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武术健康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23 06:57董姝宏
武术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武术发展

董姝宏 郑 晨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1 “健康中国”背景下武术健康产业发展概述

2019年11月2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武术与健康分会主办的中华武术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旨在响应全民健身号召,倡导人人习武健身。大会提出科学兴武,量化健身,将人工智能捕捉和VR技术等应用到武术培训中。此外,大会还将在世界范围举办宣传武术健身推广活动、公益赛事等。目前,武术健康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涉及武术健康产业内容主要有武术健康服务、中医与武术养生、武术运动康复训练、武术培训与科技、武术公益赛事与武术健身活动等。武术健康分会正在落实一系列相关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的武术健康产业,正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走向一个日趋完善的发展轨道,“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武术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政策扶持。

2 “健康中国”背景下武术健康产业发展的机遇

2.1 新时代赋予武术健康产业发展新使命,但产业发展仍需紧跟时代脚步

我国已进入需求消费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3]“健康中国”理念的持续推进,武术健康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承载新使命。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不再单一被动的“存钱治病吃药”,而是更加注重“花钱买健康”。从这一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可以看出,人们更愿意主动积极的健康预防消费,增加对健康的投资,以健身、养生、健康为内容的武术健康产业无疑是符合国民消费观念的最佳选择之一。与此同时,国家和各相关部委为引导武术健康产业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指导文件。国务院46号文件中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强调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制定与实施也为武术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规划与支撑。随后,在今年11月2日举办的中华武术健康大会首次提出了“武术健康产业”的定位与“武术运动处方”概念,卫生、体育部门联袂力推武术健康,旨在推动武术运动发展,构建武术健康产业链,促进全民健身,服务于体育强国建设。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与推进,无疑给武术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条件,培育武术健康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发展繁荣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相关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统筹规划,加强政策落实效果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新时代给予武术健康产业发展新环境,但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占有率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动力机制将逐渐发生变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经济新常态下可持续健康发展。[3]国家政策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和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武术经济有望进一步激活,而现有的武术健康产业形态以武术培训、养生健康和全民习武健身为主,难以全面满足大众的健康需求。因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武术运动健康领域拥有较强的市场活力和较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激发武术健康产业内需潜力,增强产业发展内在动力,各地区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适应、掌握、引领新常态,促进武术与卫生、医学、科技、养老等相关行业良性互动与融合发展,使武术健康产业在促进经济转型的同时,成为助力全民健身,提升全民健康生活水平,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新引擎。然而,由于健康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人们在近几年才开始逐渐重视这一行业,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与健康意识的提高,武术健康产业势必会拥有较为广阔的消费潜力。

2.3 新时代予以武术健康产业发展新助力,但产业项目发展缓慢,仍不够成熟

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信息时代正迈向新的历史阶段,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正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公众的生活方式,而这些技术的运用也促使武术健康产业分工趋于精细化与专业化,促进武术健康产业更广泛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为消费者提供形式内容多样化、个性化的武术健康产品与服务,从而开拓武术健康产业的市场需求空间与发展方向。其中,网络教育、人工智能捕捉,VR技术、肌电技术在武术培训中的应用,推动了武术教学、武馆等培训机构以及大众习武渠道的优化和升级,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武术科学体系;武术与医学的结合,也将引领健康新风尚,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发展方式。然而,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科学技术为武术健康产业发展带来新助力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相关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缺失,阻碍了技术研发的效率;缺少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和连锁品牌,资金与持续性研发能力得不到有效保证,拖缓发展进度;相关技术在武术中的运用仍处于尝试和起步阶段,还不够稳定成熟,远远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普及。

3 “健康中国”背景下武术健康产业的发展路径

3.1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政策实施,积极引导全民习武健身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4]武术健康产业作为体育健康产业下的分支,其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向的,其培育与发展涉及到体育、文化、卫生、财政、规划等多个部门,仅靠单一部门是难以发展的,从大健康产业引导资金、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等相关健康产业扶持政策特点来看,应该加大对武术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明确提出对武术健康产业的发展规划,共同推进武术健康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是一方面,关键是要统筹规划,协调好各部门贯彻落实好已有的扶持政策,加大各类引导资金对武术健康产业的倾斜力度。同时,在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提出健康前移与康体结合的大背景下,强调人民要拥有高质量的健康生活方式,这就说明了运动与健康高度关联带来开阔的产业发展空间。因此,要加强武术健康产业规划指导,积极引导武术健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扶持武术、互联网和龙头企业,加快开发武术康复、休闲养生、武术与中医等特色品牌业态,形成武术健康产业链条,丰富健康消费端供给,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开展武术健身推广活动与公益赛事,促进全民习武健身,从而扩大武术健康产业的影响力,实现武术健康产业发展的提质增效。

3.2 创立武术健康产业品牌效益,强化文化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拥有市场,获得更高的利润与效益等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企业或产业经营所面对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就是品牌。市场经济的促使下,体育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品牌正是各行各业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式。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可以给中国武术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5]从经济学度来看,良好的品牌会让大众增强对其产品的认同感,在众多商品中优先选择该商品,从而提高商品交易量,达到盈利的最终目的。品牌的作用就是让更多消费者接受它、购买它。在武术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品牌的创立不仅要考虑其经济因素,也要注重它的文化因素,对于以武术为载体的武术健康产业而言,武术文化特色更是其发展中的核心力量。因此,要找到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产业的融合点,为武术健康产业的发展、人们健康生活需求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要提高武术健康产业中文化特色的影响力,加大产业产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让消费者对武术健康产业、产品产生信任感,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增强武术健康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3.3 培养复合型人才,丰富融合模式,推动武术健康产业多元发展

武术健康产业必须高度重视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企业要打造自身的高素质运营团队,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对现有员工的专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为员工提供充足的学习和成长空间。另外,高等院校需要加强体育学人才与管理学、医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交叉培养,优化课程培养体系,与健康机构、医疗机构、各级运动队、以及社区建立复合型人才实践基地,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丰富产业融合模式,将武术与中医、武术与传统养生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武术健康产业链,推动武术健康产业多元发展。“科学兴武,量化健身”,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捕捉,VR技术等应用到武术健康产业中来,构建武术科学体系,实现武术健康产业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推进武术健康产业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稳定。武术健康产业的发展是拥有巨大潜力的。在“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抓住每个有利时机,使中国武术经济价值、健康价值和文化价值合理地相互结合,以经济效益的发展推动武术健康产业、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健康产业在发展初期,出现的各种问题是难免的。只要我们能够及时科学有效地对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研究,就能有效保障武术健康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产业链条的正常运行。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武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武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