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1-11-26 07:54钟国文
客家文博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文化

钟国文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围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这一重大主题,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文物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提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自此,“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新时代博物馆工作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使命。全国各博物馆自觉将让文物活起来思想贯穿到博物馆各项工作,积极创新变革,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藏品资源和展览资源,举办大量高质量的展览,不断“让文物活起来”,推动博物馆成为让文物活起来的主阵地。据2019年全国博物馆名录统计,2019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2.86万多个,举办教育活动近33.46万次,“博物馆热”空前高涨,但一些地方由于经费、管理、人力所限,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仍旧 “养在深闺人未识”,难以搬上展线,一些展览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吸引观众,让文物活起来成为事实上的难题。

近年来,“让文物活起来”成为国内文博界研究和探讨的热门话题。为了解文博界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研究现状,本文借助中国知网数据库,以2013年1月为时间节点,到2020年3月止,以“让文物活起来”“文物”“活化”为题名,检索到文献187篇,其中学术期刊75篇,硕士论文4篇,会议论文15篇,报纸53篇,研究性发文量总体不多,报刊类文章占较大比重。

在专著方面,笔者通过国家图书馆官网以“文物”“活起来”“活化”为题目检索到相关记录6条,有汪培梓著《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博物馆工作》、湖北省博物馆、文化古建筑保护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编的《让不可移动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的生存与探索》、国家文物局编写的《让文物活起来:文物合理利用经验集萃》、湖北省博物馆协会等主编的《让可移动文物活起来》、北京博物馆学会编的《新问题·新实践·新成果:首届“让文物活起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高峰论坛”论文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编《活化利用 创新驱动——第三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论坛文集》等。

笔者通过对这些文献梳理,归纳出代表性观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思考和展望,期待全社会特别是文博界创新方式方法加大让文物活起来力度。

二、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理论研究

(一)“让文物活起来”的内涵

“让文物活起来”是当今博物馆的重要使命和重要理念遵循,研究者对其理论内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彭卿云认为,“让文物活起来”就是由文物管理部门和文物专业工作者努力开拓创新,通过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物展示、展览、传播活动,激活文物自身固有的生命力、感染力,复活文物潜在的真、善、美的底蕴与魅力,揭示文物所承载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充分发挥以物见史、证史、补史和艺术审美的作用……归根结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让可移动文物活起来》一书从可移动文物视角提出,所谓“活起来”就是最大限度地使可移动文物发挥价值和作用[2]。陈履生认为,“让文物活起来”就是能让文物藏品更多地与公众见面,有更多的展出计划,或者用更多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得到生动的展示[3]。郭子男从“活化”的视角出发,对文物“活化”的过程进行了概括,她认为博物馆“活化”就是博物馆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通过实行各种有效举措实现不断优化其生存状态、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的过程,实现博物馆“活化”包涵盘活馆藏资源、实现馆藏文物的妥善保护,激发博物馆活力、实现博物馆功能的充分发挥,补足文化建设短板、实现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三个方面[4]。段颖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传播学语境下“让文物活起来”的内涵是指受众通过博物馆媒介传递的讯息,在递进的三个层面获得积极的效果,即认知层,增长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建构知识体系;心理和态度层面,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具备审美意识,形成社会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及文化自信,强化民族凝聚力;行动层,自觉爱护历史文物古迹,加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文化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乃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5]。笔者认为,让文物“活”起来应该具备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文物表现形式上的“活”起来,即文物本体活起来;二是文物价值上的“活”起来,即努力使文物中蕴涵的价值传递给观众,实现以文化人的目的。

(二)“让文物活起来”的主客体分析

“让文物活起来”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辨析清主客体,才能更有利于整合文物资源,推动博物馆履行职能,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黄苏哲认为,“让文物活起来”的客体可以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的组合形态、抽离与文物实体的信息、新媒体技术下的文物及信息、与文物相关的活动等6种形态。而实践的主体包括博物馆、其他文物收藏单位、各类企业、社会等4个类别,并强调博物馆是最主要的实施主体,承担着“让文物活起来”的大量工作[6]。郭子男从博物馆博物馆“活化”评判标准出发,认为博物馆“活化”的主体部分是博物馆自身的软硬件条件,具体而言包括馆舍状况、藏品状况、运营状况、服务状况等方面。而博物馆所服务的受众群体构成了博物馆“活化”的客体部分[4]。两者因思考的出发点不一致,故对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主客体存在差异,但二者的观点具有较好的启发意义。

(三)“让文物活起来”面临的问题

认清当前让文物活起来的现状和问题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工作,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现阶段让文物活起来存在的问题。从认识上来看,陆建松认为,中国文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比较低,还未达到全面盘活的状态,突出表现在文物利用目标导向不明确、文物研究和利用的核心价值导向不清晰、文物利用的有效办法和手段不多且成效不显著三个方面[7]。从体制机制上来看,黄苏哲认为,目前“让文物活起来”对实践主客体认识不全面,大多数停留在“可移动文物”上,微观政策和法律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各种实施主体之间无法形成合力,一些地方“让文物活起来”的探索缺乏法律依据等[6]。从博物馆业务上来看,学者们认为目前让文物活起来的问题尚多。汪陪梓、李萍认为,受到整体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特别是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馆藏文物还存在展示不足、吸引力不够、社会利用渠道单一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很大程度上造成文物展示率低、文物展览利用率低和文物综合利用率低的“三低现象”[8]。张寅从中小博物馆出发,指出中小博物馆存在文物价值挖掘不足、陈列展览形式单一、文化交流活动较少单一等问题[9]。杭侃认为,现在国内的许多博物馆千馆一面,展览同质化日趋严重,过度依赖数字技术,片面强调博物馆文创,而没有在深入探讨文物本体的价值内涵上下功夫,无法真正将博物馆的资源转变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10]。《让可移动文物活起来》一书认为可移动文物文创产品存在产品缺乏创意、品种雷同、质量低劣、实用性差等问题[2]。陈履生认为目前“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往往局限在某些新的形式或科技手段的运用上,使得有些博物馆背离了博物馆的基本规律[3]。范周在座谈会上发言建议,“要在文物活起来的过程中作冷静分析,不是所有的文物都可以活起来,也不是文物中包含的所有内容都可以置于当下。为了吸引观众目光使用华丽的视觉效果,而忽略了文物故事的真实性,是目前文物活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11]。”早在2008年苏东海先生就明确提出,“我们不要低估技术革命的意义,但是也不要过高估计技术的意义。如果发展到技术崇拜,形成了技术主义,技术的危害就产生了。技术膨胀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文化的边缘化、文化价值的旁落,所以必须警惕技术主义的泛滥”[12]。笔者认为,“让文物活起来”不能等同于“泛娱乐化”“泛科技化”,使用科技、娱乐手段进行文物活化利用,要注意把握好价值观导向和活化尺度。

(四)“让文物活起来”的主要方式

“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探索,有N+1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是复式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博物馆都可以利用其中的几种甚至是全部方式,可根据自身的定位和自身的现状,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杭侃认为,在文物本体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有不同形式的探索[ 10]。《让文物活起来》一书认为让可移动文物活起来的主要途径包括七个方面: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数字化、文化传播、文化产品[2]。焦丽丹认为,举办展览是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主要方式,馆藏文物服务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是基础手段,馆藏文物的虚拟展示与新媒体传播是未来发展趋势,设计开发文化产品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博物馆公众教育是藏品利用的最终指向[13]。张华英认为,“让文物活起来”文物征集是基础、藏品研究是核心、陈列展览是关键、社会教育是目的、智慧博物馆是趋势 [ 14]。周劲思、秦静、穆蕾认为,让文物活起来要做好5个方面,包括做好研究展览工作、文化交流工作、文化开发工作、教育推广工作、科技应用工作[15]。笔者认为,“让文物活起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实践工程,除了以上学者提出的观点外,还有很多手段和方法,如博物馆组织模式创新、博物馆对内对外合作、文物信息资源共享等等,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观念的创新,“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将会更多。

三、“让文物活起来”的对策研究述评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基本保障

“让文物活起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博物馆负起职责,而且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从宏观上来看,提升“让文物活起来”的意识,建立“让文物活起来”的目标导向与政策制度是关键。黄苏哲希望健全完善各种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鼓励试点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力度,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体系[6]。董祖斌认为,“让文物活起来”必须构建科学的体制机制,要改革此前在文物保护、展览、研究、收藏等方面程序杂、审批多、制度死、周期长等各种机制上的不足,建立数据库、展览信息平台、展览及文物审批渠道、文物“身份证”等,大力尝试文物认养制度,制定较为灵活的文物征集制度,拓展国有博物馆对民间文物的寄展、寄藏机制,制定符合群众文化需求的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对文博特殊人才破格吸纳机制、跨地域流动机制、文博人才进出机制,制定合理灵活的经费保障政策,完善文创经营政策等等[16]。王春法认为,让文物活起来要让文物“转”起来,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有关规定,依法依规加大文物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健全馆际文物交流合作机制,促进藏品借展和重要展览巡展常态化制度化[17]。

(二)加强文物研究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学术基层

没有深入的研究,就难以挖掘文物背后的价值,在展览中就难以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汪培梓、李萍认为要摸清家底、准确定位,加强文物研究,揭示文物内涵,是让馆藏文物“活起来”的重要基础。研究文物,不仅要研究“物”的方面,如研究文物的质地、原料、形状、纹饰及其制作过程、使用方法、以及器物的对比、演变关系,还要研究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探讨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组织、宗教、审美、天文等方面的意义,以及文物对当代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借鉴等现实意义[8]。陆建松指出,“让文物活起来”,讲好文物故事,文物研究必须转变观念,必须跳出传统考古学、器物学和文物学研究的窠臼,以文化传播为导向,加强考古信息采集和多学科阐释研究,加强博物馆藏品科学体系建设及其藏品内涵价值的挖掘和阐释,揭示文物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达到透物、见人、见事和见精神,为讲好中国文物故事、为各种文物利用方式提供强大的学术支撑[7]。薛文伟认为,博物馆更重要的是充分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把文物利用起来,让静态的文物说话,古为今用,把文物背后的故事信息和反映出来的中华精神和智慧传播出去[18]。无论是展览、教育活动,还是游戏动画、导览讲解、文创产品,都要把学术性、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观赏性结合起来,让文物故事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人心[19]。秦欣欣从中小博物馆的角度出发,认为加大文物研究工作,要充分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挖掘出文物所蕴涵的地方特色文化,转化成广大人民群众所能接收的表现形式[20]。

(三)展览展示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最重要方式

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产品,是讲好文物故事的主要方式,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最重要方式。许潇笑认为,策展是再塑博物馆社会表达的方式。首先,“让文物活起来”强调的是文化遗产的社会利用,其内涵其实是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近代博物馆需要向现代博物馆转型,在“知识性”“公共性”与“体验性”三个维度上与社会构建一种新的互动关系。其次,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应当以“文化诠释”为视角,跳出“文物本位”,丰富展览的叙事性,体现文物的故事性,呈现不同文化特质的差异性展陈思路。如首都博物馆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湖南省博物馆改陈后的基本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均采用内部视角、以人为陈述对象,在策展中综合人类学、社会学的方法,对考古和历史资料进行新的整理与编辑,故事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这些展览均摒弃了以考古与历史价值为甄选标准的“文物本位”,展览叙事变得丰富多元,作为文化诠释的钥匙,将历史文物与文化情境发生关系后,让它们真正地“活起来”[ 21]。宋向光指出,陈列展览内容的内涵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内容的张力会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趣,内容呈现顺序会引导观众仿照陈列主题线索参观[ 22]。汪培梓、李萍认为,强化展示、吸引参与式让馆藏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手段,一是丰富办展方式,举办馆际互借文物展、多馆联合文物展、文物交流展、对外文物巡回展和流动展等方式;二是活跃展示形式,要充分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制作辅助展品,复原历史长江,不断增强展览的艺术性、趣味性和可参与性,同时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特色数字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三是推进策展人制度[ 8]。王龙、孙岱萌从博物馆馆际合作办展模式探讨“让文物活起来”,认为馆际合作举办展览,是整合文物资源、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现阶段值得大力推行的博物馆办展机制,并从展览类型、实现过程、参观类型三个方面探讨了馆际合作的可行性[ 23]。

(四)社教传播是“让文物活起来 ”的有效途径

现代社会离不开传播,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沟通,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熊澄宇认为,“让文物活起来”与传播有直接的关系,“酒香也怕巷子深”,某种意义上,传播决定传承[ 11]。傅柒生、赖文燕指出,文物“活”起来,传播起功效,可以理解为这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文物传播的核心内涵是让文物记载的历史变得有戏剧味道,让文物蕴含的故事不至于索然寡味,讲好故事编好戏,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应有之义[ 24]。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是最大的校外教育机构,要不断提升社会教育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努力加强对藏品的诠释和解读,其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方式。周劲思等认为,一个博物馆能不能让文物说话,把文物的话说好,一要看文物研究,二要看展览策划,三要看宣传教育。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配合展览举办专家讲座和线上线上的系列社教活动,往往能让展览更加吸引人[ 15]。董祖斌认为,“让文物活起来”离不开在语言上“活起来”,一是在博物馆的解说上“活起来”,讲解员的讲解既要有较为完整、规范的解说词,还要结合趣味性、通俗性,让参观者易记易懂;二是要在语音导览手段上“活起来”;三是制作文物及战略的解说音频,提供音频服务;四是可以依托广播电台制作文物栏目,进行文物推荐介绍;五是要让文物在导游、教师口中“活起来”[16]。郑晓红从如何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出发,认为应该发挥革命文物教育功能,努力扩大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讲解词和讲解员业务素质。讲解员在观众与陈列展览之间的“沟通”作用是先进的展陈手段无法完全替代的,让展览的内涵和陈列的目的得以充分展示和体现,需要讲解员全方位的解说和诠释[25]。刁仁昌从南京市的实践出发,例举南京市引导各文博场馆建立博物馆馆校合作机制、打造合作品牌活动、开发博物馆青少年互动体验项目、建立博物馆与学校的志愿服务机制、研发文博场馆社会教育项目库等,推动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从被动式、主动式向互动式转变,让文物活起来[26]。

当然在大众传播走向数字互动传播的今天,如何把握住机遇将博物馆和新媒体传播进行较好的融合,是文博界亟需思考的问题。陆建松认为,让文物活起来要创新文物故事传播的平台和方式。除了传统的传播方式,还要广泛利用新媒,例如动漫、AR和VR技术、微信、微博、网站、手机APP、在线视频等,持续推动文物故事传播的知识化、通俗化、趣味化、体验化、文娱化、网络化、网感化、视频化[7]。段颖从传播学的角度探析了故宫博物院“让文物活起来”的做法和实践,如打造开放创新、公正透明、亲切有趣,有担当、有情怀的博物馆形象,坚持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办展览、讲故事,强调文创产品研发抓住趣味性和实用性,新媒体运营强调即时性和互动性,大力推进媒体延伸与拓展等[5]。

近年来,基于融合创新的“博物馆+”成为博物馆传播的重要手段。2017年12月起,旨在“让国宝活起来”的两档博物馆跨界纪实类节目《国家宝藏》和《如果国宝会说话》先后上线,凭借其年轻化、现代化的表达方式获得了年轻受众共鸣,成功拉近了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博物馆热”成为中国社会文化消费新风尚[27]。2021年,《唐宫夜宴》《博物馆说》也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成为“让文物活起来”的典型案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未来博物馆的线上服务必将成为推动文物资源“活起来”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即时直播还是制作精良的纪录片、短视频,都是互联网“5G视频时代”传播博物馆文化的新选择,“(博物馆直播)可以考虑将碎片化、精细化的文物或展览短视频内容与即时互动的直播方式相融合,实现优势互补[28]。”

(五)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是“让文物活起来 ”的重要手段

新技术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新兴动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但改变了人类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同时也驱动着博物馆不断进行创新变革。近年来,博物馆以增强观众体验为导向,推动AR、VR虚拟展览落地。如故宫博物院利用巨型投影、数字交互和AR、VR等技术打造“清明上河图3.0”数字展览,吸引观众累计超过150万人次;陕西历史博物馆则开放了文物保护修复展示,推出“国宝厅”项目,并辅以多媒体演示、互动手段,深层次解读文物内容等。根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2020年全国两会特刊上的介绍[29],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积极推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互融合,助力古老文物赋予新活力、插上新翅膀。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全国文博单位充分利用动漫、游戏、VR、AR等数字化技术向公众提供全息影像欣赏、虚拟触摸、沉浸式体验云端服务。据统计,全国博物馆共上线展览2000余项,1300多家博物馆开放网络、微信、微博等在线展览。

当前,展览展示技术、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博物馆管理技术、博物馆教育技术等是各大博物馆采用的主流技术手段,VR、直播、3D打印、手机移动客户端开发等新兴技术的涌现同时让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掌上博物馆等概念逐步出现在大众眼中,博物馆通过各种数字化平台,将各类馆藏资源面向全社会提供检索、下载等服务,顺应技术时代潮流,让沉睡的各种藏品“活起来”,走进人们的心中。在未来,新兴科技将依然是实现馆藏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方式,三维全景、VR、AR等技术手段能够带给观者更多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既拉近了博物馆与观者之间的距离,又可以全方位展示博物馆与藏品的风采[30]。王春法认为,让文物活起来需要博物馆的文物“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其中“智”起来,就是大力推进文物资源的数字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动”起来,就是加速文物活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不断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加强观众与文物互动,使古老文物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17]。焦丽丹认为,随着移动技术带来的新变革,博物馆智慧服务的手段也将呈现多元化、科技化的新趋势。智慧博物馆将为我们加强馆藏文物利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利用手段不再局限于馆内的有限空间,而是穿越时空无限扩展[13]。

(六)文化创意是“让文物活起来 ”的重要载体

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力度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选择和途径。近年来,博物馆与教育、旅游、设计、动漫、影视的融合发展渐次开花,《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全面热播,“文物带你看中国”“故宫社区”“数字敦煌”等精品展览使文物插上互联网翅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国家也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探索通过IP授权等模式延伸博物馆产业链,让公众把文物带回家。《让可移动文物活起来》一书认为,开发出让观众满意的文创产品,首先是健全文创产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实行多元化的财政支持,为可移动文物文创产品开发提供政策和物质保证;其次是革新博物馆衍生产品的开放与营销理念,改变博物馆以“物”为主的产品开发理念,重新建立以“人”为核心的服务意识;三是提高文化产品的创意性和设计性,要依托本地精品特色文物和专题展览,实现可移动文物文化产品的独特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2]。薛文伟指出,好的文化创意产品需要包含三个要素:创意、设计和情怀[18]。基于这个理念,苏州博物馆开发出文创镇店之宝——文徵明紫藤种子。苏州博物馆这一产品正体现了文物“活”起来实践中所必需的创新精神,成功寻找和凝练了文物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推动文物价值向现代价值的深层次转变。杨智杰提出,文物“活起来”文创产品不能盲目依靠科技,更重要的是对文物的整个功能体系,从年代、色彩、使用功能这些表象的东西到其时代价值、历史意义、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升华,建立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讲好文物文化和博物馆文化和文物的故事,用创新设计手段,寻求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才能充分使文物自身的故事得以表达,使得文物“活”起来[31]。同时,IP开发是推动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博物馆在IP化过程中,借助社会力量盘活既有资源、打开市场的同时,又能成功“导流”,真正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32]。

(七) 文旅融合是“让文物活起来 ”的发展方向

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新时代博物馆的重要使命。面对公众强烈的文化需求,当下的博物馆积极创新求变,逐渐成为文旅融合的前沿阵地与有效载体,成为提升民众文化精神消费和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曾任美国圣克鲁兹艺术与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的妮娜·西蒙(Nina Simon)将博物馆定义为“观众能围绕其内容进行创作、分享并与他人交流的场所[33]。”从市场角度来看,在所有文化遗产表达传播方式中,旅游的表达与传播是最直接、最生动、最易接近、互动性最强的一种,旅游业在激活、传承、弘扬文化遗产资源价值方面始终发挥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34]。博物馆与旅游产业结合,发挥文化与经济协同效应。在传统博物馆管理模式下,博物馆主要职能是做好收藏、办好展览和宣教活动。而与旅游市场结合起来后,博物馆还需要扮好经营者的角色,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博物馆IP。文旅融合将大大盘活优秀文化资源,以市场效能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强大动能,对博物馆创新发展模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35]。任维波认为,从全域旅游视角让文物活起来,游、购、娱、吃、住、行是基本要素,“旅游+博物馆”的实践可以从游览参观、文化创意购物消费、娱乐休闲、食住行等方面切入[36]。当前,许多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部门面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推出了博物馆研学路线,部分遗址类博物馆还建成了文化遗产研学基地,定期在当地举办研学活动,一方面使学生们在旅行的特殊时空中感悟人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另一方面又能使其“在场”感受祖先留下来的传统哲学和智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对文化遗产的认同和认知,使无言的历史和文化在体验和接触中“活”起来,达到以“物”说话、“活”化资源的目的[37]。

四、结语

目前学界对博物馆“活”起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是综合性地讨论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方法,例如从如何保护、研究、展览、教育、文创、传播、信息化等方面进行探讨。其次是从本馆或个别几个博物馆的工作实际出发谈工作经验,或单独就某个博物馆工作具体环节,如保护、研究、展览、文创、教育等总结经验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出,目前我国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研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研究视角相对微观,未从宏观视角探讨博物馆“活起来”的问题,有关“让文物活起来”的政策研究、制度研究、治理研究还十分薄弱;其次是系统的理论性探讨较弱,主要是从实践案例出发分析问题,就自身探索谈经验,笼统探讨层面较多,研究具体业务多,没有上升为理论指导,因此难以形成博物馆工作普遍规律。

“让文物活起来”是开展文博工作的重要遵循,关系到中国博物馆未来的长远发展,对新时代文博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指示精神,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关注以下问题:

一是加强让文物活起来的理论研究。从哲学意义上来讲,让文物活起来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虽然有学者在某种程度对“让文物活起来”进行了一定探讨,但还很零散,还要深化研究视野,拓展研究广度,构建“让文物活起来”的理论支持。

二是注重“让文物活起来”的宏观研究。“让文物活起来”是一个宏观问题,也是一个微观问题,当前的研究内容主要针对一馆、一种具体手段,但对政策的研究、政策的运用、政策的建议还很不够,宏观上、全局上的构建仍然欠缺,这方面还需要努力。

三是加强国内外比较研究,总结好经验教训。“让文物活起来”是一个探索和实践过程,有实践必定会有成功,也会有不满意之处,未来要认真总结实践的不足,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加强与国际文博行业的比较研究,为全国博物馆界贯彻落实“让文物活起来”重要指示提供经验和合理化建议,为博物馆未来工作方向和方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文物博物馆文化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博物馆
谁远谁近?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