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2021-11-23 05:47钟玉君
就业与保障 2021年8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大学英语

文/钟玉君

就目前而言,很多大学生都会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学习,尤其是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使得高校在学科教育中更加看重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从当前语言学教学实际看,存在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太看重的情况,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英语词汇、语法等知识培养上,造成了学生在就业中难以体现出自身的英语交际优势,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1]。对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从就业视角进行改革创新,实现就业引导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并在英语教学中强化学生听说能力培养,使得学生能流利地用英语与人交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

对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师大多会以理论知识讲解为核心,强调学生的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理解,教学目标也定位在学生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上,在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培养上不太看重。而在市场上,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是可以灵活地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用英语表达自身专业优势[2]。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符合的情况,对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影响。鉴于此,在实践中,高校英语教学需要结合市场就业情况,进行优化调整,要进一步提高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当前就业市场进行调查可以发现,英语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很难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而英语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则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甚至可以进入到大型外企工作。所以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尤为关键,在实践中必须改变过去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以此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3]。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从学生就业的视角看,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顺利就业。首先,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有一部分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在英语教学中过于看重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培养,忽视了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培养,在评价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时,也是以最终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就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词汇、语法的应用上,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同时学生也会感觉课堂枯燥无味,学习热情不高[4];其次,课程设置存在缺陷。高校在开设大学英语课程时,更加看重课程的理论性,忽视了实践、应用型课程设置,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接触到的知识大多是英语理论,并不能灵活地应用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会以班级整体教学为主,难以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学习需求,不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这也会影响到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最后,英语教学中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忽视了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的创设,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途径进行,导致学生无法在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中进行互动、交流,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一)创新英语教学模式

在过去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会将教学关键定位在学生基础能力培养上,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没有跟上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及时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5]。在实践中,为了满足市场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就业需求,对学科教学进行科学规划改革,要将注意力从基础能力培养转移到学生英语应用技能培养上,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校期间注重英语应用能力的锻炼,便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工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的文化思想意识。同汉语一样,英语也是一门交流工具,学生需要在不断地应用中提高英语熟练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适当地引入一些英语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促使学生可以从英语国家的视角进行思考、交流,以此强化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

2.地位转换。大学英语教师要树立换位思考观念,主动地从学生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灵活地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体验环境,使得学生能在特定情境中敢于交流,促进学生交际能力提升。

3.增强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在自身兴趣的引导下更加积极地开展知识探究活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二)开发特色英语课程

大学英语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并且能流利地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契合自身专业发展需求。在实践中,为了进一步增强英语学科与学生就业的关联,要结合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结构、职业要求,对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岗位要求进行分析,对英语课程进行优化改革。教师可以结合岗位技能组织学生开展演练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英语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活动中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目标,满足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发展需求[6]。在教学中,教师尝试将技能标准、岗位要求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体系中,指引学生可以逐步适应岗位要求,并以此为依据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

在实践中,英语教师还需要充分把握英语学科的动态性,结合就业要求,逐步调整能力训练重心,促进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提升。高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针对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调整英语内容,将就业规划、就业指导适当地融入到英语课程中,构建知识、实践、能力一体化课程体系,使得传统的英语教学从过去的记忆性课程转变成操作型课程,这样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仅可以获取必要的英语知识,还能结合岗位情况逐步调整自身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三)调整英语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不仅是学生忙着就业找工作,很多企业也面临着职位空缺、高薪招聘不到优秀人才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原因在于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不对接。新时期下,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学生本身的英语能力对其就业情况会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高校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7]。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在传统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锻炼,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素养。此外,在英语考核中,也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按照卷面考试为核心的方式,要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为了强化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英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英语应用模拟活动,引导学生可以在各种语境下灵活地应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教师是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关键,为了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高校还需要注重培养英语教师的综合水平,要强化教师的英语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得教师可以更加轻松自如地用英语开展交际、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引导,以此强化学生的英语应用意识。

(四)构建职业化情景实践平台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学生建立相应的职业情景实践平台。根据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各种情景进行平台建设,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及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职业水平[8]。在实践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创设相应的就业环境,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培训内容,促使学生可以深度学习、应用英语知识。

此外,高校还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学生英语实践平台,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直接与企业进行对话,了解到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并针对性开展学习。结合英语课堂、生活需要和职业环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高校还可以发挥出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社会中实践应用英语知识,促进学生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实训教学,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让学生可以做到英语学习与岗位工作的良好对接,促进就业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加剧,职场对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就业的视角入手,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强化对学生英语听说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应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强化学生英语综合应用水平,使得学生能在就业中具备英语交际优势,提高学生就业率。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大学英语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