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视角下煤炭企业劳资矛盾调节研究

2021-11-23 12:57成俊彪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4期
关键词:劳资煤炭企业矛盾

成俊彪 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

一、煤炭企业的劳资矛盾与企业文化研究背景

我国煤炭企业是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投资或控股的企业,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同存在的经济形势。我国的煤炭企业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优势,煤炭企业内部形成了历史性的特点,行政化体系明显,煤炭企业职工“大锅饭”、“铁饭碗”思想严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着新的形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与市场体系越来越科学化。同时,全球一体化发展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等新的要求越来越多,加之,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对国资国企改革提出要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种形势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我国的煤炭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发展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煤炭企业也蜕变发展,不断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去,企业的用工问题日趋活跃。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因素对煤炭企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煤炭企业经过寒冬与低谷时期,收入下滑,管理成本增大,管理难度增加,煤炭企业职工在面对收入下滑,权益受损的情况下,消极怠工,不服从管理等,产生一系列的劳资矛盾。如何处理与化解煤炭企业的劳资矛盾,如何有效应用企业文化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成为摆在煤炭企业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正当处理可以有效化解矛盾,保证煤炭企业合理有序发展,给煤炭企业发展带来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劳资矛盾,则会为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对煤炭企业职工的生活、工作、心理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会对社会秩序与社会安定和谐带来负面影响。积极探索企业文化视角下煤炭企业劳资矛盾调节问题对煤炭企业职工、煤炭企业发展、社会经济前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理而论,我国煤炭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模式,在新环境新背景之下,煤炭企业经营模式面临着改变与创新,同样老旧古板,拘泥固有思路与方法的企业文化方法也不再能满足新的要求与新的环境。企业文化最初发源于西方国家,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如何对西方文化建设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建设属于自己煤炭企业特色与需要的企业文化,也是需要考虑与面临的问题。煤炭企业的劳资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二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到,部分在有机组合之后,组成的整体功能将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煤炭企业劳资矛盾处理与煤炭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二者如何在变革中有机结合,如何在创新中有机结合,发挥出二者的优势,同时发挥出大最大优势,在复杂的新的经济环境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促进煤炭企业良性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为煤炭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撑,这将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企业文化与煤炭企业劳资矛盾的联系

企业文化是煤炭企业中职工群体所普遍认同的,自觉遵守的一种行为方式与价值理念,一般表现为理念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在企业文化中以管理方式、行为准则、企业愿景与价值取向等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道德规范与传统文化的沿袭。而劳资矛盾是企业职工与企业的矛盾统一体,是职工的劳动环境与劳动情况,生命健康与对企业薪酬等问题的反映与矛盾关系。劳资矛盾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对于企业的发展与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煤炭企业劳资矛盾主要表现在贫富差距、管理矛盾、不公平与被剥削的心理以及信任危机等。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对煤炭企业劳资矛盾的缓解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让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引导企业劳资矛盾的缓解,让企业发展有一个良性氛围与良性关系,煤炭企业由于生产的特殊性,积极企业文化除了要包含生产与安全文化之外,还应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对于劳资矛盾的调节与研究。

三、追根溯源寻找煤炭企业劳资矛盾的诱因

煤炭企业的用工管理还不完善,煤炭企业长久以来是国营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发展优势,同样也有着很多的旧制度、旧桎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用工管理不科学的情况。劳动合同不完善,权责表述不清晰,导致企业不同职工在劳动环境与劳动强度上存在巨大差异,为煤炭企业的劳动、劳资关系埋下很大的隐患。

煤炭企业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体,担负着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重要使命。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了全新的面貌与全新的发展,我国的煤炭企业也面临着新的经济环境与经济影响因素,例如国资国企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改制等经济因素,对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一个企业内部不同人员巨大的收入差距和体现在吃穿住行等方面的落差,一旦超过了职工的心理承受范围,就会产生严重对立情绪,并逐步激化,影响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职工的利益诉求也会促使企业内部劳资矛盾的激化。行业和企业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煤炭企业中收入差距大、煤矿矿龄长、煤炭企业行业包袱沉重、企业职工收入下滑,不论是从劳动的强度,还是从收入角度来讲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加大了企业职工的不稳定性,这些都是造成煤炭企业劳资矛盾的原因。

四、企业文化对煤炭企业劳资矛盾的调节

煤炭企业职工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核心,煤炭企业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煤炭企业发展的前途与前景。煤炭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对煤炭企业职工进行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增强煤炭企业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煤炭企业职工对煤炭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创新进行保驾护航,以煤炭企业人的精神面貌为煤炭企业的发展增添力量。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煤炭企业职工为使命,德指的是道德教育,要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中的各个岗位职工进行爱国、爱企、爱岗的教育。提高煤炭企业职工的道德认知程度与企业归属感,加强对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知程度与大局意识,培养煤炭企业职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容到形式,从意识到行动,从量变到质变。才指的是煤炭企业职工的专业技术能力,对煤炭企业中各个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是企业前进的直接动力,技术能力的提高对煤炭企业职工与煤炭企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与煤炭企业劳资矛盾调节,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打造煤炭企业劳资矛盾调节与企业文化建设联动体系。要想成功实现煤炭企业劳资良性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就要打造煤炭企业劳资矛盾调节与企业文化建设联动体系,理清煤炭企业劳资的权责体系,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现代企业精神建设,合理布局各方面文化建设任务,打造煤炭企业劳资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首先,凝练国煤炭企业的现代企业精神是打造有机联动体系的基础与前提,凝练煤炭企业现代企业精神要从精神文化层面与物质文化层面两方面入手。其次,打造有机的联动机制要合理布局职能机构,从构建促进融合的服务机制入手,建立较强的执行力机制,从运作上保证二者的相互融合。

加强促进融合的两用人才队伍建设。要想促进国有企业劳资管理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就要加强促进融合性的两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性人才的招聘与选拔,突破人才制约的瓶颈问题,解决兼职不专业与“半路出家”的问题,可以通过市场化途径选聘专业的劳资管理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两用型人才,解决跨专业、不熟悉等问题。加强专业性的培训,让人才成为第一生产力,让人才促进二者工作的相互融合,发挥应有作用,促进煤炭企业发展。

找准有机结合切入点,搭建煤炭企业劳资管理工作与企业文化工作的融合平台。煤炭企业劳资管理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融合的切入点,就是二者的内涵价值观,在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内含中构建与公共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煤炭企业劳资管理工作中融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竞争意识与商业意识,融入含有国有企业自身特点的文化元素,加强国有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找准有力切入点,不断加强融合形成强大人文价值观,形成强大合力,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企业文化中渗透煤炭企业劳资管理与煤炭企业劳资合同制度。解决煤炭企业的劳资矛盾问题要以预防为主,同时要加强管理。在企业文化中渗透煤炭企业劳资管理与煤炭企业劳资合同制度是有效的契合点与切入点。从源头上消除用工风险,减少用工矛盾,可以有效避免煤炭企业劳资矛盾纠纷。用工合同以行政规定的形式加以实行,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与差异性,对于煤炭企业职工利益来说存在不佳的效果。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入用工合同的制度文化,使得二者可以有机融合,互相促进,让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可以随着企业文化建设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最终使企业形成合理的用工文化,让企业劳资管理可以随着企业文化得以推广与传承,有效融入职工的意识与价值观中,良性缓解煤炭企业的劳资管理矛盾。

加强企业高层管理与基层职工的沟通与协调,让企业的社会责任引领现代化制度管理。积极的企业文化建设包含着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作为国家经济基础型产业的煤炭企业,对社会要提供优质的煤炭产品与积极的社会公益力量,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绿色生态环境。让职工群体认识到社会责任感,拥有大局意识与企业归属感,是企业文化与煤炭企业管理需要实现的高度与目标。用企业文化来感染煤炭企业职工,用企业文化激励煤炭企业管理,用社会责任来升华企业文化,带动企业管理。同时,煤炭企业劳资管理者要深入职工群众中去,了解广大职工群体的诉求与愿景,解决职工群众的切实问题,加大沟通与协调力度,针对性地解决煤炭企业劳资矛盾与劳资问题,对管理层强化管理艺术,形成良好的沟通方式与科学的管理方式。

猜你喜欢
劳资煤炭企业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对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发展的思考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当代中国劳资伦理法律规制探讨
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