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园林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2021-11-23 05:47张小琴
就业与保障 2021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园林职业

文/张小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专业人才对于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英语的职业应用能力均具有较高要求[1]。为了满足当今园林专业人才的高要求,需要对高职园林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改革,以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园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园林专业英语职业能力分析

英语课程是高职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教学基本都是以听、说、读、写为基本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习包括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在内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英语的阅读、写作能力以及英语语言交际能力[2]。另外,教学内容还应该涉及关于园林专业的国外设计案例或专业名词等,使学生能够掌握专业英语基本词汇、基本表达方式,能够运用园林专业知识和英语综合理解园林专业的英语原文,并且能够根据给定的园林情景进行英语对话,进而增强园林教学的专业性。总之,我国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仍需以加强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中心指导思想,着力培养高职园林专业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技能,进而提升园林专业毕业生在职业选择和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职园林专业英语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高职园林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而言,很多英语课程教学教师对于园林专业的职业能力并不了解,缺乏对学生英语的职业能力培养,并且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差、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较低。此外,高职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仅仅是为了通过学校考试或者英语等级考试,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偏低[3]。高职园林专业英语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观念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仅仅是作为基础课程,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师生的教学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是为了通过课程考试和英语等级考试,忽略了学生英语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4]。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观念落后,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对于英语实践能力的忽视,完全违背了高职人才培养的宗旨。

(二)教学内容缺乏专业特色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选用的教材与专业脱节,教学内容缺乏专业背景,使得专业性并不强,使得目前高职园林专业英语课程与企业实践要求相脱节。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而进行教学,显然无法与行业发展变化、新时代高职学生的认识特点相符合。比如高职园林专业的英语教学内容局限于英语教材,并没有涉及园林专业知识,缺少培养学生在园林专业英文文章、标书、设计标准等方面的阅读表达和书写能力。

(三)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传统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仍然沿用黑板粉笔、PPT课件式的被动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英语单词、语法、句式等,甚至口语、写作等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建立在学生记忆固定模板、固定句式的基础上,很多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尚浅,更谈不上对于英语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也成为目前制约着高职园林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四)教学评价标准不合理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基本是沿用了初中、高中的英语评价标准,只是通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来衡量和评价学生对于英语知识学习和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实践运用能力的方面的考核却并不涉及[5]。传统的考核评价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考核内容也基本是锁定在单词、语法、句式、翻译和写作等方面,忽视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考核,并没有让学生认清英语学习的意义和用途,久而久之,使得很多学生逐渐丧失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改革途径的选择方向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园林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到园林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毕业后所可能从事的专业领域、岗位情况等,结合英语课程内容特点进行教学目标的确立、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学模式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科学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才能实现高职园林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之目的。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园林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以能力本位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园林专业的特点。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进行高职园林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更新观念,以园林专业岗位需要和职业需求为导向,将英语语法、英语单词等基础知识转化为园林专业英语的阅读、书写和交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专业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在高职园林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中,需要根据园林专业特色、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同时也要根据企业实际设定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达到相应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二)师生角色的转变

相对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而言,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高职英语课堂中,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会扮演多种角色,会成为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引领者、课程内容分析者和重构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科学评价者、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促进者、教学的反思者或是终身学习者。因此,在高职园林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园林专业知识,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园林专业的工作实践中运用英语交际能力以实现自我提升。

(三)教学模式的重构

传统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课堂显然无法适应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根据园林专业特点重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模块化教学,将园林专业内容与英语教学相融合,根据园林行业具体岗位需求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模拟化的园林职业情景当中提升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和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特别是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构建新型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直播教学等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有效重构对于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具有重要作用,也逐渐发展为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另外,根据园林专业岗位实践需求创设阅读、写作、口语等课程模块,针对学生自身的英语知识和英语能力的弱点以及毕业后所可能、所期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开展英语能力的重点提升,从而促进高职园林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教学方法的变革

教学方法的变革也是充分体现园林专业的职业需求,将课堂教学职业化、课程内容职业化、学习方式交互协作化。例如,利用对话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沟通交流能力,针对阅读方面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园林行业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在专门性的听力训练中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运用能力,提升园林专业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并且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交流,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各类形式的知识呈现方式,让学生了解园林行业工作实践中英语的重要性和具体的能力要求,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五)教学评价的转变

在英语教学评价中要摒弃传统单一、片面的评价方式,而是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以园林专业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职业化评价机制、以证促学的评价方式、以赛促教的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方式以及动态发展的评价方式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教师、行业专家),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学习态度、英语理论素养、理论实践运用能力等)以及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现场点评、考试、英语实践能力等),科学的评价方式要充分反映出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英语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四、结语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深刻认识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并以此为目的进行高职园林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通过转变师生角色、重立教学目标、重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评价方法等,来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园林专业职业技能,为我国园林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英语交流能力的专业性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园林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职业写作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爱的职业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