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戏剧表演技能的策略

2021-11-26 20:02郑茹月武汉市艺术学校
艺术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教师应交流

□郑茹月 武汉市艺术学校

笔者结合自身对表演艺术的探索和实践,提出提高表演艺术的方法、内容和步骤,力求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戏剧是综合的艺术,是行动的艺术。戏剧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的材料与工具。表演艺术是一次再创作。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应力和表现力,通过精读剧本,传达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和体验,变语言为形象,变说理为抒情。演员因各自的修养不同,艺术表现也大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由于我校学生多为应届初中生,文化艺术修养有限,笔者根据我校生源特点,为表演班的学生制订了不同的教学计划,逐步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内在要求准确理解和体验的能力,让技艺融入人物,使人物进入内在。为此,笔者总结出“五步”教学方法。

第一步:解放天性。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模拟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尽快脱下“自我”的保护外衣,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更好地融入不同角色。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进行创作,确保学生处于自由的状态,教师可以利用即兴创作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天性,使学生明白表演就像玩游戏一样自然、放松,让他们感受到舞台生活就像真实生活一样真实、生动。这样,学生就能拥有基础表演能力。

第二步:观察生活。表演并非“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它取决于演员的生活体验。学生只有亲近生活,才能对舞台创作有真实、生动的感受。

第三步:“四要素”练习。通过以上两个步骤的训练,学生逐步认识到表演的本质,并开始掌握表演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这一阶段,教师应更加系统地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留意和重视“四要素”的安排和使用。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时间、地点、人物(人物关系)和事件,使学生应对各种变化,形成不同的状态和行为逻辑。教师应注意强调事件的发展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戏剧事件的起伏跌宕、矛盾的激烈冲突和情绪的大起大落。

第四步:加强互动。舞台行动的对象是有思想、有人性、有亮点、有真情,来之自然、去之悠然的人物。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培养和掌握在交流中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相互影响和相互行动的能力。实践表明,交流能促进互补,而互补是智慧与智慧碰撞的结果。学生只有在互动中才能互相学习,获得快速进步。由此,整个教学过程会呈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进步的状态。这种互动交流以“对手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自我交流”为主,以“想象的对象交流”和“与观众交流”为辅,能使学生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

第五步:个性培养。表演的精妙,是用精致与简约去点燃激情,是“划破”人物的皮肤,进入人物的内心。为达到此目的,演员必须具备个性表达的能力。表演艺术是“特色教育”“个性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专业积累中总结经验,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不照搬照抄,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经过数次教学研讨,专业教师们达成共识,围绕培养目标形成了“一人一种引导模式,一人一个表现风格”的教育理念,这既突出了教师的教学特色,又挖掘了学生的个性风格。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教师应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长处,使其明白,表演应发挥自身的个性,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别人的方式。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成果显著。同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表演艺术不是简单的一门课,它要求学生和教师进行创作。每天,教师最大的乐趣也来自自己的创作成果。一方面,师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创作,感受角色的悲欢离合;另一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教师,我们深深感到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在教书,更是在进行创作。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教师应交流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如此交流,太暖!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