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问题

2021-11-26 20:02周红伶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艺术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水平教学方式素质教育

□周红伶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音乐赏析水平,让学生清楚意识到自身的长处,明确发展的方向。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开阔眼界

通过音乐教学的特殊形式,学生能了解到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习俗,感受多样化的音乐情怀。学生一旦接触到风格各异的音乐文化,便能进一步感受其中的特色文化,开阔自身眼界。

(二)提升学生鉴别水平

在高校音乐课堂上,学生能聆听各种形式的音乐,并在此氛围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此外,在带领学生赏鉴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家想传达的情感,进而提升其文化素养,推进音乐教学改革进程。

(三)使学生的身心获得舒适感

高校学生往往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学校测试、工作等。对此,音乐可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使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放松自我。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未能意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从高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虽然已开始重视素质教育思想,但并未将其应用到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导致相关教学活动始终停留在表面阶段,极大地阻碍了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教学方式存在滞后性

在高校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欣赏、模仿等固有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将学生束缚于框架之中,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更无法开展与之相关的实践“任务”,最终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是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究其根本,在于学校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因而未形成规范的管理系统。此外,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难以满足音乐教学改革的实际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途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思想

想要弥补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不足,高校就必须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不断优化教学思想、落实教学指南、明确教学目标,进而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同时,高校还要优化音乐课程设置,严禁出现改课、占课等不良行为,使音乐教学发挥实际意义和价值。

(二)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库,并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新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设置游戏、情境重现等手段,快速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如可以小组探究的形式,鼓励学生分析、探讨音乐知识,并就此发表自身见解,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

(三)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往往直接决定着音乐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必须以此为切入点,注重对教师能力的培养,并以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的方式,帮助其走出校园,积极地分享、汲取有效的教学思想及方式。另外,学校领导要严格把关教师招聘环节,择优录取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进而为后续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有机整合储蓄能量。

(四)利用多媒体,提升教学水平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化时代已悄然来临。对此,高校必须重视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的融合,通过现代化教学方式,将复杂的乐理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及时了解各区域的音乐形式,开阔眼界,感受来自音乐的独特魅力。例如,教师可将课程内容编辑为教学PPT,以此传授理论知识;还可利用音乐软件,为学生录制作品,以便吸引其注意力。总体而言,多媒体音乐教学方式可将音乐交流与资源共享的效益发挥到极致,进而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应从音乐教学本身出发,促进改革的实施与推广。教师也应不断进行自我学习,摒弃落后的教学方式,根据时代要求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整体音乐水平。由此,学生也能真实地感受到音乐魅力,进而爱上音乐学习,通过音乐展现独特的人格魅力。

猜你喜欢
水平教学方式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张水平作品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作家葛水平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