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天性之美”还给学生

2021-11-24 13:55童义清安徽合肥市屯溪路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28期
关键词:升学率美术专业特长生

童义清(安徽合肥市屯溪路小学)

一位高中校长履新一所普通学校,为了快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升学率,这位校长利用自己美术专业特长,推动全校的学生学习美术,让学生能从“美术特长生”的渠道顺利升学。短短几年,“曲线救国”的改革让学校的升学率和特色效益得以显现。十多年后,校长在退休前的一次调研中意外发现,当初学校精心培养的那些“美术特长生”真正从事美术专业工作的却屈指可数。

每名学生天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兴趣、能力、条件、禀赋都客观存在着差异,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有的学生喜欢运动,有的学生喜欢安静,有的学生做事谨慎,有的学生果敢创新。学生天生不同的样子,恰恰为今后社会需要不同的人才提供了可能。

未来的社会,必然越来越需要各种人才。呵护学生本真,顺应学生天性,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应该崇尚的教育信仰。

我国教育领域迄今为止第一个获得“中国质量奖”的重庆市谢家湾小学刘希娅校长说:“我们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让他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路径,并接受这样的目标和路径,为此付出积极努力。”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才能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成长路径呢?

首先,学校应最大限度地调整课程供给侧。课程,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核心,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学校想让学生找到自己、发现自己、实现自己,应最大限度地研发、实施多元的课程体系,让每一名学生尽可能地有选择的空间,能够拥有自己的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实现课程的“私人订制”。

其次,学校应根据每名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不是回避学生的认知短板、无视学生的学习盲区,而是基于学生的立场,为他们提供一个最佳的学习路径,用适合“这一名学生”的学习方法、适合“这一名学生”的学习形式、适合“这一名学生”的学习节奏,让每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自由呼吸,以学生最低的学习成本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当一所学校突破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才能回归“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属于孩子,每个孩子都重要”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地,一名又一名学生真实的样子才能被彰显和挖掘出来。如有的学生擅长漫画,有的学生专攻科技,有的学生尽展篮球天赋,有的学生遨游商业领域,有的学生痴迷教师职业,有的学生钟情军旅……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当学生都有权选择自己的成长方向时,他们的样子才是学生应有之样、最美之样!

猜你喜欢
升学率美术专业特长生
试论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向的建议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习作《水粉画静物》
作品赏析(3)
谁是体育特长生
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取消特长生教育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李瑞龙、李少军、何欣、梁赵飞作品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