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规划研究

2021-11-23 05:47张文娟
就业与保障 2021年8期
关键词:技工十四五校企

文/张文娟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描绘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特别强调了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此外,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

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工人才的摇篮,校企合作是培养技工人才的重要手段[1]。为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再上新台阶,下文将从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以及技工教育面临的发展形势出发,从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分层进行规划研究。

(一)发展现状与问题

目前合作模式主要是校外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学生就业、订单培养、车间进校以及对外培训等[2]。合作单位涉及全国各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类大中小型企业。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技工院校正视和改进。

1.机制与相关政策问题。国家虽然有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的号召,但落实到具体实施层面却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指导。就学校和企业而言,政策保障同样不健全,技工院校现有合作项目的管理依据均为合作协议书,并没有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

2.参与企业的规模与积极性问题。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数量有限,部分企业积极性不高。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由学生顶岗实习带来的安全风险;实习期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还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部分学生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得不到社会的认可[3]。

3.生源与社会认知问题。从生源情况来看,全国初中毕业生总数呈连年下降趋势。从普高招生与中职招生所占比例来看,由于家长对普高的偏爱,普高招生数量不减,致使普高招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大。中职招生的生源质量和生源数量对校企合作都带来负面影响。

4.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基础课教师市场意识弱,接受新思想速度慢,工作效果不理想;部分专业教师课程改革的意愿不强,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技工院校教师队伍成长进度参差不齐等。

5.实习期间暴露出的教育问题。实习期间暴露出学生专业知识比较差,缺乏自学能力和自学意愿,技能水平相对较弱,很难达到顶岗实习企业的要求;学生在实习中自我管理能力欠缺,达不到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随意离岗离职,时有出现集体不打招呼就离职的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6.技工院校对实习学生的管理问题。技工院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使学生在实习中自由散漫,从而具有较高的流失率。学生从企业阶段性工学交替结束返校后,部分班主任反映学生很难管理,还有流失退学的现象。

7.“订单班”培养产生的心理问题。订单培养的部分学生有优越感和“保险箱”的感觉,上进意识和危机意识欠缺;“订单班”班主任管理困难,学校考核评价方法无约束力。

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企业与校企合作的进程,使校企合作难以广泛、深入地开展。

(二)面临形势

1.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变小。多年来校企合作一直是技工院校的亮点,职业高中、中专、高职等参与少。但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其他职业院校也意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合作模式更多、合作范围更广,但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可分到的蛋糕日渐减少。

2.技工院校师资队伍薄弱。技工院校师资相对缺乏,现有教师承担着比较繁重的任务量,自身没有时间精力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更别说亲自到企业进行实践,加之缺乏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导致开展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受到诸多阻碍。

3.校企合作的反思与改善较少。校企合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须改善,而学校和企业之间由于各自时间、工作难以统一,使得校企合作沟通不顺畅,很少召开反思总结会议,以至于学校缺少关于校企合作开展情况的具体了解,对实际实习中发生的问题一知半解,进而影响了下一个阶段教学、管理的改进、实施,甚至会直接阻碍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规划研究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发展道路。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为企业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急企业之所急是学校的指导原则。学校要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并与本地内外优质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及时沟通原则。校企合作实现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淘汰。学校则可以根据企业的反馈结果,对照留用及淘汰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能力的稳步提升。

3.统一管理原则。校企合作期间,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在校学生和企业的预备员工,因此校企合作是企业与学院之间的双向互动,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考核。

4.深度融合原则。校企合作逐步深化,除定期接受学生校外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外,还要积极开设“订单班”,邀请企业帮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教材、设计教学过程,邀请技术人员到学校任兼职教师,派教师到企业带队管理进行企业实践,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三)具体措施

1.机制建设与目标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即以发展前景好、管理科学规范、技术力量雄厚、岗位与专业对口作为企业选择的标准,设定每年每个专业开发校企合作企业的目标及合作程度,有条件的教师可自行选择实践的企业及实践次数,并将此纳入到学校、系部、个人的年度考核中,并与绩效挂钩。

2.继续现有合作模式,开发新型合作机制。继续“订单”合作模式,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订单”协议,按照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合的思路,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合。并在现有合作机制的框架下,进一步延伸拓展,开发新型合作机制,例如设定定向委培班、新型学徒制等。

3.完善工学交替“学分制”与就业跟踪服务。学分制能够为企业优先录取提供基本考核标准,强调企业录用时与学生学分挂钩(含综合测评)。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灵活性。

完善学生的就业跟踪服务,实现安置与跟踪相结合、回访与开拓相结合的就业服务。以班主任、就业科为着力点定期与企业、实习生、毕业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工作状况和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了解企业满意程度和对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考察并开拓新的优质企业。

4.成立专业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结合学校专业设置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能工巧匠共同组建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企业专家实践访谈会,积极举办企业新产品、新工艺的编制加工等系列活动。

5.合作建立校企职工培训基地。根据各类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训方向以及技工院校教师的培训需求,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模式的职工培训基地,一方面是参与到企业独立设定的职工培训基地中去,另一方面是承担与学校相同工种的企业职工培训或比赛,做到资源整合、高效利用、开源节流,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

6.建立企业调研机构机制。采取不同的调研方式,如本地调研,即保留现有合作企业,每年新开辟本地代表性企业两到三家。外地调研,则是每年调研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企业三到五家。在总体的专业发展方向下,调研相关相近专业,结合就业情况确定调研内容,拟定招生及合作专业。

7.定期举办校企联谊会。学校每年举办校企联谊会,并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做企业家专题报告会,让“校企合作”的友谊更深、感情更浓;让企业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学校的诚意;让教师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企业发展的日新月异,让学生能够真切地了解到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期盼。

8.持续跟进、深化改革。要根据校企合作开展过程中的状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要根据校企合作后的成果,以系为单位,进行课程开发研讨,完善专业与课程建设,深化专业与课程改革,开设新专业,开发新教材,真正使校企合作成果落地开花,并在教学中流通起来,打破教学和实践的壁垒。

9.考核评价、赏罚分明。在每学年的年末时,学校应采用分档考评的方式,对各系部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实行考核,对照校企合作目标,由企业和学校有关科室综合评定各系部学生的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次,对考核优秀的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同时表彰、奖励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表现优秀的教师与学生。

猜你喜欢
技工十四五校企
从技工到英雄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