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2021-11-22 09:46蒋大伟娄鸣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6期
关键词:融合政治思想

文/蒋大伟 娄鸣

就业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综合人才。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两者之间的融合、协调发展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就业创业人才、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上,两者在融合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因素影响,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只有积极探索有效的融合策略,才能真正地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耦合。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

(一)教学目标相同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广大的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事业观,同时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主要就是借助课程教学有效地提高及发展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指导大学生掌握相关的创业技能,对大学生未来的工作以及就业有重要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两者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同时也都能有效地推动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

(二)教育内容统一

实际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也涉及了与就业创业教育相关的内容,比如说培养学生的奋斗拼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实际上,这些内容都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相关。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是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能更好地辅助就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开展。

(三)教育追求相同

无论是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上追求,都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大学生能在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就业创业教育,能够让学生树立更加理性的态度,从而更自信地面对未来激烈的就业环境。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事实上,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也就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融合,构建新的管理体制。这表明我国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在政策层面上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结合,这不仅是国家政策的引导,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如今,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要改变和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地推进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而在实现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对创新人才也有了更多的需求,创新人才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中坚力量。而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恰好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二者在教育目标以及本质追求上也具有一致性,只有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2]。

(三)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

目前,我国社会在进步和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就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结合,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与就业创业实践的融合发展,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也可以改造大学生眼中的主观世界,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现状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都更加重视就业创业教育,认为大学生的就业率是最重要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有效地融入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中[3]。

(二)课程设置方面不完善

一般来说,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学重点往往集中在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技能培养以及法律法规教学等方面,并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就业创业课程教学中,忽视了对大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以及实践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分离问题,直接限制和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而且在教学方式方面也比较单一,重视和应用理论式的灌输教学,并没有与大学生的专业教育进行充分的结合,也没有将理论教学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实践进行联系,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4]。

(三)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高校的师资力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现如今,大多数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一般以创业社团或者创业网络课程为主,而且在师资力量方面也没有专业的就业创业教师,担任就业创业教育主力军的往往是一些文科院校的普通老师,思想政治教育在师资力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能力不足等。同样,由于专业师资的不足,就很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

(一)树立相互促进的教育理念

要想真正地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就需教师树立两者相互融合以及相互促进的教育理念,并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两者融合的切入点,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来不断地提升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效率;同时,还需要在就业创业教育中不断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辅助就业创业教育,保证两者能够真正地实现融合发展。

(二)营造就业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校园氛围

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校园氛围,对推动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比如高校可以发挥出媒体的优势,利用校园广播、校园论坛、微信以及QQ群等社会媒体,加强就业创新思维的教育和熏陶,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水平;也可以邀请同校的知名创业校友,开展就业创业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精神,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创新创业实践活动[5]。

(三)加强就业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高校就业创业导师的队伍水平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水平的提升有重要影响,目前,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越来越多的高校也纷纷重视起就业创业教育,但是,教师作为就业创业教育的主体,在师资力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积极加强就业创业导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就业创业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就业创业导师,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重要保证。

(四)构建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社会实践平台

实际上,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最终还是要在实践中落实,所以,高校应为大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一方面,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社团的积极作用,开展就业创业的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以社团组织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并通过社团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鼓励,获取更多的创业经验,这样才能体现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加强创业创新精神的宣传,鼓励大学生通过假期社会实践这一大平台,积极探寻创业机会。

五、结语

伴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已成为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这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而且也能为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高校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策略,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以便更好地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融合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思想与“剑”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融合》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