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活动的育人价值及其策略分析

2021-11-22 09:46王晨馨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6期
关键词:社团育人价值

文/王晨馨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教育的一种主要教育模式,对高校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就当前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社团的育人作用,许多高校加大了对学生社团建设的投入,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社团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

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应以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为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积极地激励学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充分发挥学生活动育人的独特价值。学生社团是一种群众性的学生组织,它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自发地、自愿地组成,并根据其章程开展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

一、学生社团活动的育人价值

(一)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有效地开展学校社团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学校社团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喜好来进行选择。在社团共同活动中,学生可以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同时对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认识。这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塑造,可以帮助他们对社会和生活形成正确的认识,保持坚强的意志和品格。与此同时,在学校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与同伴相互切磋技艺,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相互学习,这有利于社团成员的共同发展。在相互交流的背景下,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丰富,彼此之间的友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另外,学校社团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使他们对自我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树立起自信心,恰当地面对他人的认同,学会面对和接受现实,进而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

(二)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不同的学校社团活动在学生发展方面所表现出的育人价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可以形成合力,在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体育社团当中包含了各类体育运动,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帮助他们缓解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压力。在艺术类的社团中开展多样化的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能力,这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科普类的社团包含了各种科学活动,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学习,形成科学的精神和创新能力。环保类的社团活动则会定期开展各种环境保护教育活动,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起保护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他们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志愿服务类的社团则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以此来使学生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

自治能力指的是一种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它是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当中一种重要的能力,能够帮助他们约束和规范学生。自治能力需要在活动和实践当中培养。学校社团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其重点是组织内成员的自我发展[2]。在社团活动当中,学生可以自主地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实施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与此同时,这些社团的管理者也都是学生,他们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社团章程开展管理活动。由此可见,在学校社团活动当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指的是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能力,是学生在相互交往过程当中形成的。在学校社团当中,学生基于平等自愿的原则参加和组织,同时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活动。学校社团活动具有民主的氛围,学生能够在活动当中掌握合作交往的技巧。与此同时,许多社团活动都打破了班级和年级的限制,这进一步拓展了学生之间合作交往的范围。在学校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与拥有相同特长和兴趣的人进行交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与不同人群进行合作和共处的方式,能够掌握与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进行交流的策略。

二、学生社团活动的育人价值的发挥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合理配置资源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校社团活动的育人价值较为明显,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路径。为此,高校应重视学校社团活动的建设和组织,将多样化的社团活动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同时,也要基于社团建设情况,对发展的目标和模式等进行顶层设计,通过分类指导与积极管理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社团的类型和特征,探索资源配置的方式和资源管理的模式。比如对专业学术类的社团,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同时还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供社团开展学术研究使用。而对志愿服务类的社团,则需要由学校团委进行统一管理,在有效策划的基础上与相关行业和部门广泛联系,确保公益活动开展的成效,在帮助学生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提升学校在社会当中的形象。

(二)创新内部管理,增强凝聚力

在学校社团发展以及社团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效的内部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应加强对社团的领导,做好必要的管理和指导。首先,在社团申请注册的时候,学校团委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尤其是要对社团教育价值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进行审核。只有那些能够凸显育人价值的社团才能被批准注册。在这之后,学校还要对社团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组织结构提出要求。其次,要重视对社团内部组织机构的建设[3]。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社团联合会来协助团委对社团事务进行管理,针对学校社团活动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再次,还要安排专业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老师担任学校社团的指导教师,提高社团的专业性和开展社团活动的有效性。最后,要建立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形成富有学校和地域特色的社团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针对学生入团、经费使用以及活动开展等构建起完善的管理制度[4]。

(三)拓展活动平台,完善发展机制

在教育环境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背景下,学校社团也要不断完善,在发展方向、运行方式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动态化调试。在此过程中,学校要对社团活动的平台进行拓展,同时促进社团发展机制的完善。首先,学校需要实行宽松、积极的社团合作方案。使不同种类、不同学院的社团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尤其是对那些规模比较小的社团来说,自身的资源是有限的,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扩大社团的影响力,使社团成员能够相互学习和共同交流。其次,学校还要为校际社团之间的合作创造机会[5]。在元旦等重要节日时,可以邀请其他学校的社团共同参与社团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打造社团文化品牌。最后,学校还要创造社团与社会相互联系的机会,鼓励更多的学生将学校的社团活动作为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平台。在社会活动当中利用丰富的资源来实现自我完善,这也有利于社团内涵的提升,更能体现社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社区等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场地。

三、结语

在新时期,学校社团是教育改革理念的重要实践载体,同时也是课堂教育的延伸。为了将其育人价值展现出来,学校需要加强对学校社团活动的规划,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为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创造条件。研究发现,学校社团活动可以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合理配置社团资源,同时要创新社团内部管理,增强社团的凝聚力,不断拓展社团活动平台,完善社团发展机制。

猜你喜欢
社团育人价值
缤纷社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一粒米的价值
K-BOT拼插社团
“给”的价值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