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探讨

2021-11-25 07:56宛然然
经营者 2021年2期
关键词:公平绩效考核现代化

宛然然

(庐江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安徽 合肥 231500)

一、引言

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此项工作对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以及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国家稳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对既有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深入改革,从而更好地发挥绩效考核对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是事业单位无法回避的一个管理课题。从目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尽管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绩效考核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这一工作难以达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要求。鉴于这种情况,事业单位需要在绩效考核水平方面迎头赶上,根据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建立更加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二、治理体系现代化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要求

治理体系现代化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提出了很多要求,对这些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把握,能更有针对性地改进绩效考核工作,更好地发挥绩效考核在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要求持续提升绩效考核效度

绩效考核的效度是指准确评价员工绩效的程度,一般来说,绩效考核的效度越高,就越能够准确地把握员工的绩效水平,考核结果的真实可信度也就越高,反之,绩效考核的结果就不够真实可靠。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事业单位持续提升绩效考核效度,只有绩效考核效度持续提升,才能对员工绩效进行准确评价,而这是绩效考核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基础。只有准确把握员工绩效,才能够公平奖惩,从而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要求充分发挥绩效考核作用

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励员工提升绩效水平、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而这对于治理体系现代化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事业单位的员工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游刃有余地做好各项工作,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不断提升其工作能力。

(三)要求绩效考核工作更加公平

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更加公平,同一类别的员工要适用同样的考核指标,采用同样的评价标准,不能够因人而异,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让绩效考核工作做到起点公平。另外,绩效考核过程要公开透明,避免暗箱操作,应把绩效考核结果公之于众,接受监督。绩效考核只有做到公正客观,才能够让员工认可绩效考核的结果,更愿意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完成绩效任务。

三、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短板,严重影响了绩效考核作用的充分发挥,具体分析如下。

(一)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虽然多数事业单位每年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但是很多单位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绩效考核就是走过场,没有客观公正地考核每一个员工的真实绩效。具体表现就是优秀轮流坐庄,所有员工的考核等次都一样,无论绩效好坏,获得优秀的机会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绩效考核完全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本质上就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在绩效考核领域的体现,造成了绩效考核实质上的不公平,不利于发挥绩效考核的引导激励作用,也无法督促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绩效水平。

(二)绩效考核内容千篇一律

目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内容千篇一律的问题十分突出,考核内容基本上停留在“德能勤绩廉”几个方面。同时,对这些内容的考核,基本上以结果导向指标为主,缺少过程性指标,这对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举例来说,缺少民众满意度方面的指标等,这不利于通过考核督促员工提升服务质量,继而影响了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三)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不足

考核结果应用不足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中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事业单位耗费了人力、物力进行绩效考核,但是并没有充分应用考核结果,导致绩效考核的目标难以实现。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不足的具体表现为考核结果没有与薪酬分配、人才培养、管理改进等挂钩,导致薪酬分配不公平、人才培养工作低效等问题出现。举例来说,缺少对考核结果的深度挖掘分析,就无法了解把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自然会影响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四)绩效考核量化严重不足

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以定性考核为主,量化考核严重不足,定性考核的缺点在于无法更加精准地把握不同员工之间的绩效差距,同时容易放大考核者的主观意识影响,出现考核趋紧或者趋松的问题,绩效考核的公平性难以得到保障。举例来说,在定性考核中,因为考核内容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考核人员就可以根据个人理解进行评定,而不同考核人员客观上存在理解偏差,容易使考核结果失真。

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策略

做好绩效考核工作的难度很大,针对上文谈到的各种问题,在绩效考核工作中,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提升绩效考核水平。

(一)提升绩效考核实效性

事业单位需要着力提升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效性,坚决杜绝绩效考核形式主义的做法,要按照既定的考核指标,对员工的绩效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让绩效好的员工脱颖而出。绩效考核工作在开展中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兼顾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等内容,严格按照考核指标对员工业绩进行一视同仁的评价,拒绝考核趋松、“随大流”的情况出现,以提升考核结果的区分度。

(二)优化绩效考核内容

事业单位员工的绩效考核内容需要面面俱到,不仅要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完成数量进行考核,也需要对工作业绩的完成质量进行考核,还要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能力等进行考核。考核内容越全面,管理者对员工的绩效完成能力就越了解,就越能为员工绩效完成能力的提升提供有益的指导,引导员工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的要求。

(三)注重考核结果应用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结果除了需要与薪酬分配、优秀表彰等挂钩之外,还需要与员工培训、管理诊断等挂钩,从而让绩效考核工作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薪酬分配、优秀表彰,要改变“大锅饭”平均主义、轮流坐庄的做法,让绩效真正好的员工获得更高的薪酬,获得更多的表彰,这样才能激励每一个员工努力完成绩效任务,追求卓越绩效目标。另外,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了解员工岗位胜任力方面的不足,给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指导,提升员工培训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

(四)重视量化绩效考核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需要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的有机结合,并尽量以定量考核为主,能够量化考核的内容就尽量量化考核,从而更加精准地把握员工之间的绩效差异,提升绩效结果的区分度。同时,量化考核可以弱化考核人主观意识给这一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绩效考核工作的公平性、规范性,确保绩效考核结果能够更加直观、真实地反映员工的绩效。当然,在量化考核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规避为了量化而量化的情况。

五、结语

事业单位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朝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坚定有力不断迈进的背景下,事业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提升绩效考核水平的必要性以及迫切性,加强绩效考核工作调研分析,围绕这一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提升绩效考核水平。本文认为事业单位需要统筹兼顾提升绩效考核的实效性、优化绩效考核的内容、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重视量化绩效考核,除了本文谈到的几点之外,事业单位还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不断创新绩效考核策略,推动这一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给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公平绩效考核现代化
公平对抗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问题的研究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