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视角下高校二级学院就业工作方法探究

2021-11-23 05:47刘增洋岑健宋海鹰李静彭坤
就业与保障 2021年8期
关键词:考研就业指导毕业生

文/刘增洋 岑健 宋海鹰 李静 彭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做到准确研判,提前规划,主动分析形势,积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毕业生、教师、企业、校友的力量,做到“六个坚持”,扎实做好服务,以生为本,切实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保证就业工作顺利进行,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一、坚持统筹推进,走活就业“一盘棋”

以高校二级学院为例,学院要高度重视,主动部署,统筹推进,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定期根据就业形势讨论形成专门的就业工作方案[1]。学院就业工作小组采取分层架构,分工明确,上下联动,形成全院就业工作合力,共同打好就业工作组合拳。学院党政领导抓方向、作决策;教师层面,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两条主线,发挥辅导员就业指导的优势服务学生就业,发挥教师与企业联动的优势推荐就业信息。建立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在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的同时,协助辅导员做好对学生的政治关怀、工作学习关怀、情感关怀、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关怀,可动员全院教职工利用自己的企业资源和毕业校友资源,积极搜集就业信息,积极推荐学生参加企业招聘;学生层面,整合学院学生就业组织、班级就业委员、助理班主任、同级同班同宿舍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四种学生力量,成立一支专业性强、战斗力高的就业助力团,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服务保障,发挥前辈的引领带动作用。

二、坚持思想引领,筑牢人生发展“压舱石”

学院要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毕业生就业工作全过程[2]。可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云升旗、云班会、主题团日、毕业生年级大会、书记院长思政第一课及“一对一”谈话等多形式多渠道,及时宣传党和国家为应对疫情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激发毕业生与国家共命运的家国情怀,让毕业生充分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以积极的心态共度时艰,深化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3]。在引导学生到基层军营锻炼方面,学院要重视“云阵地”精准供给,重视将思政教育融入就业指导教育中。学院可通过思政第一课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从维护国家安全、响应国家召唤的角度广泛动员,鼓励毕业生踊跃参军,并对参军的各项政策进行解读,引导毕业生把握时代机遇,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让个人成长与新时代同心同向同行;学院也可及时开展以“认清形势,把握机会,主动就业”为主题的就业指导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理性面对疫情下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摆正心态、调整预期、主动出击、先就业再择业,到基层军营建功立业。应届毕业生参军入伍是个人优选。此外,毕业生可以通过考取军校、保送研究生、还有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招生计划等实现学业方面的进一步深造;在职业发展方面,可在部队考取军校或提干,服役5年以上的可以参加公务员定向招录;退役后创业的大学生,还提供个性化创业培训、提供创业场所,税收减免等;服役期满,还可享受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大大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与个人经济压力。

三、坚持主动牵线,搭建用人单位“云桥梁”

学院需以毕业生需求为导向,网罗就业资源,整合、更新、运用近五年用人单位资料库,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并通过企业、家长、校友、教职工多渠道获取招聘信息,根据毕业生求职意向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毕业生邮箱等多渠道第一时间传递到所有毕业生,并通过网络平台向全院校友发布推介信息[4],进一步拓宽就业信息来源渠道,形成就业信息来源广、更新快、推送精的工作机制。学院结合毕业生情况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沟通,积极推荐用人单位参加学校举办的线上招聘会,促进企业有的放矢发布招聘简章。而在“云招聘”成为常态的当下,高校辅导员要提醒毕业生从正规网络招聘服务机构获取招聘信息,尽可能多了解应聘公司及岗位信息,多方合力帮助毕业生找到称心的工作。对于想要出外实习但又与校外实习规定相冲突的毕业生,学院做好学生教育引导的同时,要注重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争取用人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也可以进一步化解毕业生的焦虑和担心。

四、坚持摸清底数,确保就业服务“深细实”

为确保就业工作精准施策,学院要建立以辅导员为主,班长、就业委员、助理班主任为辅的网格管理体系,在问卷调查、定期谈话、了解毕业设计、就业进展的基础上[5],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每周更新,精准掌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需求,扎实做好就业意向统计分析,动态了解收集每位毕业生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深挖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做到帮扶有底。注重就业迷茫毕业生的心理疏导、求职指导和推荐等工作,减少学生就业压力和焦虑情绪;加强专业联动,根据专业特色、签约情况,推送网络学习平台,为毕业生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提供快捷、高效、优质的“云”就业指导和服务,推送简历指导、职业匹配度分析等“春招”线上就业指导资源。学院还要及时为毕业生“云办理”政审材料、出具成绩单等各项就业服务。

为精准指导毕业生考研,学院可建立考研导师制度,将有意向考研的学生按照考取的院校进行分组,聘请青年博士教师作为考研小组的导师,并通过线上线下、考研导师见面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6]。导师与考研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对学生的专业选择提出建议,帮助学生制定考研学习计划。同时,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学院应该及时召开调剂咨询和指导会,对如何寻找调剂单位、复试基本要点、复试准备、复试流程、面试必备要点等方面给毕业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帮辅。

五、坚持重点关注,打通困难群体“暖心路”

学院以解决个体学生的就业问题为突破口,每周动态摸查、准确掌握就业困难学生情况,实现有效帮扶。建立学业困难、少数民族、建档立卡、就业能力困难数据库,建立以主管学生副书记对接的“就业能力困难学生群”和教学副院长对接的 “学业困难学生群”,对就业困难学生逐一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实施“一人一策,跟踪指导,精准发力”的就业指导模式,细化个性化精准帮扶和指导,优先推荐和个别推荐相结合推送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机会,搭建就业平台。

六、坚持文明离校教育,增强毕业生对母校认同感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把“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到新生入学到毕业生离校的每一项工作,用责任、真情和真行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学院可组织党员先锋队自发为毕业生搬运离校行李,全院教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同向发力,用心用情用行保障毕业生返校离校工作扎实推进。为营造温暖的毕业氛围,学院可精心设计毕业生返校离校工作每一个环节,将点滴关爱融入每一次服务,将教书育人融入每一个细节。例如,为毕业生精心特制礼品袋和笔,以“一人一笔一袋”方式发放毕业生礼品和资料,袋上信息由辅导员亲笔书写;制作带有时光痕迹的毕业视频,记录毕业生大学四年的足迹,四年的故事充满了满满的青春和回忆;布置了寓意毕业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勇攀高峰、追逐梦想的百步梯;设计寓意无论走到多远,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能回忆起来自教师的祝福,设置毕业生留言板、教师寄语墙、励志彩虹路、梦想号车票等打卡点;举办充满仪式感的毕业证学位证颁发仪式,向每位毕业生赠送现场打印、盖有学院毕业生专属印章的学位授予证照和剪辑好的小视频,为毕业生留下温存的毕业回忆;走访宿舍看望学生,与学生进行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学生的路途情况和就业情况,叮嘱学生要做好个人防护,遵守校纪校规,激励每位毕业生把最美的青春回忆转化为奉献社会的不竭动力。

总之,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高校二级学院应发挥主体作用,在高校统筹安排和有力指导下,继续开拓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减少变量,充分利用各类平台,持续加强就业指导和思想引导,有序推进各项就业工作,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强大的保障。

猜你喜欢
考研就业指导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