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21-11-26 20:02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钢琴教学活动

□陈 光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因材施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开展更有针对性的钢琴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确立高校钢琴教学目标中运用因材施教理念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根本,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前先确立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后续的教学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师从整体的角度分析高校钢琴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钢琴演奏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从具体的教学工作及教学步骤来分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需要细化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目标中要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发挥教学的最大价值。当前,我国有许多高校已经设置了钢琴专业,但是不同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重点不同,所以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1]。例如,我国有许多艺术类院校和音乐类院校,这些院校有丰富的艺术教学经验,并且师资力量较强,钢琴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出更多的钢琴家。根据这一教学目标,这类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会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演奏技巧。而一些师范类院校钢琴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钢琴教育人才,所以,相对于前一类院校来说,教学难度较小。除了艺术专业院校及师范类院校,还有一些职业院校也开设了钢琴课程,而其开展这一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钢琴技能,更注重钢琴教学活动的实用性、丰富性。所以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分析,要想有效开展高校钢琴教学活动,教师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并且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相关的指导与帮助,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钢琴的相关知识与技巧,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在设计高校钢琴教学内容中运用因材施教理念

开展高校钢琴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以教学目标为根本导向,还要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来丰富教学活动,而这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入学前,每位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情况及钢琴演奏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因此,钢琴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理解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征的课程内容,从而真正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要对钢琴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教师不仅要对实际课程内容进行细化,还要将钢琴教学的特殊性与整体性进行融合[2]。迄今为止,钢琴艺术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系统的教学体系,对学生的基础技巧有严格的要求,能有效促进钢琴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开展钢琴教学前,教师要加强对教学普遍性和整体性的考虑,可以通过课前测试,了解学生的钢琴知识实际掌握情况和演奏水平,从而在后续的教学中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钢琴基础技巧学习应成为高校钢琴教学的首要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需要让所有学生都学习,以帮助学生奠定学习基础。除了钢琴教学的普遍性和整体性,高校钢琴教师也要考虑到教学局限性与特殊性。由于学生的钢琴基础和演奏能力有一定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区分,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钢琴知识,以基本功训练为主,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钢琴练习曲。第二层次,教师要让学生多进行乐曲演奏,以奏鸣曲为主要的练习曲目,并让学生开始进行钢琴伴奏练习。第三层次的教学内容重在突出对学生实际演奏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

三、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

高校钢琴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先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状态的观察,了解他们的特征,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据此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具有先天的优势,乐感较强,所以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教师讲解的内容,而有的学生先天条件不是很优越,教师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对他们进行指导,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3]。所以,高校钢琴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结合学生的差异,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以此提高教学有效性。比如,对于基础薄弱、技术提升缓慢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并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逐步增强学习信心。由此可见,掌握了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以及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也促进了高校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集中于小组教学,转变钢琴课堂教学模式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管理,并给所有学生设立同样的教学目标,学生就会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失去自我发展的机会,也不能认识到自身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4]。在现有的钢琴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选择一对一教学和大班教学的方式,一对一教学模式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但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学生之间无法交流,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大班教学模式中,学生数量较多,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为了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演奏水平、性格特点等,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5]。为了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及分层教学法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制订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方案,转变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五、在高校钢琴教学评价中实施因材施教理念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具体反馈。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评价中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例如,运用档案袋评价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自身学习状况的收集和整理,其中包括学习成绩的进步、学习作品展示、奖项、技能掌握情况等,这并不是学生的“荣誉袋”,而是学生的成长记录,反映了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技能发展情况。教师要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评价工作的重视度[6]。此外,教师要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不能按照同一评价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多给予学生激励和帮助。总之,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真实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系统的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环境,高校钢琴教师需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准确把握教学的整体方向,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具体来说,高校钢琴教师要意识到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价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指导和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成就感,进而对钢琴学习有更高的热情。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钢琴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