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研究

2021-11-23 05:47张肖
就业与保障 2021年8期
关键词:毕业生人才农村

文/张肖

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指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将广开就业门路,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重要潜在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学生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中,为乡村振兴提供智慧和力量。

一、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的意义

(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新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据推测,2021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900万人,达到909万人。受外部冲击下的周期性因素、经济结构调整因素,还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因素影响,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就业创业机会大量增加,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不仅能大大地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还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短缺难题。

(二)促进乡村振兴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中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乡村振兴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还要留得住青年人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强农村美、实现农民富。

二、制约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的因素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对于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毕业生是否愿意到农村就业创业,受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一)个人因素

新时期,大多高校毕业生依然选择留在城市发展。《2020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从高校毕业生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的首要选择。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行合理的规划,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不明确,还有一些学生盲目追求和攀比工作环境优越的岗位,存在“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乡下一间房”的错误就业观念。

(二)家庭因素

受社会观念的影响,多数家长希望子女在大城市找到一份体面、收入稳定的工作。如果在农村就业创业,他们可能觉得没有面子,不予支持,并给予一定程度的阻挠。另外,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在一定程度上会遭受社会就业歧视,社会舆论压力较大,使得大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创业与就业[2]。

(三)学校因素

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受市场导向越来越明显,关于农村发展培养人才方面重视力度不够。职业规划课程教学中缺乏专门的农村就业知识教育、农村就业政策和农村就业创业优秀案例宣传,对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引导力度不够,缺少劳动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农村基层就业的技术能力。

(四)政府因素

目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渠道仍以“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等政府主导项目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导致参加农村建设的大学生大多只关注村官计划等政府项目,而不关注其他就业方式。虽然各地政府出台了各类政策,但是具体出台的各项政策对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的帮扶力度不大。同时,农村创业环境相比城市来说还是较差,交通不便,针对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孵化和服务平台较少,因而不能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的对策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农村要想留住人才,留住大学生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对策。

(一)从个人层面

党中央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大学生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关注乡村建设与发展,积极为乡村发展提供智慧与力量。因此,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服务乡村发展的意识,在校期间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本领,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二)从家庭层面

政府应在农村开展有关乡村振兴和返乡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转变农村居民传统观念。父母们应摒弃对于农村就业的偏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子女目前的就业形势,要看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前景。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深化推进,乡村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巨大,就业和创业前景越来越好。父母们通过与子女的良好沟通,了解子女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能力,支持其在农村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华,努力成就一番属于他们的事业。

(三)从学校层面

1.树立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意识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避免出现攀比、盲从等错误心理。同时,高校应多组织“三下乡”等农村实践活动,增加大学生与农村接触的机会,帮助大学生了解农村未来发展前景,让学生正确认识新农村。还可以让在农村成功就业和创业的校友现身说法,感受榜样的力量,努力营造有利于乡村就业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从而鼓励和引导这些学生到农村积极就业创业。

2.增强农村就业创业能力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地方高校应在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高校要转变观念,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完善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深入乡村进行调查研究,立足于农村所需人才,对口培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农村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的开发和经营来实现农村就业和创业。

(四)从政府层面

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问题,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拓宽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渠道。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保障体系,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人居和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吸引力。政府更应加大对乡村就业和创业大学生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生活补贴、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资待遇激励、金融信贷、税收优惠等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就业创业提供针对性就业创业帮扶。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领导,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乡村激励约束”。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体,深入宣传党和政府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鼓励地方建设返乡入乡创业园和孵化实训基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训。中央财政将通过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予以支持,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项目、咨询等信息服务,对其中有贷款需求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助等。通过设立更多的农村创业政策体系,对高校毕业创业的学生给予帮助,对在农村创业学生实施税费优惠,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创业。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高校毕业生、家庭、高校、社会等多方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力配合,推动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引导大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让高校毕业生在乡村振兴中有为有位,成就一番事业。

猜你喜欢
毕业生人才农村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