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探讨

2021-11-25 07:56陈石
经营者 2021年2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制度工作

陈石

(云南中电典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5000)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冲击。企业只有对内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对外抓住机遇、稳扎稳打,才能渡过难关,健康稳步发展。本文对内部控制制度及企业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企业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概述及企业内控管理的必要性阐释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实现控制目标制定并执行的相关管理规范,内部控制目标是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的,能够合理保障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进而达成企业战略目标的管控目标。

(二)企业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1.建立健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并落地执行内控管理制度,可以查找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点,理顺内部工作流程,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经营风险,保障公司资产安全和持续经营。

2.建立健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并执行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可以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企业文化,培育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企业发展。

3.建立健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并执行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可以形成监督制衡机制,减少跑冒滴漏,改善企业经营业绩,提升企业竞争力。

4.建立健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建立并实施内控管理制度后,企业的风险可以得到有效管控,经营业绩可以得到提升,保障企业的持续经营,为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提供可能性。

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重视不够、风险意识薄弱

企业管理层通常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更重视,而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不够,一是很多企业表面上对于财务管理很重视,一把手分管财务部门,实质上更多领导的风险意识薄弱,认为财务就是规矩多,不灵活。为了业务发展,部分领导要求财务部门对市场部门一些不合理的特殊需求大开方便之门,使内控制度成为摆设,执行流于形式。还有部分企业内部控制未能制度化,内控管理与领导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密切相关,领导重视的工作就没问题,领导不重视的工作就无人问津。企业的内部控制未常态化,风险未得到有效管控。

(二)企业治理结构未理顺对内部控制产生负面影响

企业的制度环境对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和执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内部控制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内部环境确定企业的纪律与架构,影响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企业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部分企业的治理结构不清晰,责权利不明确,企业无法内生对内部控制必要性的需求,内部环境对内部控制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实际情况不适配

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与企业实际情况不适配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企业设定的内部控制目标有很大的关系,企业设定的内控目标过高,标准过严,导致企业执行内控制度的成本过高,需要的人力成本过多,环节和流程过于复杂,使内部控制制度不能长期持续,往往是执行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企业设定的内控目标过低,不全面、不合理,即使严格执行了内控管理制度,仍然不能把企业的主要风险点管控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未能达标。

(四)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

目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制定执行时没有进行培训和交流,没将风险点和重要性向员工讲解清楚,导致员工产生抵触情绪,对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和效率产生了影响;二是制度、流程制定合理,但是执行过程中走样甚至流于形式,如按制度应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的工作,变形成了没有相互分离的工作,内控风险没有得到实质性管控;三是缺乏内控制度的执行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也没有事后评价,导致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没能得到有效管控。

(五)企业缺乏风险应对能力

企业发展面临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风险点也随之不断变化。部分企业未形成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加上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对业务过程和业务变化了解不足等因素,导致企业缺乏应对能力,不能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和新出现的风险并采取措施,使企业处于风险敞口,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可能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四、完善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对策

(一)促进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支持程度对内控工作的进展和最终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层要从思想观念层面认识到内控工作对公司防范经营风险、规避舞弊事件、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作用,掌握公司经营的风险点、充分了解内部控制知识,营造内控工作开展的有利氛围。另外,企业管理层还应推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应公司发展需要、与公司管理模式相匹配的内控制度,并随着公司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推动内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内部控制提供基础和保障

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使企业的各个参与者(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等)间建立起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责任、权力和利益明晰的关系。要设置科学的内部机构,同时进行合理的权责分配,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开拓创新、团队协作、风险意识和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塑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为内部控制职能有效发挥提供基础和保障。

(三)建立适应公司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

只有与公司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才可能有效执行、发挥作用,内部控制制度应与企业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风险水平等相适应。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内部控制目标设定是息息相关的。企业应全面梳理公司的各种业务和事项,查找全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点,重点关注对企业影响较大的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确定合理的内部控制目标。制定有效管控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不存在内部控制空白点。内部控制应该在机构设置、职责分配、业务流程设立上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监督、兼顾运营效率的机制,实现全过程、全员控制。同时,内部控制还应该关注实用性,理顺工作流程,重视员工反馈的信息,建立分析评估制度,收集内控实施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对内控制度建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查找内控目标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四)完善内控监督机制,落实内控责任

企业要想有效落实内部控制工作,首先就应该加强员工的培训和交流,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对内控工作的认识,让员工自觉支持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创造良好氛围,提升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其次,要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员工和部门考核,建立有效可行的奖惩激励机制,对于因未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给公司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再次,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定期轮岗制度,根据组织架构确定部门职责和权限,并分解细化至各个岗位,建立关键岗位定期轮岗制度,防范舞弊事件;另外,还要完善内控监督机制,对内控工作进行定期评审,确定日、周、月、年的评审项目,一年一度开展全面评审工作,抽取工作样本,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最后,有条件的企业应提升信息化程度,建立流程化管理模式,降低人为干预因素,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

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一是加强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综合能力和服务意识对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重视财务工作,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吸收引进高素质的专业财务人员。二是加强业财融合,保障信息沟通的顺畅和透明。要让财务人员提前介入业务流程,了解和掌握公司各项业务;业务人员也应严格执行公司各项管理规定,开展新业务前需要业务和财务充分沟通后制定妥善的方案,提前管控风险。三是制定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明确各个部门职责,定期开展分析评估,查找异常数据,分析异常原因,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五、结语

企业只有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才能防范风险,提高经营业绩,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工作只有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为内部控制提供基础和保障,同时制定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内控监督机制才能落实内部控制。企业还应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业财融合、制定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以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制度工作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王秉刚:电动汽车宣传应实事求是,管理制度要加强事后监管
不工作,爽飞了?
某些单位的制度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