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课堂中听觉分析训练的重要性探讨

2021-11-26 20:02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艺术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教师应音乐

□童 音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在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中,视唱练耳课堂是声乐学习的重要课程,其中包含三个不同的教学组成部分,分别是视唱、听写、听觉分析。视唱练耳能帮助学生正确地表达对音乐的感知,并且能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应明确听觉分析是借助听觉这一手段,以分析为目的,促使学生可以生动形象地阐述音乐概念,进一步提高听觉分析的整体质量,从而通过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音乐内容及信息,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音乐素质,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一、听觉分析在视唱练耳中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音乐听觉分析能力是视唱练耳学习的必要基础

听觉分析在视听练耳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对音乐有理性的认知,其中包括音乐的节奏、音高、和声及节拍,使学生的感性认知逐步走向理性认知。教师应在整个音乐教学中提高听觉训练的效果。一直以来,听觉感知都是听力分析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的内容,而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层次才是听觉分析最重要的部分[1]。

(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不同软件,如音乐制作软件或打谱软件帮助学生分辨同一作品的不同声部之间所对应的不同音色。这有利于学生掌握音色的分辨技能,为以后的实践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解放双手,离开钢琴,真正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在开展听觉训练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也可以把民族音乐带入课堂,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音乐理论内容,还可以利用不同学科开展融合教学,改变教学的单一性,丰富教学内容。

二、听觉分析在视唱练耳中的应用方式

(一)更新教学观念

开展听觉分析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的基础内容。听觉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视唱练耳的学习质量,但是,教师应认识到,传统、简单的听觉分析课程教学并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育教学需求,应增强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解决课堂时间不足这一问题,使学生通过音乐感知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特征,提高自己的听觉认知,将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同时确保学生对已学知识有明确的认知,培养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习惯,以及对音乐的分析能力,这是听觉训练应用在视唱练耳中的主要原因及目的。

(二)完善教学内容

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为了提高视听练耳课堂上听觉分析训练的整体效果,教师应明确听觉训练是整个音乐教育教学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并让更多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提升。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本的教学观念。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的高等院校都已经明确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对原有的音乐视听练耳教材进行了完善,无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是教学理念,都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原本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的音乐发展要求。为此,听觉分析不能一味地按照过去的方式,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手段及教学理念来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特别是对于一些综合类院校,由于综合类院校的主要专业并不是音乐专业,相比于音乐专业院校,其教学质量可能相对较差,并且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提高对听觉分析的重视程度,了解教育教学的方向,确保教学观念的创新能满足目前音乐教学的需求。

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中,但是音乐本身是无国界的,其内容非常丰富。在选材方面,教师应做到多方位选材,提高训练的质量。要想做到多方面选材,教师应了解不同类型的曲目、各地区独特的音乐作品,特别是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目前的教育教学中,无论古代的音乐曲目还是民族音乐,各式各样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都能提高学生的听觉分析训练效果。教师只有做到多方面选材,才能结合各种题材独特的特点和音乐风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2]。

(三)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要选择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但在目前音乐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没有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可利用多种不同的软件及移动客户端在课后开展音乐听觉训练。这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教学条件及教学环境,给学生营造了生动、立体的实践场景,还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过程中学习质量较差或者学习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此外,这种教学方法满足了我国当前教育教学的相关要求,同时能促使高等院校引进更多的教学软件和现代化设备,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效率。同时,高等院校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的现代化设备建设,促使教师利用这些先进的设备优化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一教育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得到提升,也能消除在舞台表演中的紧张感,丰富舞台表演经验,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进而达到我国教育教学的相关要求。目前,要想帮助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掌握好相关知识,教师除让学生认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还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音乐,了解音乐的发展方向,提高音乐学习质量,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

(四)强化实践练习

要想听觉分析训练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明确其教育教学的基础是训练。无论通过考核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还是通过日常的训练让学生感知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在整体考核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与时俱进,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仅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听写、视唱训练,而是把实践操作纳入考核范围,并提高学生实际演唱的整体效果,让每位学生都敢于唱、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喜爱程度,提升自身的音乐学习素质。在听过音乐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展强化训练,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分析的整体学习效果。

(五)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当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提高听觉分析训练的整体质量。在基础的听觉技术训练中,学生更容易听辨钢琴演奏的泛音。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钢琴这一单一的教学工具,很难提高教学质量,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通过目前对我国各大高校的音乐课堂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式各样的乐器,无论是打击乐、管乐还是电子音乐,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教师在听觉分析训练中无法做到有效应用不同的乐器,也无法提高教育教学的示范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各式各样的音乐作品,从而给予学生更加真实的听觉感受,同时在课堂中加入多种不同形式的、多声部的音乐训练,以此提高学生在听觉分析过程中的多声部听辨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听觉分析是视唱练耳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既是一个技术性的基础训练内容,又是顺应时代发展、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在视唱练耳课堂上开展听觉分析训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加强对各类作品的分析和鉴赏,并且能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实现学以致用。通过大量训练,学生会对不同的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实现视唱练耳这一课程的目标。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教师应音乐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