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基于虚寒不孕症的暖宫灸器设计介绍*

2021-11-24 08:38赵婧秀刘思慧梁家彬
中医药导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艾柱盒体施灸

赵婧秀,聂 斌,卢 霞,刘思慧,梁家彬,刘 洋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2.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

不孕症是指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女性未能成功妊娠的疾病[1]。目前全球约15%的夫妇(约5千万对夫妇)罹患不孕[2],而已有的技术在女性不孕症治疗方面主要通过激素促排卵,以及腹腔镜或宫腔镜下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介入治疗,但容易发生医源性并发症,如腹腔镜下介入治疗时易损伤输卵管黏膜,易致输卵管通而复塞。上述治疗中,30%的个体在受精周期中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3]。中医在治疗不孕症方面方法繁多,除了内服中药[4]外,还有针灸[5]、宫腔注药[6]、中药熏浴[7]、中药灌肠[8]、中药离子导入法[9]、外敷中药包[10]、穴位敷贴[11]、穴位埋线[12]、耳穴压豆[13]、中药推拿[14]、中医情志[15]等治法。其中,艾灸疗法具有规避内服药物之苦及针刺之痛的优势[16]。临床试验亦证明了艾灸能加快子宫内部血液循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及种植成功率[17]。不孕症发病率逐年攀升,尤以虚寒不孕症患者居多。临床及家庭保健中,用以治疗本病的艾灸装置,多存在施灸点相对盲目及施热不均等不足。因此,为提高不孕症患者艾灸的效果,笔者设计了一款使用灵活、可定位及结构简单的暖宫灸器(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921909390.9),主要适用于虚寒为主的不孕症。现介绍如下。

1 设计亮点

1.1 定位精准 穴位与非穴位区红外辐射光谱差别较大,艾灸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才能发挥其治疗效果[18]。丁光宏等[19]通过检测人体红外光谱,发现同一个体的穴位区红外辐射强于非穴位区,表明穴位吸收的红外辐射光源多于非穴位区。此外,张维波[20]研究认为循经热传递中,经线上的热量传递明显多于经线外,经脉线下的组织有较好的渗透性和吸收性。

上述研究均体现了艾灸时精准施灸的必要性,施灸于穴位点及经络线才能更好发挥治病效应。本器具设计基于这一原理,以精准定位为亮点,实现了有效施灸。

1.2 组合配穴 据流行病学统计,女性不孕症中25%是由于胞宫虚寒所致[21]。本暖宫灸器通过配伍选穴,选取了神阙、天枢、关元穴作为治疗穴位,可温煦胞宫,扶阳培正。

1.3 控温及防烫伤设计 本暖宫灸器在使用过程中可手动调节器身螺纹旋钮以控制艾灸温度,即顺时针方向旋动牛角手柄可缩短燃艾与皮肤间的距离——加温,反之,降低温度。此外,艾灸盒体底座另设有一层不锈钢网格防护网,在保证艾灸温热作用的前提下,可防止艾柱燃烧的热灰掉落而引起烫伤。

1.4 烟雾处理 艾灸盒体底部开口内侧壁附有活性碳纤维隔层可防止人体误吸过多艾烟。其中活性碳纤维隔层作为多微孔质的高技术新产品,能够吸附过滤艾柱燃烧过程中的烟雾,防止高浓度艾烟对人体呼吸器官造成损害[22-23]。

1.5 间接灸与直接灸的切换使用 锥形艾柱盒体的上部封闭,下部开口的设计,可使热力集中、温度稳定,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使用直接灸(不置物)或间接灸法(置物)进行治疗。

1.6 轻巧灵便,使用灵活 使用者可利用环腰束带固定“T”形底座,自行选择卧位、坐位及立位使用,方便简易。结构上,锥形艾柱盒体可逐一拆卸,“T”形支架可伸缩,相比传统木制灸盒体积更小巧,携带方便。(见图1~2)

图1 暖宫灸器整体结构图

2 产品结构

暖宫灸器主要由“T”形支架(伸缩定位装置),以及4个艾柱盒体组成。“T”形支架为伸缩支架,其上设有中通的底托环(共4个),底托环上均分别可放置艾柱盒体。(见图1)

艾柱盒体共有4个,且分别对应人体神阙穴、(双)天枢穴和关元穴的位置。艾柱盒体之间可通过两两之间的伸缩杆滑行伸缩,调节艾柱盒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对个体穴位精确定位。

艾柱盒体包括锥形杯身、可活动拆卸的杯盖、与杯身螺纹连接的锥形杯底。锥形杯身的下段依次设有的第一层隔灰滤网和第二层隔物灸滤网槽,以及内部的艾柱夹持器、活性碳纤维隔层滤烟孔与调节艾柱高度的螺旋装置。(见图2)

图2 艾柱盒体部件示意图

3 使用步骤

(1)以“神阙穴”为体表定位点,先放置“T”形支架,再通过调节各伸缩杆长度确定“天枢穴”“关元穴”的位置;(2)束带固定“T”形底座,打开艾柱盒体杯盖,在夹持器内嵌入艾柱,充分点燃艾柱;(3)最底部隔物灸滤网槽内铺上适宜的间隔物(附子饼、生姜等)或不置物;(4)逐一将4个艾柱盒体分别套入“T”形底托环,最后选取合适施灸姿势(卧位、坐位或立位),螺旋调节施灸的高度,以控制温度;(5)施灸完成后,待艾灰冷却,将杯盖取下清理艾灰即可。

临床上,一般施灸高度3~4 cm为宜,艾灸的温度控制在43~45 ℃之间,进行施灸28~32 min,至肤面潮红、汗出、花斑[24]。由医师初次调整好施灸个体穴位定位装置后,患者可直接将暖宫灸器携至家中自行灸疗。

4 讨 论

不孕症是困扰许多家庭的难题,朱惠英[25]认为不孕症多由于胞虚寒冷所致。虚寒不孕症的主要病机为机体阳气不足,胞宫失于温煦,阴寒内盛,久之,难成其胎或受胎不牢。治疗上,中医以温胞暖宫、调补冲任为法,而本暖宫灸器不仅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还可灸局部调全身,改善患者本身的虚寒体质。

4.1 选穴依据 张晶等[26]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发现,前秦至清末中国古代医家治疗不孕症选取穴位多集中于胸腹部、下肢。方家等[27]研究发现,采用热敏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时,热敏化腧穴高发区多位于神阙、关元等附近区域,施灸时,热感可从局部扩散至整个腹部或沿带脉传导至臀部及腹腔深部。故本暖宫灸器选用了腹部的神阙穴、关元穴和天枢穴(双)作为施灸定位点。神阙穴为胎儿与母体的生命连接枢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调节全身气机升降。关元穴为元阴元阳交关之处,亦为藏精蓄血之处,具有调理冲任、培元固本的功效。天枢穴又名“补元穴”,可补养人体后天之气、调理脾胃气血,以温宫养胎,对于治疗不孕症尤为重要。基于虚寒不孕症病位为胞宫及冲任的认识,本暖宫灸器选穴通过“近部取穴”“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选穴原则及规律,在穴位、药物、艾灸的共同作用下,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散寒暖宫助孕、扶正培元之功效。

4.2 艾灸设备的对比 传统艾灸仪器多以木制方盒一体成形结构为主,放置艾柱位置固定,施热不均,无法实现点对点的刺激效应,存在施灸点相对盲目的缺陷;其次,因传统木制仪器无法精准定位,易出现进行施灸治疗时艾柱不在穴位上方的情况,为保证疗效的确定性,往往采用加大施灸量的方式,然而其燃烧产生大量烟雾,较多患者难以接受,以及烟雾的逸出成为潜在隐患。本暖宫灸器可通过穴位精确定位、烟雾过滤,避免了上述弊端。同时本暖宫灸器可确保穴位较大程度吸收燃艾发出的热量、远红外线、近红外线等效应能量,纠正病理状态下能量信息代谢的混乱,达到治疗虚寒不孕症的目的[28]。本暖宫灸器在传统灸盒的基础上改良,不仅解决了传统艾灸盒不足,还实现了直观定位、操作灵活、适用性强、节省人力成本、热力集中等目标。

总之,本暖宫灸器是在传统艾灸器具的基础上再设计的产品,不但有利于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而且为女性改善生殖功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时有利于促进艾灸器具在家庭医疗保健市场的推广,推动中医医疗设备产业的革新与发展。

猜你喜欢
艾柱盒体施灸
艾灸床运行过程中表面的温度分析
艾柱挥发油和燃烧产物成分GC-MS分析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一种配件盒体结构的组装式治疗盘
中暑
无花果存贮保鲜盒的研制
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艾柱燃烧温度特性研究*
一种课桌侧面工具放置盒
KD408:简易地震报警器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