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及应用分析

2021-11-22 09:46崔立辉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6期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技能

文/崔立辉

目前,铣床数控技术在高速发展下,技术已相对成熟。这项技术是提高加工业产品质量和生产率的一项关键手段,也是机床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今,我国加工企业几乎都能够熟练掌握铣床的最新加工技术,并将其广泛应用于数控产品的加工和生产中。不仅如此,由于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的铣床数控操作手段无法满足新型铣床的应用。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铣床专业人才十分紧缺,尤其是高素质人才更加稀少。因此,需要加强对铣床专业人才的培养。现如今,在国内的学校和企业中,虽然数控教育专业课程的开设已经很普遍,但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不适用于现代社会,而且还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性,学校和企业培养出的人才素质参差不齐。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不能保证人员专业技能的达标,还不能满足社会各行业的需求,对数控行业的未来发展不利。国家对数控机床行业的创新和改革也是支持的,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只有对铣床数控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才能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的进步。可以将模式的创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二是企业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学校主要是通过改进课程、扩大训练范围以及增强实践等方面进行模式创新设计;而企业则可以通过改变铣床使用方法、创建新型数控生产制度等方面进行模式创新。为此,本文主要对普通铣床相关的技能训练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设计,建立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1]。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此来促进铣床数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尽快实现工学结合。

一、我国铣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数控铣床专业技术日趋成熟,发展趋势向好,社会各行业对铣床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十分渴求。面对如此庞大的社会需求,传统的铣床人才培养模式不再能满足时代发展,因此,培养的人员大多不具备独立操作铣床的能力,这也使数控行业发展不均衡。不仅如此,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这对数控铣床这样的具有极强实践性、专业性的行业来说也是十分不利的,会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二、铣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铣床数控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在模式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岗位、课程以及证件三者融合不深。数控铣床专业是一项具有极强操作性特点的专业,通常情况下会要求数控铣床专业的人才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并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制造业和工业也逐渐与互联网、大数据等相融合。由于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跟不上时代发展,铣床数控技术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却不断更新,导致二者相互脱节[2]。现在大部分数控铣床专业学校的实训课程都缺乏一定的设计性,课程安排并没有与未来岗位实际情况相关联,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其次,课程内容还缺乏对岗位工作的分析,并对岗位人才的需求未予具体化,使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处于滞后状态。由于铣床数控实训课程的考核脱离了证书要求,而资格证书往往是学生能力的表现。虽然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资格证书的考核,但并未对实训课程作出具体规定,使之与考证不符。另外,铣床操作实践课程应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竞赛意识。但目前课程与相关竞赛的融合程度还不够,缺乏一定的创新。最后,整个教学体系不健全。由于数控行业的特殊性,其专业技能学习过程存在连贯性。要进行系统、完整地学习才可以进行操作。以上便是铣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改进。

三、铣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建立一体化的学徒制技能训练框架

学徒制在传统铣床数控行业业已存在,但随着现代数控技术的进步和成熟,可以对其进行完善,建立起一体化的学徒技能训练体系,可以在互联网和智能工业的发展背景下,加强操作人员的训练,使其具有更强的操作能力。建立独立的学徒机制,实行一带一制度,学习者可跟随老师进行铣床数控操作的全过程学习,这样有利于学习者更为全面掌握基础性的操作脉络,并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到一些操作细节,使其可以更加快速地参与操作,对学徒个人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完善岗课证赛深度融合体系

数控是一种较为连续的生产操作技术,因此,需要通过明确的体系制度来进行维护,同时也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驾齐驱的教学方式。岗、课、证、赛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体系。可以对其进行完善,并以此来创新铣床数控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可以将课程与岗位相结合,并以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导向,编制数控普通铣床的教学课程。另外,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设计产品的外形,制定相应的工艺、最终完成加工产品。然后,由老师来对任务完成度进行测评。其次,加强课程和证书的融合。数控铣床职业资格证书是分等级的,分别是中级、高级以及注册级等,这些证书都是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的。最后,要对课程和竞赛深度融合。技能比赛是锻炼学生个人专业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还可以增强个人的专业实践能力。

(三)建立多元化的铣床技能训练评价制度

时刻进行监督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问题的发生。为此,有必要建立多元化的铣床技能训练评价制度,构建多方位课程评价机制。教师需要记录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操作课堂上的表现,还需要评价其相关的项目完成度。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在课后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指导,或者给予学生一些有用的提示,使学生可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课业质量。此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做跟踪记录,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其逐渐具有自主操作设计的个人能力。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实质上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水平。

四、铣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分析

(一)修改课程标准并完善教学文件

目前,大部分的数控学校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近年来,由于我国数控专业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大班型教育模式更加可以达到学校的教学目的。但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操作,难以达到相关课程的要求,学校可以根据生产类专业进行培训。通过铣床数控的实际操作,以及维修职业岗位所能用到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在深入企业调研后,再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梳理和分类,最终得出铣床数控岗位的工作任务和相应的技能点,从中总结出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任务,并以此作为依据,修改原课程标准,完善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

(二)更新教学内容并建设课程资源库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控铣床技术不断更新,因此,相应的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也应定期更新。现有的数控铣床课程教材普遍落后于该学科的发展与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需要修订现有的教材内容,把陈旧的知识删除,并对当下可应用的知识进行补充,再增加一些热点知识。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库,并实时更新资源库,使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获取到最新的知识信息,包括教学课件PPT、微课、视频、动画、题库等,提高整个学科的专业教学质量。

(三)构建学习平台并改变教学模式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学校系统平台相关联。按时上传相关专业的课程资源。当教师在网上授课时,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在线点名,此外,师生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不懂的数控铣床的专业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在线解疑,例如:利用线上授课软件中的相关功能,制作空间铣床模型、利用虚拟技术为学生演示数控技术的操作方法等,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普通数控铣床知识、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不仅如此,老师还可以利用系统实施作业的批改、发布公告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这不仅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还提高了老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冲破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更适合于新时代学生的发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学习的自主性,真正实现师生之间无障碍互动,以达到专业课程资源共享的目的,建立双向教学模式。

五、结语

由于普通的铣床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所以,应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实践与理论相融合的教学特点,使整个教学模式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使学生对普通铣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更加系统,这样不仅丰富了人才培养模式,而且提升了数控铣床的专业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铣床数控铣技能
风力发电机刹车盘修复铣床技术
基于设备因素的数控铣削表面质量研究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五轴联动三主轴大型数控龙门铣床再制造技术探索与应用
CAXA制造工程师在数控铣削加工中的应用
利用五轴数控铣床进行曲面切削的方法
数控铣床刀具选择探究
画唇技能轻松
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