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时期广梧铁路的筹建历程

2021-11-25 10:19
广西地方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三水梧州路线

张 季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位于西江上游的梧州是广西多条水路的交汇处,长期以来是岭南重镇,为港澳入桂水陆冲要,在联系两粤交通及商贸往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清季以来,梧州已经成为广西全省贸易中心,“凡广西与广州、香港交易,皆由其地操纵而左右之”。[1]随着商贸往来的日益频繁,以往主要依赖河道的交通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要求,亟需修筑连接两粤的铁路。广梧铁路即从广州至梧州间的铁路,此路线早在清季即已提出,民国时期也屡屡议及,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难以实现全线贯通。广梧铁路提出及筹建的曲折历程,折射出时代变局下的各方利益纠葛。

有关广梧铁路的研究,散见于相关铁路史研究著述中。由于近代以来西南边患日亟,龙州铁路等有关边防线路受到了更多关注①朱从兵《铁路与社会经济:广西铁路研究(1885-1965)》(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相关内容有所涉及。张季《多方角力:内外困境下清季广西铁路修筑筹议》(《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2期)研究清季广西铁路修筑过程多方力量参与其中、相互角力的复杂过程;王晓军《近代龙州铁路筹建始末述略》(《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8期)、朱从兵《广西龙州铁路筹建始末》(《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4期)等梳理了龙州铁路从清季到民国初年几次提议筹建的历史进程,揭示了英法等国在侵略中国进程的权益争夺。,而对于广梧铁路尚未有专门的系统研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爬梳自清季到民国年间广梧铁路从提出到部分修建,不同时期各种势力对于该路的主张和态度,力图揭示广梧铁路修筑筹议背后人事与利益的复杂关联。

一、清末广三铁路的修筑

法国在侵占越南后,把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南,并将广东、广西视为其势力范围。1899年,法国强租广州湾,与英、美国等列强争夺在两广的侵略权益。1900年,铁路督办大臣盛宣怀及驻美大使伍廷芳与美国合兴公司订约,借款兴筑粤汉铁路。美国合兴公司随即派工程师经由鄂、湘,勘察路线至粤。由于佛山镇为当时中国四大镇之一,商业繁盛、货物云集,广东有关人士主张先行修筑由省城广州至佛山一段铁路。1901年初,由合兴公司开工修筑。至年底,广州至佛山镇一段铁路即告竣工,先行通车。[2]

广三铁路的开工建设特别是省佛铁路的建成,对将两广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法国造成了很大刺激。法国不甘落后,法国驻华领事哈德安于1902年1月16日致函两广总督陶模,要求由法比公司修筑广州至梧州铁路,声称“此事前经呈请驻京钦差大臣核办,意愿准其先将由三水至梧州铁路一半开办,俟与美国铁路总办妥商,再行续办由广州至三水铁路”。法国也注意到此路的修筑与粤汉铁路相联,有可能会侵犯包办粤汉铁路美国合兴公司的利益,故而含混地表示先修三水至梧州的铁路,待与美国铁路总办商定后,再修广州至三水铁路。随后巴黎来电,称“已将铁路所需资本、材料俱已备齐,可即日兴工,比将合同删改,商请粤督签订实行”[3]。

两广总督陶模在2月回复法国领事的函中说,“钦奉上谕,现在中外交涉日繁,如矿务、铁路借款等事,关系重大,不得不格外慎重,嗣后各直省如有开矿、筑路、借款及一切交涉事件,均须于事前将详细办法奏明,听候朝廷酌夺,毋得擅立合同”“碍难照办”。以铁路修筑必须由朝廷决定为由,委婉拒绝了法国的不合理要求。同时表示,该路“由粤派绅商向该公司借款自造,固无把握,且恐将来别生枝节”,主张仍由该公司与盛宣怀大臣按照粤汉铁路办法商办较妥。随之,两广总督陶模于2月25日致电外务部,汇报了广梧铁路的交涉情况[4]《粤督陶模致外部法比公司请办之路已函法领商盛大臣电》,2886。

法国企图抢占广梧铁路权益的做法也引起了美国的不满,美国合兴公司通过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对法国修筑广梧铁路的要求向清政府外务部提出异议,认为该路属于粤汉铁路支线,粤汉公司绘送路图,系有由广至梧之路线,该公司总办行将到京面商,应将三水至梧州之路暂行停议,以免枝节。外务部查粤汉续约所载,只写明由广州绕经三水,并无接至梧州一条,同时表示要详细调查。3月12日,外务部致电盛宣怀,请其查复粤汉公司前送路图线向是否抵牾。如法比公司到沪商订三水至梧州铁路合同,宜暂从缓议,俟彼此商明,再行核办[4]《外部致盛宣怀法比公司请办三水至梧州铁路宜缓议电》,2892。10月23日,盛宣怀致电陶模,表示“查美国合同先经政府核准,伍使画押。昨接美电,将来开办,断难悔议”。至于与法比公司交涉,盛宣怀故作糊涂地讲该公司“未知何人出首,敝处似难与商,应请尊处设法转致,以泯争端”[5]。盛宣怀不愿出面调停,又将难题踢回给陶模。

1902年7月,陶模去职,德寿被清廷任命为代理两广总督。法国领事认为有机可乘,又致函德寿,诡称此项合同章程,曾在北京与李鸿章“详加斟酌,共商妥洽”,并威胁说,若以碍难照准为词,系属轻视中法邦交,要求立即签订合同[2]。1902年10月,外务部致电德寿,揭穿了法领事的谎言,称“法领谓法使商之本署,与大学士李鸿章以为可行,究竟并未允准”。要求德寿与法比公司“自行与美熟商,以期(路线)并行不悖”,否则即明告该公司,“设法让出此路,以息争端”;或者让法比公司“另行他路,方可核办”。[6]美、法都要在中国同一地区修筑路线相连的铁路,为了争夺权益而僵持不下,处于两强之间的清廷感到十分棘手,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婉拒法比公司兴筑广梧铁路的要求。由于美国的反对,法国夺取广州至梧州铁路的活动被拖延下来。

由于省佛铁路通车以后,“行旅称便,商场顿旺”,同时由于法国企图修筑广梧铁路,美国合兴公司加紧施工,续行修筑佛山至三水一段。至1903年12月10日,广三铁路全路通车。[2]1903年冬,美国合兴公司违反条约约定,私相售卖股权,合兴公司股票多为比利时人占购。因发生利权争执,粤汉铁路遂于次年停工,清算数目。1905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倡议废约,赎回自办。受此影响,经广东商民力争,将粤汉铁路改为商办,于1906年4月成立商办公司,负责接收合兴公司一切事宜。[7]

1906年前后,为抵制法国的经济侵略,收归路权,广西兴起了自办铁路的运动。1906年2月中旬,广西籍京官在广西会馆会议,筹款自行开办本省铁路事宜。7月底,广西各地官绅代表在桂林召开大会,讨论全省铁路修筑事宜。关于路线,各方争议颇大,其中有一派即主张修筑梧三铁路。由于各派势力利益纠葛,广西铁路一直筹而不建,难言进展。①请参见拙作:《多方角力:清季广西铁路修筑的筹议》,《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2期。

清季修筑铁路的大潮中,为与粤汉铁路争夺权益,修筑广梧铁路首先由法国提起,但由于列强间的矛盾而不了了之。广西自发修筑铁路,虽间或提及广梧铁路,但也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法国等列强一直觊觎着西南铁路利权,1910年底,法国有巨商献议该国政府,速建滇蜀铁路,直达扬子江,并赶修龙州、南宁、梧州铁路,以握西南商务最大利权。[8]广梧铁路虽然没能修筑,但在此期间,省佛铁路率先建成,并逐渐延展为广三铁路,为其后梧三铁路的修筑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可能。

二、旧桂系时期修建梧三铁路的屡次提议

民国建立后,在北京政府时期,中央及两广财力困窘,加上政局动荡难安,中央政府及两广当道均无暇顾及铁路建设。尽管如此,梧三铁路仍不时为人所提及。民国成立后不久,1912年5月初,梧州统领龙觐光召集绅商学界百余人在梧州中学堂开会,提议修筑粤桂滇三省铁路,报道称此议已得粤港同志赞成,且请孙中山、陈畅庭同任发起人。路线计划从广东的三水至广西的梧州,再至南宁和百色,最后至云南的蒙自。制定筹办章程,提议成立三省铁路事务分所,提议通知各府县定期召开全省大会,并选举若干干事从事筹备工作,“务令三省交通迅速运输,以绝外人之觊觎”。[9]

而在此之前,云南都督蔡锷于4月12日致电袁世凯及粤、桂、黔等省都督,主张修建滇邕铁路,与粤汉路衔接,并延长路线至龙门岛。“惟滇黔桂均属瘠省,筹款匪易,不能不望中央主持,请大总统饬部核议电示,由滇、黔、桂、粤四省分段承办。”[10]随后蔡锷多次通电,倡修滇邕铁路。蔡锷的主张得到了粤、桂等省的积极响应,5月16日,广西陆荣廷致电中央及广东、云南、贵州都督,称滇桂铁路关系数省交通,先修滇邕并延长至龙门岛,辟为商港,诚为扼要之图。惟滇黔桂素称瘠省,非中央统筹不可,现四方甫定,财力未充,应如何计划进行,伏冀大总统、国务院裁夺为祷。[11]《广西陆荣廷复电》,125

在云南都督蔡锷的一再提议下,北京政府交通部于6月派工程师钱世禄和陇高显测勘滇桂铁路,并请蔡锷协同粤、黔、桂三省都督就地筹款,“中央再设法维持”[12]《北京交通部啸电》,126。钱、陇两位调查员在测勘后,提出了与清季邮传部所派罗国瑞工程师不同的意见,主张百色南展至南宁后,不宜向北海,而改东行,历梧州至三水,与粤汉铁路衔接。滇桂铁路的建设,得到了交通部及粤、桂等省的赞同,但由于经费困难,交通部令滇黔桂三省都督筹款自办。后经各方筹议,仍改为国有,各省投股协办。

1912年底,滇督蔡锷选派工程师再次勘测滇桂铁路。路线大致确定,自云南起,经曲靖、罗平、江底、兴义、百色至南宁止,长一千九百余里。又拟由南宁延长经梧州达三水,以接粤汉铁路,共长三千一百余里。1913年,蔡锷等人屡次电请中央政府给予支持,速筹款项,克日兴工。北京政府国务会议经过讨论,议决先由南宁—北海为起点,徐图进行。[12]

孙中山于1912年9月接受北京政府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委任,担负“筹画全国铁路全权”,11月14日在上海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并任总理。孙中山担任全国铁路督办时,曾拟定了一条由广州经广西、云南接缅甸的铁路路线。[13]云南都督蔡锷曾致函孙中山,商议滇邕铁路修筑事宜。1913年2月,孙中山在回复蔡锷修筑滇桂粤铁路的信中,指出修筑滇邕一线不如滇粤一线更为重要,遂定名为滇桂粤铁路。虽然没有专门提及广梧铁路,但相关路线经过梧州。[14]

1913年,粤汉铁路筹建东西支线,广梧铁路一时间似乎要进入修筑的阶段。3月,福建、云南、广西与广东四省会商,广西派出胡成钧参加磋商。当时拟议的粤汉铁路西支系由粤入桂以抵滇边,即由广州至梧州,由梧州再到南宁,最后由南宁至云南。该路线早由中央政府划定,今又派人重勘,由广州至梧州一段护军使现已策划填筑。同时计划筹设闽粤桂三省铁路联合进行会,由各代表将该会整理清楚,再行宣布召开正式大会,报告中央。[15]后因“二次革命”爆发,三省联合修筑铁路之事遂无果而终。

“二次革命”后,滇邕铁路经滇、桂、粤等省多次提及,1914年2月18日,交通部致电滇、桂、蜀、粤、黔等省都督、民政长,称内务部、财政部会同交通部与中法银行协定钦渝铁路借款合同,该路由钦州、海口,经南宁、百色、兴义、罗平、云南、叙州而达重庆,与川汉线接。[12]《交通部钦渝铁路借款合同电》,163-164从此,滇邕铁路遂并入钦渝铁路案办理。

在钦渝铁路建设的过程中,交通部曾派人测勘了从湖南株洲至钦州的路线。在此期间,梧三铁路也屡屡为两广官绅所提及。1915年6月,夏寿康呈请修筑两广铁路,主张由三水达梧州,再由梧州分二线。广东绅士邓华熙函请当局将广三铁路延长至南宁。[16]204

1917年5月,已升任两广巡阅使的陆荣廷由北京回到广州,与粤省大吏规划两省联防计划,拟先将广三铁路延长,使两粤交通便利。他连日在官署频繁召集各方要人筹议一切,并于其公署检出该路图表携回南宁,以便筹策兴办。刚被特任为广西督军的谭浩明也极为赞同,连日在署频集在粤做官的广西籍要人及粤绅商,筹议展筑梧三铁路,由三水河口起(现广三路系由石围塘通至河口),接广三铁路展筑至广西梧州,大略估计此项路线约长一百英里,需款共七百万元左右。谭督军之意拟先集款数千元,作为筹办,成立后即移作优先股,并拟日内先派出踏勘测量员数人及觅取向导一二人前往测勘,设定路线三数条,以便再派员覆勘,参酌取定,再定实际股款确需若干,应筹集若干。闻此事已得多数人赞成,而谭督军亦极欲趁此留粤时期,务使此路计划筹有眉目云。[17]旧桂系的雄心壮志并未真正实现,很快由于政局突变,该路线修筑的计划不了了之。

1919年底,岑春煊到广西与陆荣廷商谈南方八省的铁路建设计划,陆荣廷表示赞成,云南唐继尧、贵州刘显世也表示同意。随之广东军政府议决兴筑八省铁路,拟策西南铁道大计,西南各省应行建设之铁道由西南设统一机关统筹办理,滇黔川陕粤桂湘闽八省铁道督办公署为铁道事务之统一机关,拟推举岑春煊为督办,八省长官为会办,其中广东督军莫荣新、护省长张锦芳为粤省铁路会办,广西督军谭浩明、省长李静诚为桂省铁路会办。计划建设五大干线,第一干线由广州起,沿广三铁路经梧州、南宁接钦渝路,抵重庆,为广渝铁路其支线。[18]桂粤段由百色下经南宁、梧州,达三水,约长一千七百余里,接粤汉铁路。[19]陆荣廷却别有计划,他的意图是先修两路,一由龙州经南宁接通梧州,以由广西横州、永淳经粤东高州接通钦州。岑春煊对此也表示同意,拟订预定计划,将来筑路即从此方面着手。[20]然而不久,随着护法军政府的分裂和旧桂系的垮台,该计划并未实施。

三、新桂系时期梧三铁路的议而难修

新桂系于1925年主政广西后,为改变广西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状况,大力发展交通实业。由于经费、技术等条件所限,新桂系一开始将公路建设作为重心,但同时也意识到铁路建设的重要性,“若无铁路以沟通运贯之,于陆路交通事业,可谓只得其半耳”[21]。在筹备修筑铁路的过程中,广西当局时时议及修筑梧三铁路。1928年10月,两粤当局筹筑由梧州至三水间铁路,并拟与广三铁路接轨。[22]

1928年11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建设大纲草案》,规定铁路等悉由国家经营之”。分设交通、铁道两部,采取国家资本与外国资本联合投资的方式新建铁路。国民党政府把铁路建设的重点放在长江以南,间有涉及两广间的铁路。粤桂两省筹备铁路的机构也奉令移归国民政府铁道部办理。

由于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两粤政局动荡,广东、广西修筑梧三铁路的计划迟迟没能提上日程。1929年,陈济棠主政广东,此后一段时期里两广政局相对稳定。1932年,西南政务委员会曾发起粤滇黔川桂5省,再次提出建筑钦渝铁路。后由于四川政局变化,云南对路线有异议等原因而搁浅。两广对于修筑钦渝铁路的热情不高,进而提出了新的线路计划。1932年9月,陈济棠主持制订了《广东三年施政建设计划》,经西南政委会会议通过,提交广东省政府于1933年元旦开始施行。其中专门提到筹划建设由三水至梧州的铁路。[23]

与此同时,广西当局也将“筹划省内铁路之兴筑”作为1933年年度施政方针之一。[24]随之,粤桂军政当局陈济棠、李宗仁以两广交通尚赖河道,往返须时,且交通大为不便,为谋利便两粤陆路交通及经济实业同时发展起见,特提议建筑三水至贺县铁路,由三水接驳四会、广宁、怀集而达贺县八步止,已分别向广东、广西省政府建议,并暂定建筑费由一千万至二千万,由两省政府审查后,即可实行。至于建筑费之来源,闻已由某富绅捐助一千万,余向中央铁道部请求拨款补助。至于由三水至梧州的铁路,则或暂缓进行,先修筑三水至贺县铁路,因该铁路所经行各县之产物甚丰,交通向不利便,当地人民亦甚渴望完成此路。惟另讯,李宗仁等提议修筑三水至梧州经便铁路,以便接驳广三段,原案业经通过。查该路之着手进行,由粤韶段管理局及广东建设厅两机关会同派员勘测,查该路段有两条,一由三水经肇庆、德庆、封川、都城至梧州,一由三水经四会、广宁、怀集、八步而达梧州,此两线一俟测勘完竣,即择定路线,开始兴工,闻集资办法,由两广官商合筑云。[25]三贺铁路是为了开发富贺钟地区的煤矿,成为两广建设的重要路线。4月初,广西当局决定拨三百万元修筑梧三铁路,并派应榆来粤,磋商办法。[26]

1933年7月,广东省政府派遣工程师,会同广西测绘员测勘路线,由三水、四会、广宁,达广西怀集、信都、贺县以至钟山。预算建筑经费需国币1000万元,呈请国民党中央拨部分庚款补助,其余由两粤政府负责筹集,后因款绌而搁置。李宗仁只得退而求其次,于1934年初拟具建筑三贺铁路计划,由广州三水起,经四会、广宁、怀集直达桂省贺县,路线长五百余公里。估计建筑预算2000万元,拟呈请铁道部拨款一部分,其余由两省筹拨。又虑及部、省财政困难,拟官商合办,招股办法为每股一百元,希望本年十月兴工,路线现已测量竣事。[27]经审核,三贺铁路建筑经费4200万元,计划4年完成。8月初,李宗仁、白崇禧在广州与陈济棠协商平均分担铁路建设经费,返回广西后又与黄旭初商议,拟举行第二次实测。广西省政府重新成立三贺铁路测量队,广东省政府也令省建设厅会同广三路局协办。第二次测量于8月24日开展工作。预计一个月测勘完竣,即筹备开工。但由于经费不足而进展缓慢。[18]173-174

1936年1月,国民政府计划开发西南各省,决议发行公债1.2亿元,以兴筑湘黔川桂铁路。桂省为发展粤桂交通,拟向中央建议兴筑广梧铁路。[28]1936年底,英国给予国民党政府大批借款,以期与德国的在华势力相抗衡。国民党政府随之与中英银公司签订了三水至梧州等铁路借款合同。

此后广西省就广梅铁路借款抵押与铁道部及英法等的交涉过程中,多次谈到准备修建三水至梧州铁路的问题。1937年初,国民政府与英国订立了大量借款合同,其中包括三水至梧州铁路借款协定800万英镑。[29]1937年3月,广西省政府与法国商谈,法国巴黎工业公司声称,越南边界至南宁、百色铁道前清订有旧约,希望给予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有关这些铁路以及梧州至三水铁路建筑投资的优先权。铁道部致电广西省政府,称已与英国磋商建筑三水至梧州铁路,不希望法国单独投资,遂谋由中国建设银公司、法国和英国三方共同投资,将三水至梧州铁路列入其中,并计划以后由梧州再展筑至桂林。[18]165-166

1944年,国民政府交通部主张粤桂铁路柳四端测量,即大体包括三贺线。抗战胜利之后,包括梧三路线的铁路规划不时为国民政府所议及。国民政府交通部制定的战后铁道十年计划中第二期建设线路有三水桂林线。在国民政府即将覆亡前夕,1948年,广西省参议会于宋子文莅桂时,依然汲汲于请其协助建设交通,兴筑由三水达梧州之铁路。报道称,广州行辕业已将该献议拟成办法,列入华南五省建设计划中,当分缓急轻重,分别实施。[30]经广东省政府省务会议议决,委托大本营高等顾问那文回美代省政府征求独立资本团投资,兴发本省交通实业。[31]财政部曾委托那文顾问回美国募集一万万元独立纸币团投资,包括展筑三水至梧州铁路的三千万元。[32]但是计划尚未实现,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就已经结束。

四、结 语

梧州作为西江总汇之地,是西江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交通之重要自不待言。清季民初不断筹议修筑由广州至梧州的铁路,一方面反映出两广人民挽回利权、抵制列强经济侵略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两广在经贸及文化交流上的密切联系。不同历史时期广西当局大多试图加强与广东的联系,以增强自身实力,并图谋对外发展。

探寻广梧铁路迟迟未能贯通的原因,主要有政治不稳定、各方利益纠葛以及经费不足等。当然,不同时期原因的侧重有所不同。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疯狂争夺路权,为与美国相抗衡,法国首先提出兴筑广梧铁路,但由于美国的反对而作罢;广西官绅自办铁路时虽然提出过该路线,但由于各府代表争执不休而路线难定,又加上经费筹措困难,故而没有实现。这一时期没有贯通的原因以各方利益纠葛为主。进入民国,在北京政府时期,滇督蔡锷倡修滇邕铁路一直饱受经费不足的困扰,中央政府也无力支持,只得寄希望于向列强借款;旧桂系陆荣廷、谭浩明等虽有修筑梧三铁路的计划,但由于政局变化而无奈中止;新桂系与广东陈济棠携起手来,一再力主兴筑梧三铁路,但却因经费筹措困难而不断延期,直至败亡,广梧铁路依然没有兴筑。广梧铁路筹议进程的一波三折,不仅仅是两广政局与人事的反映,更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

猜你喜欢
三水梧州路线
种植秋番茄 浇好前三水
中共梧州城工委
借钱
歌颂梧州双拥模范城
画出路线
闻鸡起舞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找路线
水 生
日军侵占和败退梧州时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