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的研究

2021-11-23 05:47严雯婷
就业与保障 2021年8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政治

文/严雯婷

一、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一)高校党建工作一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

无论时代怎么改变,我们国家和党对于高校有关党的建设的问题都是很重视的,并且我国的各类高校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要开展在校生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好高校党组织良好的带头作用,这对于引领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并且大量的实践经验也证明,想要更好地在思想教育的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就要完成好党的思想建设。高校只有真正地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才能将党的思想根基不断地发展起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有牢固思想基础的党员团队,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应该和社会、政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办学方向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不断地向社会输出高素质的技能复合型人才。要想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应开展各项党建活动,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了党组织活动的有序开展

高校的党建工作实际上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思想方面的工作和教育,同时也包含高校文化建设、组织建设、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如果想要正常开展一些活动,只有在保证好工作开展到位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各项党建工作活动的有序开展,才能更好地保证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群体成员具有较强的多元性、独立性和可控性,在组织各种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就应将群体成员的这种特点很好地发挥出来,帮助高校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具有差异性

从实际出发,二者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便是这两项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概念,而在接受具体的知识内容后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高校学生的思想建设和引领需要以党的思想为主,因此,要坚定贯彻党的精神和政策,重点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充分体现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学生在参与党建活动的过程中,要更加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责任。

二、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中的常见问题

(一)高校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

二者若要相互配合,保证育人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那么这两项工作就应具备更加统一的形式,同时教育内容以及指导思想等方面的工作也要紧密相连。现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教育形式、内容以及指导思想等方面上,虽然这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部分,但是在本质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协同育人机制。针对这两项工作,高校通常都会设置不同的部门来负责,高校的组织部门主要负责思想引领、组织发展、考核监督以及学风校风建设等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所以负责这方面的教师和所在专业辅导员主要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双方会根据自己的教育计划来安排具体的工作,两者若想形成统一的协同育人机制也并不容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通常都是以课上教学的形式来保证教育目标的完成,主观上还是不够重视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2],在给学生教学时也都是参考学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成绩。还有一部分教师本身负责科研工作,他们不会再有过多精力去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因此,我国在教育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机制。

(二)教育队伍的建设效果仍需提升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都面临着没有形成较高素质的党务政工团队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对高校的党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教师在负责党务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其他方面的教学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同时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是有着很大难度的。高校的辅导员几乎都要负责引导学生的一些思想方面的问题,但是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大部分辅导员只是刚刚参加工作,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和班级的日常管理方面,在开展党组织活动时也是较为缺乏经验的[3]。一些专业课教师要同时负责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他们并没有问题,但是缺乏实践经验。他们不太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也就无法及时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由于教师的身份限制,学生对教师大多是敬而远之的,还有很多教师更加看重专业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对于党建工作往往都是一笔带过。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想充分地体现出学校良好的思想领导,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教育队伍,将这两项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保证教育目标的真正完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薄弱

现阶段,我国很多学校在思想教育方面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的一个显著问题便是高校往往没有很重视学生的思想方面的教育,而是更重视他们的应试能力。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足,几乎都是严格遵循学生的专业课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育人目标的,因此其中思想方面的教育就会很少。高校学生的课程教育中还没有完全融入这两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没有形成更加行之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当代大学生的大部分课时量都是专业课内容,思政课程的内容有着明显的减少趋势,因此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就更加困难。

三、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

(一)实现教育内容的协同化

如何在思想教育这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在组织各类教育活动的时候就要重视教育的作用。在这之中,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方面要相辅相成。要想保证两者协同育人目标的顺利完成,就必须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特点找到教学内容方面的共同之处,并且进一步地研究具体的教学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的协同化,从而保证协同育人目标的顺利完成。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在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将这一根本任务有效地融合进来,突出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另外,在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并结合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根本需求[4],从而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协同育人方式。

(二)实现教育主体的协同化

如果想从一个角度入手,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教育方面入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组织各类教学活动时如果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将各类因素有机地结合,这样可以使两者很好地相互补充、相互成就,对于实现两种协同育人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有两大教育主体,即教师和学生,教师主要负责主导、设计和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要设计科学的流程、优化现有的教育内容以及选择先进的教育方法等,其根本目的是要保证教育目标的完成;而学生则是吸收思想和知识的一方,他们在吸收和学习的过程中要更加地积极和主动,不但要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因此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应同时调动起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两方协调统一。

(三)实现教育方法的协同化

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适时吸收互联网和电子信息等先进技术,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方式,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满足学生更加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保证育人目标的顺利完成。可以根据现在发达的互联网来进行教育上的宣传,在这期间,教师不能忘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良好运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可以解决的方法,通过文章中所分析,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解决,这两者是整个工作任务中最重要的两个,在具体的工作中应针对两项工作协同育人中常见的问题,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并且科学合理的协同育人路径,从而提升高校这两项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