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古筝集体课教学的分析

2021-11-26 20:02徐小凤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古筝弹奏集体

□徐小凤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现今,传统的古筝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为满足社会对古筝人才的广泛需求,古筝集体课教学已经成为大多数音乐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大大节省了教师资源,又充分激发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能力。

一、古筝集体课教学的必要性

一般来讲,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能够进一步扩大受众范围,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明显压缩教学成本。从长远角度来讲,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能够彻底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同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集体授课可运用齐奏、相互观摩等多样化的形式,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听觉和节奏感,也可培养其合作意识,而这也是高质量完成古筝表演的重要前提。

二、高职院校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充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当前高职院校盛行复古的风潮,多数学生已经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因此,古筝课程也成为高职学生争相学习的内容,古筝教学便以此为背景广泛开展。但随着古筝课程学习者数量不断增加,古筝学科教师便显得相对不足。虽然采用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但这种教学形式显然无法满足当前形势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采用集体教学形式,便可使一名教师同时面向几十名学生进行授课,极大地提升了古筝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此外,高职院校也可明显降低古筝教学的成本投入,能够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

对初步接触古筝的高职学生来讲,以集体授课的形式开展教学,更能满足其需求。学生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获得相同的教育资源,便可产生学习自信心,提高对古筝学科的钻研兴趣。此外,在集体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监督,也可以学习同学身上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获得共同进步。在学习古筝演奏技巧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形成更强烈的合作意识,提升班级的向心力[1]。

(三)增强学生的弹奏技能

教师在上述集体教学模式中,可对学生进行标准化教学,通过对学生合奏或者齐奏技巧的指导,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弹奏技能,为此后集体呈现古筝表演打下基础。学生在参与集体演奏时需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通过与团队内其他成员的协同配合,共同完成作品的演绎。此外,教师还可有效压缩教学中重复教授的内容,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三、高职院校古筝集体课教学实践策略

(一)重视古筝集体课堂上的选材

古筝课程内容选择的合理性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时,首先,教师需格外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扎实,甚至基础相对薄弱,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便需倾向于选择基础性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普遍的学科基础来确定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渐加大难度,以此辅助学生稳步提升学科技能。其次,教材内容的选择需具有典型性特征,并与所传授的技术高度相关。比如,在对分解和弦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选择专门的练习曲目,从和弦走向、双手衔接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练习。此外,教师还需保证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选择的教材练习曲目需具有更为明显的旋律性特征,这样,学生才更容易开展练习。针对学科技能的训练,教师除为学生提供适合练习的曲目外,还可选择在旋律和技术层面均更适合的作品进行练习,在提升学生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最后,在实施古筝集体教学期间,教师需彻底转变以往过于注重学科技能培养的目标,使整个教学内容囊括古筝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作品和各流派的作品等内容,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底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古筝流派涌现,但由于地域和乐种的不同,各流派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风格差异,情趣也更为多样化。比如,河南的古筝作品更为明快,山东的作品更为刚健和朴素,潮州相对委婉悠扬,浙江更为细腻流畅,客家古筝作品更为典雅等。不同流派在演绎《高山流水》时,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山东的老八板演绎的作品,能够体现出更为雄浑的气魄,而中州古调则将《高山流水》演绎得另有神韵。教师要辅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古筝背景知识,以此提升学生对古筝乐器和演奏效果的把握。同时,教师要通过各类风格的作品来增强学生的体验,从而全面促进学生鉴赏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高。

(二)古筝集体授课系统要完整

教师需系统地进行古筝集体授课,在实际教学中,需尽量保证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效果。由于面对学生群体开展教学,教师便需更为重视对基础理论和技巧的教学。古筝集体授课的内容主要有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等。

1.讲解与示范

教师需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和体验,让学生明确掌握所需学习的技术和特征。在理论层面,教师需要对作品的背景、层次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同时重点强调作品运用的技巧。比如,在对颤音进行讲解时,教师需先让学生明确颤音的概念内涵,再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演绎,左臂保持紧张状态,以颤弦姿势完成作品的演奏。教师应提醒学生,当手臂放松后,肌肉组织也需持续保持紧张感,在一定的速度下完成一次完整的颤弦[3]。

在实施集体授课期间,教师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还需重点对弹奏技巧进行细化讲解,必要时需进行示范,让学生准确掌握该项技巧。这样,学生便可准确理解弹奏的技巧和艺术特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示范时需选择音色柔和的作品,这样更便于学生模仿,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2.观察与练习

在集体学习中,教师完成示范讲解后,学生便需通过观察将教师的弹奏要领牢记于心,包括对手型、入弦深度、触弦速度及力度的控制。此外,学生还需认真倾听和分析教师演奏的效果,尽量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分析,为此后独立进行演奏奠定基础。为了让所有学生均清晰观察到教师的示范,教师需科学安排学生的座位,可以自己为圆心,让学生分布在四周,这样学生便可在各个角度清晰观察到教师演奏的技巧。

学生最初学习古筝弹奏技术均是通过对教师的模仿实现的。学生在接受教师的专业化指导后,便可形成独立的认知,从自身的角度理解演奏技巧,并将习得的技巧应用到练习活动中。在参与练习时,学生需细化教师传授的技巧,掌握弹奏要领。学生在进行训练时,还需留意教师的弹奏效果,以此快速掌握弹奏技巧,提升音乐素养。在学生全面掌握古筝的演奏技巧后,教师便需进一步督促学生进行深化练习。教师需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演奏技巧指导。

3.合理布置作业

学生在熟练掌握古筝弹奏技巧后,便可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作品进行演奏练习,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对技术掌握的熟练度,并在直观感受下更为深入地理解作品,体验演奏技术的运用效果。教师应尽量鼓励学生广泛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练习,从而加强学生对古筝演奏技术的巩固把握。

此外,在每次集体教学活动完毕后,教师还可为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把握。课后任务的布置首先需具有针对性,即任务内容需与课堂教学内容保持一致,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来设置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其次需具有代表性,练习任务需囊括课上所学习到的各方面内容,让学生能够全面回顾和练习课堂知识。最后需科学把握作业量,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布置相应的作业任务,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作业练习来加强学生对古筝弹奏技巧的把握,而不能一味加大作业量,否则会挫伤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回课

教师在实施集体教学时,需随时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来灵活运用回课形式。首先,教师应设定演奏的速度和形式。这样,教师便可压缩演奏时间,提升学生的合作技能。其次,可以分声部合奏的形式进行教学练习。该种方法适合应用在具有多个声部的作品的练习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声部,一部分学生弹奏右手旋律,剩下的学生弹奏左手旋律,完成作品后再进行对换练习。这样,学生便可分别了解不同声部的特征,同时能形成更高的团队意识,提高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最后为个体回课。教师可对个别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将集体课堂作为临时的舞台,让学生单独演奏,这样便可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应注重倾听学生演奏的效果,并结合技巧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从而让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让其他学生也能够引以为戒。

结语

从现阶段高职古筝集体课的教学情况来看,其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职古筝教师要结合职业教育需求及古筝教学特点,在关注古筝这一古典乐器演奏特点的同时,兼顾学生能力培养,通过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猜你喜欢
古筝弹奏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动人心弦
交响曲
警犬集体过生日
第一次弹古筝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小星星
钢琴弹奏中三度音阶的研究
集体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