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2021-11-23 05:47韦岳韦茂贵
就业与保障 2021年8期
关键词:团员青年团干部农村基层

文/韦岳 韦茂贵

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农村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和载体[1],是联系农村团员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应立足农村工作实际,发挥团组织优势,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当前,共青团事业发展面临着新挑战,共青团建设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团县委以下基层组织[2]。

一、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团员青年大量外流,村级团组织存在“空壳”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多数农村青年纷纷选择外出就业或深造。相比之下,村级团支书工作和生活在基层,条件艰苦,所获得的待遇报酬与在城市奋斗的同龄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村级团支书普遍流动性较大,甚至长时间无人在岗,虽然各村都建立了团支部并配套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未得到有效执行。部分行政村团员数为个位数,个别团支部甚至找不到团员,农村基层团组织成了“有组织、无青年”的“空壳”组织,由于没有团员青年参与,严重影响了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基层团干部身兼多职,对团的工作缺乏热情

目前,乡镇团委书记大多由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高的年轻干部担任,是当地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因此,乡镇团委书记普遍身兼数职,主要精力用于从事当地党委和政府安排的任务,普遍工作忙、任务重,投入到团的业务工作精力有限,对团的工作缺乏热情,对新形势下基层团组织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力度不足,对基层团组织的软弱涣散、凝聚力不足、组织运行不规范等问题整改未能常抓到底,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难情绪。

(三)团员思想观念变化,工作方式老旧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代青年的成长环境已不同以往,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呈现多元化发展,受文化程度高,但由于缺乏社会历练,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缺乏鉴别能力,容易产生片面理解。在社会环境发生复杂变化的情况下,部分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日常工作没能跟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一些农村团干部对团的工作缺乏激情,被动应付,工作方式仍以开会动员为主,方法陈旧单一,活力不足,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

(四)保障工作不到位,活动难以开展

党建带团建未得到有效落实,农村团建工作呈现边缘化的趋势。当前,基层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主要是综治维稳、脱贫攻坚和重大项目建设等,基层党委对团的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在纷繁复杂的各项事务中忽视了团的工作,团的工作经费、阵地建设未得到有效保障。基层党委对团建工作的重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团干部的工作信心,这也是导致村级团组织活动难以正常有效开展、团组织对团员青年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逐步弱化的原因。

二、原因分析

(一)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基层团建工作重视不够

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个别乡镇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未能把团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在年终工作总结时对团的工作选择性忽略,领导班子对团的工作关心过少,党建带团建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严重挫伤了基层团干部的工作信心;二是团干部兼职过多。基层工作既有发展经济的压力,又有维护稳定的压力;既要应付上级的考核,又要回应群众的期待[3]。在任务艰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基层党组织给团委书记安排布置了大量的党政中心工作任务,导致团委书记对团的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业务钻研不透;三是对团干部的培养重视不够。基层党委在对团干部进行评价和考核时,未考虑到团工作的独立性,仅以完成党政中心工作的成效来看待团干部,存在重业务轻团建的倾向。

(二)农村团员及团干队伍先锋意识淡薄

一是团员组织观念淡化。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当代青年面临着多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一些青年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组织观念淡化、价值取向功利化,认为参加团组织的活动受益小,有的团员以工作忙、没兴趣等为由拒绝参加团的活动。与此同时,当代青年普遍获得良好的文化教育,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创业致富成为很多农村青年的人生奋斗目标。二是团干部综合素质较低。部分行政村随意安排一名村委干部兼任团支部书记,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偏低、活力不足的问题,加之年龄较大,精力分散,不能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特点,不能找到有效组织动员青年服务乡村发展的方式方法,主观认为团的工作可有可无,缺少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农村青年游离于团组织之外。

(三)团的工作经费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一是活动经费得不到落实。由于基层可支配收入较少,在制定乡镇年度经费预算时,未将基层团委工作经费列入,加上农村团员普遍外出,团费收缴困难,上级团委拨付给基层团委的工作经费有限,根据“三会两制一课”和团费收缴制度要求,基层团组织要定期组织支部团员开展主题团日等活动,由于没有活动经费支持,一些活动制度形同虚设。二是团干部经济待遇较低。根据现行村干部工资标准,村团支部书记只能领取半额村干补贴,与外出务工或创业相比,工资待遇较低,报酬和补贴较少,致使团干部对团的工作缺乏热情。

三、对策建议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强化对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视

“党建带团建”是共青团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必由之路。基层党委要提高对团建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要将团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工作专项绩效考评,纳入年度党建工作重要议事议程,建立党团共建制度,将团建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评定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内容,定期听取基层团干部工作情况汇报,及时探究解决基层团组织推进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团干部开拓创新、担当实干;其次,要为基层团干部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和机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各级各部门为推进新时代农村发展,制定出台了系列的优惠政策,开发了一批村级公益性岗位,如村级扶贫信息员、护林员、协管员等,因此,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按照“人岗匹配、便于工作”的原则,为村级团支书提供兼任公益性岗位的机会,既能让村级团支书在多岗位历练中增长才干,还可以通过兼任职务提高工资待遇,稳住村级团支书这支队伍。

(二)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齐基层团干部队伍

基层团干部是农村基层团组织的“领头雁”,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质量。为此,首先要选优配强基层团干部队伍,要重点从“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选出政治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党员和团员进入村(社区)团组织班子。其次要加强对基层团干部教育培训,各县级团委要结合实际,制定基层团干部培训计划,确保基层团干部轮训全覆盖,如借助“青春引擎”培训班、“行政村团支部书记岗位实践能力大比武”等载体,帮助基层团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掌握最新工作方法。

(三)创新工作载体,提升服务能力

作为党联系青年群体的枢纽,立足青年所需,更好满足农村青年的多样化需求是农村共青团组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各基层团组织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年工作的新变化、新形势,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枢纽作用,主动对接相关行业部门,为农村青年提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技术支持、青年导师结对帮扶,广泛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活动,为团员青年提供学习、就业、交友等多方面的服务,吸引更多团员青年参加团组织的活动,以此提高团组服务青年的能力,增强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推进网络建团,凝聚团员青年

针对当前农村团员流动性大的现实,农村基层团组织要创新凝聚青年的工作载体,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加快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一方面,利用“智慧团建”系统规范基础团务工作,及时做好团员信息录入和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解决学校团员毕业后流向社会“失联”的问题[4];另一方面,各行政村团组织书记要组建大学生、团员青年、青年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青年等四支骨干队伍的媒体联络体系,积极与团员开展互动交流,引导团员青年在互联网上正确发声,使互联网成为团组织和团员青年沟通联系的有效载体。

猜你喜欢
团员青年团干部农村基层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严管优出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如何创新基层团员青年工作
团员青年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用新媒体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
开卷
团干部须有5种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