2]。但广西人社厅杨春华处长却一针见血地指出:“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培训有成果没成效,培训成果没能对广西兄弟技工院校形成示范辐射,成果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成效”。第二技校创建维修电工培训品牌,符合国家职业技能提升大政方针,顺应了桂林工业强市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打响第二技校培训品牌的第一枪,希望品牌的创建,能够为地方经济贡献技能型人才,同时也为其他技工院校提供可以复制和借鉴的经验。

(二)品牌创建需要人物引领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一手创办的。从建立同盟军到辛亥革命,再到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从未成功过,直到1917年的十月革命,孙中山才明白只有枪杆子才能出政权,于是决定联合苏联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有革命理想的军官,并以这些军官为核心,建立自己的军队。品牌创建是一把手工程,品格领导和好的老板,始终是黄埔军校最直接、最快、最稳定的成功途径。黄埔品格领导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国民党的蒋介石,一类是共产党的周恩来。黄埔军校重视品格领导的日常规训,将军事与政治并重,重视联系社会实践的教学方针,对今天人才速成培训具有重要借鉴作用[3]。

培养品牌创建,是一把手工程。缺乏校长的重视,很难调动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创建维修电工品牌培训,不仅要有规范的课程、开发培训资源库、建立试题库,更要有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有校领导班子支持,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培养体系,只有形成体系,才能有长期的战略性发展,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

(三)学生的决定

学生要想进入黄埔军校,就必须要有勇往直前的精气神,怀着革命救国的理想。如此独特的校风,成就了一代黄埔人[4]。

笔者对第二技校维修电工学历制毕业生和培训结业学员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培训学员专业对口率远超过学历制毕业生。尽管参加技能培训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有企业员工、农民工等,但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培训提高技能、考取证书,从事电工工作,以脱贫致富。相反,学历制学生在入学选专业时,年龄尚小,大多是听从家长或老师的建议,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将来适合干什么,以至于有些学生毕业后才发现自己不喜欢维修电工专业。因此,学生的决定也是影响品牌创建的一个重要因素[5]。

(四)学校的培养

黄埔军校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上还是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模式可以借鉴的地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形成长期战略性发展格局,而只有能够不断复制人才培养体系,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有用且有效的人才,是各培训机构最为关心、也最头痛的事情。而如何才能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当务之急是完善我们学校维修电工人才培训方案。

其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黄埔军校成立初衷是为国民革命军培养基层指挥官,作为北伐统一中国的主力军。将星闪耀是黄埔人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并非短短几个月或是半年时间就能将黄埔生培养成将军或元帅。我们对维修电工的培训目标是如何在短时间快速地将学员培养成初、中级维修电工,而学员成长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电气工程师、企业老板等,是我们乐于看见的愿景,但并不是培训的初衷。

最后,要有规范的培训课程。在黄埔军校,主要选修军事课和政治课。军事课选修最为急需的是学科和术科。学科以步兵操典、射击教范和野外勤务令等基本军事常识为主,继则教以战术、兵器、交通、筑城。术科有制式教练、实弹射击、马术、劈刺以及行军、宿营、战斗联络等。黄埔军校非常重视政治课,孙中山明确指出:只有和革命党奋斗相同的军队,才叫革命军。为加强政治教育,专门制定了《政治教育纲要》,并根据纲要制定了全面系统的政治科目。要创建维修电工品牌,同样需要开发自己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不仅是技能培训,还应该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训。结业学员应该要有点知识、有点文化、有点技能,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达到脱贫的技能。课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模块:职业指导、钳工知识与技能、焊工知识与技能、电工常识、电工基础知识与技能、电机与变压器、常用低压电器和典型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电子技术等。并根据上述模块,制作课件、视频、教学资源包等。

建立好的体系,要有好的教官、好的师资。我们不仅要将电类教师充实到培训队伍,也应聘请企业专家长期兼任维修电工培训教师。

二、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对维修电工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作用

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以终为始。会打仗的士兵才是好士兵,黄埔军校培养的不是纸上谈兵的“秀才”,而是造就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具备过硬军事素质、能打仗的将领和士兵。黄埔军校诞生在中国最为风云激荡的年代,军校几乎从建校开始就投身于血与火的战场。学生不断地参加战斗,镇压商团叛乱,通过东征、北伐等,学生在实战中得到锻炼,磨砺意志,提升素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战争成就了一代黄埔人。同时,我们对维修电工的培训战略也同样要以终为始,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能为企业、能在维修电工方面建功立业的专业技能人才,并要让学员迅速成长为技能型人才。企业需要与桂林工业园区企业深度融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该平台一方面为专业对口培训学员提供就业岗位,让学员凭着在培训时所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有所领悟,然后与学校教师沟通,接着再悟,不断地工作和学习,终有一天会成为维修电工方面的专家。另外,可以邀请企业的专家来充实我们的师资队伍,学校的维修电工教师也可以定期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需求、企业变化、电类前沿知识等。学校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企业为培训提供就业渠道,学员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找到对口工作,实现技能脱贫。长此以往,良性循环,也就成就了本校维修电工培训在桂林市的口碑,铸就了品牌。

猜你喜欢
维修电工黄埔军校黄埔
欢迎订阅《黄埔》杂志 《黄埔家书》增刊
1926年3月24日,李济深前来黄埔军校参观
黄埔老兵陈生华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维修电工故障排除技能分析
维修电工开展电气设备检修与维护的有效对策分析
一种维修电工防触电实训检测台的设计
基于能力培养的维修电工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
熊雄在黄埔军校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