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模型构建*

2021-11-24 13:55陈建成福建厦门市松柏中学
教书育人 2021年28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培育指标

陈建成(福建厦门市松柏中学)

一、思想培育的相关概念

“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本研究把“思想培育”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深刻的、积极的、正向的意义。研究培育正确的思维,归纳思想培育的各种方式,最终达到形成强大而正确的思想模式,即为思想培育。

归纳总结体育教师思想,启蒙培训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的正向发展,促进初中初任体育教师形成强大而正确的思想模式,使其形成对于工作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为其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快速成长为优秀青年教师和形成良好的思想习惯打下厚实的思想基础。把初中初任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把初中初任体育教师的思想培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构建起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的模型,为学校培养优秀青年体育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二、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模型的构建

(一)初中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模型的设想

首先,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初始模型体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模型,必须基于学校整体体育工作的大局部署,因此学校体育工作的范畴是模型构建的基础和出发点。在此基础上,从体育各项工作内容背后,分析所应该具备的思想素养,提炼出培育模型的一级指标。其次,采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法,通过多轮函询来征求专家对一级指标的意见和对二级指标的建议,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最后确定本模型的指标体系。模型的研究设想路线为:学校体育工作的范畴→各项工作所应该具备的思想模型→一级指标提出→一级指标的专家测评→一级指标修改→二级指标确定→二级指标、测评、修改、确定→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模型确定。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研的专家成员主要是中学资深体育教师、教研员及学校分管体育工作的高层领导。

(二)初中体育教师工作范畴及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

根据调研厦门市中学体育教师工作范畴并结合资深体育教师、教研员和学校高层领导访谈的结果,初中体育教师工作项目主要包括:体育教育教学、运动队训练、监考工作、工会文体活动、运动会、德育工作、大课间、课余体育活动、体育教研活动、体育教师业务竞赛、工作态度等。由于每个项目的主要工作目标各不相同,需要具备的相应思维能力、思想认知各不相同:体育教育教学项目主要应具备备课意识、反思意识、安全意识;运动队训练项目主要具备务实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监考工作主要应具备本位意识、细致意识、责任意识;工会文体活动主要应具备参与意识、积极意识、本位意识;运动会项目主要应具备本位意识、专业意识、安全意识;德育工作主要应具备全员德育意识、补位意识;大课间项目主要应具备本位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课余体育活动项目主要应具备终身体育意识、启蒙意识、安全意识;体育教研活动主要应具备参与意识、追求成长意识、业务意识;体育教师业务竞赛主要应具备拼搏意识、业务意识、成长意识;工作态度上应具备认真意识、职业意识、奉献意识;其他还应具备的意识包括综合意识、高情商意识、正向积极意识。

(三)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模型

依据初中学校体育工作的范畴,按照模型构建的设想,本文初步提出初中体育教师思想培育的一级参考指标35项,经整合初步提出一级指标17项。17项一级指标经6位专家测评,修改确定了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19项。最终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及其对应的二级指标为:(1)备课意识(①备场地②备学生③备教材④备反思⑤集体备课⑥备方向);(2)德育意识(⑦有全员德育的意识⑧有补位意识);(3)安全意识(⑨技能课有安全意识);(4)务实意识(⑩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5)奉献意识(不爱计较、具有奉献精神);(6)团队意识(要有大局观、学校观、团结协作的精神);(7)成长意识(自我成长需要的追求);(8)职业意识(爱岗敬业、有教师职业操守);(9)拼搏意识(有竞争意识)。

根据培育模型,在对初任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侧重9种意识的针对性、启蒙培训。其中,备课意识、德育意识、安全意识是就体育学科专业技能层面而言的,备课意识是基础,德育意识是目标,安全意识是保障。务实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是就学校或体育学科工作而言的,学校以及体育学科的整体发展,要求体育教师需要具备务实的工作作风、服务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成长意识、职业意识、拼搏意识是就体育教师个人发展而言的,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的目的不单单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和帮助教师个人成长,实现自我职业价值。其中成长意识是初任体育教师追求自我进步的内在动力;职业意识是初任体育教师尽快适应职业身份转变、提升职业专业水平、支配和调控一切职业活动的调节器;拼搏意识是体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需要传输给学生的重要意识精神,是身为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思想品质。初任体育教师的思想培育可通过讲座、座谈、公开课、体育业务比赛、职业发展规划等方式方法进行,目的在于初任体育教师的业务提升和意识品质提升,最终培养具备优秀思想的青年体育教师。

三、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的建议

(一)加强重视,将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部署

各校要高度重视每位初任体育教师的思想培育,从政策制定、资金配比、工作规划等层面加强对初中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的投入。各校教科室、德育处、教务处应展开针对新入职教师的联合式培育模式,有针对全体新教师的培训,在培训中要加强思想教育。学校应重视学科思想培育工作后的评价和成果验收,必要时作为初任教师入职培训是否合格、试用期期满后是否可以转正的考核依据之一。

(二)专项培育,将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工作作为单项重点工程

思想培育有别于职业技能培训,应根据实际情况单列项目,作为重点工程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培育指导。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入理解“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全面深入初中体育学科的教育教学目的,了解自身职业工作的使命。最后,要在初任体育教师的培训内容上,独立地、有专项性地进行德育思想的培育,让初任体育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德育思想是一切实务工作正确运行的保障,要在工作过程中自觉培育身为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思想意识。

(三)丰富途径,将初任体育教师思想培育工作贯穿教师培训各环节

初任体育教师刚入职,可塑性最强,前期培训可主要安排针对奉献意识,团队意识,务实意识类的讲座进行培育。在实际开展工作中,鼓励学校出台相应的结对子协议,选拔积极主动、正向励志的教师为初任教师的带教老师,发扬自身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初任教师树立体育学科需要的相关思想品德意思。公开课是培育和提升初任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初任教师从教的看家本领,学校或体育教研组可以每学期要求初任体育教师至少开2次以上公开课,在公开课中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功是体育老师教学的基础,因此,初任教师每学期应至少参加2项以上的业务类竞赛,例如:技能大赛、教师业务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比赛、微课程比赛、一师一优课比赛等。参加业务类竞赛,既能帮助体育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又能培养体育教师的团队拼搏意识。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培育指标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