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与思考

2021-11-25 07:56隽霞
经营者 2021年2期
关键词:乡镇企业财务人员乡镇

隽霞

(临淄区金岭回族镇财政审计和公共资产运营管理中心,山东 淄博 255410)

一、乡镇政府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

明确的工作目标是优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导向,积极明确的工作目标是开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动力,明确的目标就是用严格的标准来约束财务人员行为准则,确保他们能够将行为准则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将为农民群众服务作为工作宗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贴合群众、服务群众[1]。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严格奖惩机制,避免贪污腐败问题的滋生,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全面服务农村地区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为新农村的建设添砖加瓦,合理规划资金应用,既调动资金活力,又不浪费资源。增强农民对家乡的归属感,形成良性循环,早日实现新美丽农村。

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近些年,国家不断引进、招聘人才,农村管理工作的群体素养快速提升,但不得不承认,农村现有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专业水平都未达到行业水准。还有不少乡镇政府任人唯亲,而这些财务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不达标,整体的学历水平较低,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理解不充分,行动力和执行力都严重不足。人员队伍中各种各样的限制,制约着财务管理工作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财务水平的提高,对农村改革发展极为不利

(二)存在账账、账实不符现象

上面提到的乡村队伍素养参差不齐,落实到工作中,就会出现一系列账目模糊、不严谨等问题。下面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统一汇总。第一,会计核算准则中明确要求总账中对应的一级科目数与明细账的汇总数一致,账簿记录与财产应定期进行核实,以做到账实相符,并且总账与明细账也应每月核对,要做到账账相符。而在现实中的乡镇财务工作中,工作人员私自简化科目登记流程,不按时记录资金流向,账目非常混乱。第二,在报废、调出处理物资时,没能及时记录,导致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形成账账不符。第三,部分乡镇政府对上级配发、单位采购、地方捐赠的财产,没有及时入账或者根本不入账,轻视对物的管理,责任心不足,资金成了一些人牟利的武器。第四,有些乡镇在固定资产报废后,不及时核销账目,导致账实不符现象。这些不正规的管理严重阻碍了乡镇经济的发展。

(三)部分乡镇领导财经法律意识薄弱

目前,基层中部分乡镇负责人、领导干部队伍本身素质不高,喜欢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守不住底线,利欲熏心,把公共财产据为己有。还有很多乡镇财务大权实行单位负责人“一人”制。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由单位负责人一手操控,滥用私权,较少关注支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久而久之,财务人员只对顶头上司负责,而不对国家和法律负责,成了某些不法官员的“私人御用官”,财务人员没有及时做账的压力及需求,记账工作的及时性成了空谈。

三、关于乡镇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与落实

(一)转变观念

乡镇企业只有转变发展的观念,与时俱进,才能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站住脚跟。在改革的浪潮中,只有不断地创新思维、改变思路,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改变、服务群众,乡镇企业才能平衡整个经济生态圈,适应社会主义新经济[2]。企业的管理人员首先应该改变观念,提高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准,因为财务管理人员在乡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企业的领导应该学法懂法,并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更多发展新方式,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融入整个社会的发展。领导改变观念之后,还要积极带动企业的员工都参与进来,做企业的主人。通过引进人才,科技兴企,能者上,让企业的上上下下都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及变化。

(二)乡镇财务管理需要制度创新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正在不断扩大,对自身的财务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对于当前高难度的财务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要尽快完善财务制度。在乡镇的财务部门方面,要及时对内部的结构进行调整,对所有的制度进行优化和创新。一方面,在原有的乡镇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优势提取,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发现制度中存在的漏洞,进而使整个管理制度达到创新的目的,不仅如此,还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状况,改善整个管理制度的实际作用。另一方面,要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相关工作人员要对不同的方面进行考虑,提出财务管理制度的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乡镇财务管理工作拥有更高的效率[3]。

(三)优化内部审计工作

乡镇政府和企业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乡镇领导,责任心不强,不关心政绩,领导下的业务专业水平不高,风险防控水平较低;有些内审人员缺乏计算机技能,抵挡诱惑的能力不足。只有更严谨的审核机制,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杜绝审计风险的出现。审计人员要提高思想觉悟和增强法律意识,以法律为准绳,由强大的制度作为支撑,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不再是只凭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从而提高审计结论的质量。

(四)加强电子密钥管理

为了保密及安全的需要,财政人员都严格执行电子秘钥的管理流程,所有岗位都有自己的UKey(密钥),相关责任人本人插入特定UKey,输入密码才能登录相关系统。目前,乡镇企业中UKey 经常由财政所长、总会计等人保管,可是现实中他们为了简化流程,看似有不同的分工步骤,实则只有一人操作,这些不正规的操作流程给资金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针对上述问题,应规范密钥管理流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需简则简,需分工必分工。出现类似问题的乡镇应加强整改,制定整改措施。公共财产的申请、审批都要提前做好合理预算,审核及年度预算持有监督职责,实施者和监督者分工合作,相互制约。机关审核岗位、报账员报账不再兼财政所总会计一人,而由机关报账员制作支付报账单,会计初审报账票据。机关领导、财政所长、总会计、预算单位会计等各司其职,强化UKey 管理和对账管理,各部门平衡制约[4]。

(五)合理流程加入竞争机制

为确保乡镇机关及时做账、对账,资金合理配置和资金安全,乡镇机关财务人员分工协作。乡镇机关中普遍存在财务人员身兼数职,实时的资金变动未及时入账,财务支出不明确等情况,造成机关账目混乱,由于专业素养和财务管理水平不足,一些乡镇账目不严谨,收支没有平衡,导致国家资源浪费,这就要求乡镇工作人员必须提高素养和专业水平。在日常的工作中,实时做账、对账,不断培训专业知识,加入竞争机制,盘活市场,增强企业活力。

(六)运用财务管理,平衡区域发展差异

乡镇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就应该融入社会,在自由的市场中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优化成本、产业链协同、合理调动资金等,都有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之间的企业交流合作,协同不同地区的乡镇企业盘活润滑市场,不断地交流,使区域发展得更加正规。

(七)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我国正处于一个信息不断发展的时代,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在经济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在不同乡镇的财务管理中,科技含量正在影响不同机制的作用。在乡镇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任务相对较为烦琐复杂,如果应用了信息化技术,就可以让不同的工作同时开展,提高效率。因此在财务的管理部门中,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在整个工作中不断创建全面的机制,相关部门要更快速地收集关于乡镇的所有信息,这样能够节省收集信息方面的人力物力,会使整个乡镇的实际经济发展得到很好的促进。

四、结语

乡镇企业要想发展,必须严格执行管理和审批制度,按计划合理利用公共资金造福百姓;乡镇企业要根据会计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乡镇政府要账钱分管,定岗定责,按流程办公。加强道德建设,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保证农村财务得到合理安排,为乡村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财务人员乡镇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新时代乡镇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新形势下乡镇企业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乡镇企业法》废止的理由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