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性艺术创作中艺术语境的转换与表达

2021-11-26 20:02西安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媒介绘画

□刘 彤 西安美术学院

纵观上下几千年,艺术的最初形成过程是以人类的劳动为起点的,如中国的彩陶纹饰、西方的洞穴壁画等。在此过程中,创作者通过艺术作品在整体上所呈现给观者的一种极为明确且具有独特特征的艺术语言,自然而然地形成某种具有辨识度的艺术图样,即“绘画风格”。风格的形成与诸多因素有关,不同的艺术创作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文化背景下以不同的绘画方式创作艺术作品,形成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时代大环境下,如何转换语境表达心之所想、传递价值观成为众多创作者关注的课题。

一、新材料

对于创作者而言,要选择最适合表达自己思想的绘画语言离不开对工具的选择。传统绘画材料一般以某种物质材料为绘画媒介,经过时代的变迁,绘画的方式已不局限于绘画材料,如架上绘画因为杜尚的出现走向了“物”,也就是绘画的媒介转向了任意物。杜尚要说的是,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可以借助任何方式,使用任何可以借鉴的媒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是一场涉及诸多领域的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进入21 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及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口的革命。这些科技革命成果,衍生出更多新型绘画材料和绘画方式,如数字绘画、新媒体艺术、机器人画画等。创作者通过这些新兴手段绘制画面,表达现当代生活的状态、方式、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

二、新技法

众所周知,传统绘画中不同画种表现的绘画技法各不相同,但近几年来,无纸化学习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与纸质版课本、笔记本相互配合,成为课堂和课余学习的利器;同时,它也成为艺术创作的一大工具,受到艺术创作者的青睐。当今流行的数字绘画也称电脑绘画,不同于纸上绘画,它以绘画性为本,以数字技术为辅助,是一种能产生更多数字时代鲜明的绘画语言的新的画种,它借助的工具是数字软件、绘画板、触摸屏等一整套绘画工具。创作者在运用数字媒介绘制画面时,不仅需要考虑绘画性本身,如画人像时的“三庭五眼”,画景物时的“近大远小”等绘画技巧,还需熟悉电脑基本操作技巧及绘画软件操作技巧等。当前架上绘画仍存在,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艺术的方式被极大地拓宽了,“无纸化”的数字绘画技法的普及成为未来趋势。

三、新观念

新的媒介诞生,旧的媒介被融合或代替,绘画“绘”的是什么?绘的是观看世界的角度并表达出来,重要的是体现主体的精神。西方古典艺术时期,创作者更多的是忠实地复制眼之所见,而人们会赞叹创作者巧夺天工的绘画技巧;现代艺术时期,艺术家通过画不美的现实以“反抗”古典艺术,并放弃了严格的写实技巧,从极度写实转向“写意”和“变形”,艺术的表现方式相较于前者更加自由,如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等;而当代艺术更多地关注创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正如著名哲学教授丹托所说,艺术从追求“形”转向了追求“态”。

由上述我们发现,每个时代的艺术创作都通过艺术语境的转换表达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而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政治、经济相对稳定,数字科技繁荣发展的时代,数字时代的媒介不是一个“物”,是从传统媒介到“物”的另一面,是非现成品的“数字化”,数字的概念更多的是在技术层面,这对绘画创作来说是新的血液、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必定带来新的发展。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我们的艺术创作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思想似乎已不成问题,无论用什么样的媒介来呈现画面,绘画主体与传统绘画里的主体都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艺术家创作这件作品本身要表达的思想,或是文化的传承和延伸,或是新的图式、新的观念。艺术家只是利用了这个时代的技术特性,通过转换思想观念与创作相结合,将新材料、新技法和新观念整合重组,适当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使它们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创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认同。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需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挖掘传统文化的根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在今天,科学技术的变革对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文化、科技与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文化自信和利用科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独特之处。相比于传统绘画,时代性艺术创作在美术史上的发展还处于萌动的发展阶段,但发展迅速,其未来的壮阔令人憧憬。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媒介绘画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