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奔跑在融合传播最前沿
——浅析市级媒体整合带来的变化

2021-11-26 19:06文_黄
传媒评论 2021年11期
关键词:要闻小分队湖州

文_黄 珺

在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时政要闻报道、担负好新闻宣传使命,是党的舆论阵地最为现实紧迫、最具探索意义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一道摆在媒体破难前行中的必答题、抢答题。

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是全省第二家地市级报台合并组建的市级融媒体,它紧抓报台合并契机,推进时政要闻报道力量整合、流程再造、形式创新,使时政要闻报道乘着融合东风,奔跑在融合传播最前沿。

全媒体小分队应运而生,满足全媒采集需求

湖州日报社和湖州电视台合并,昔日里跑市级时政新闻条线的小伙伴都整合到了一个单位,成为市新闻传媒中心全新组建的下属一级部门——时政要闻部的成员。12名文字、摄像、摄影记者组成了5个报道组,另配备1名资深评论员,分别对应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市委副书记的新闻报道,同时兼顾纪委、组织、宣传、统战等党委重要部门的时政要闻报道工作。

全媒体小分队的应运而生,不是简单地做了一道加法题,而是一个全新的设置。每个小分队都必须承担起采、写、摄、录、编等多种功能以及必备的网络技能。原先报社文字记者将不再仅仅给报纸供稿,采访报道时要充分考虑新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的不同需求;摄影、摄像记者的工作任务也从仅对报纸、电视新闻供稿,扩展为做新媒体图片、短视频新闻等。

去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湖州举行,这是“战疫一盘棋”下共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事。因防疫要求和媒体数量受限,能够进入会场报道的仅有书记组采访小分队3人。如何在报、网、声、屏都有消息?该小分队当天一早进入会场后,文字记者立即收集会议信息,采写简短消息,并临时充当主持人在整点新闻播报中进行广播连线,将会议举行的消息和相关议程第一时间告知广播听众。同时,摄影和摄像记者在会议宣传纪律允许的情况下拍摄有关外景并会同文字记者的简短消息,实时传输给湖州发布、南太湖号等新媒体平台、客户端,开展移动传播。之后,小分队投入紧张的文字采写和画面、图片拍摄中,以供电视、报纸和新媒体深度报道所需。

全媒体传播增强选题策划性提升传播覆盖面

时政要闻作为重要的时政新闻,牢牢占据着党报一二版的重要位置和电视新闻的重要时段。市级时政要闻在报台合并前基本由报社、电视台各派记者团队参与报道,最后呈现也基本只在市级党报和市级电视新闻上。这与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趋势已不相符。

中心整合后,时政要闻报道顺应媒体融合要求重构采编发流程并进行全网传播。当接到中心厨房下达的采访通知后,时政要闻部向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平台通报选题并派小分队进行采访,再根据各平台需求进行订单化供稿。

今年8月,湖州聚焦绿色共富、加速城乡融合,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无差别城乡”。这既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部署,又是开展新闻会战的绝好实践。市新闻传媒中心对如何做好这一时政要闻报道进行提前谋划,确定抢抓8月1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湖州市共同富裕试点三年行动计划》这一时间节点开展全网传播。当天,市长组采访小分队在收集到行动计划有关内容和打造“无差别城乡”意义背景等素材后,立即与后方联系,就此采访相关领域专家、乡镇和强村公司负责人等,丰富报道内容。会议一结束,“湖州率先打造‘无差别城乡’”的消息即登上了湖州发布,点击量不断攀升,当日达到5万+。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跟进报道。湖州日报刊发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湖州率先打造“无差别城乡”的消息;湖州晚报则以会议为消息源,开展了更丰富更深层次的报道。当天所有的消息均采用了“湖州率先打造‘无差别城乡’”这一主题,为的就是让这一时政新闻迅速深入抢占各宣传阵地,提升时政要闻传播力、渗透力。

市级媒体整合这一变化为开展时政要闻的统一策划、全网传播奠定了基础。时政要闻因其内容的重要性和传播渠道的畅通,逐渐成为各宣传平台的“香馍馍”。

全形式创新改善报道僵化问题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在互联网环境下,时政要闻报道必须走深度融合之路,才能巩固宣传阵地,拥有话语权。

首当其冲就是要将改文风一贯到底。不可否认,传统时政要闻报道或多或少存在着格式僵化、用语生硬、内容空洞等不足,导致新闻报道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市级媒体的整合为此提供了有利契机。首先从规范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开始,按照精简务实、注重效果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把报道的角度和着力点更多地放在“事”上、而非“人”上。在压缩篇幅方面,简化领导职务称谓、简化工作成效业绩,不写废话、多余重复的话,追求以最少的字讲最重要的事。

其次,要在“快”字上做足文章。时政要闻部会同各宣传平台分别开展了新媒体快讯、新媒体直播、新媒体发布、广播连线、电视新闻短视频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以时效性和权威性抢占第一落点。今年7月25日,第6号台风“烟花”来势汹汹,最大可能于当天下午在浙江沿海一带登陆,湖州全境严阵以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早前往区县基层和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检查指导防汛防台工作。如果待当晚电视或次日报纸报道,这样的新闻还有多少温度和价值?中心果断采用快讯形式,以最简短的陈述和行色匆匆的画面为素材在微信公众号湖州发布和移动客户端南太湖号同步推送,均收获了“数万+”的点击阅读量,既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引导效果,也提升了新媒体平台时政新闻宣传的影响力。

第三,多形式打造矩阵。时政新闻附带大量信息、饱含珍贵素材,如何“榨干用尽”?中心领导时政要闻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平台开展了宣传矩阵建设,一是抢抓短视频风口,试水新闻短视频。一年多来,共推出时政新闻短视频100多个,其中“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市长喊你来植树”等数十件作品都收获了“数万+”的阅读量。二是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开展全媒体评论。中心特别跨平台抽调评论人才组建评论专班,分别在报纸、电视和湖州发布、南太湖号等新媒体平台推出时政评论栏目。一年来,针对“湖八条”“湖九条”“湖十条”政策发布和“万物智联强市”发布、湖州全国文明城市复评第一名等时政要闻,推出的数十篇新媒体评论,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点赞,评论专班获评2020年度市委宣传部唯一表彰的创新团队。《“部门窄思维”也是一种环境污染》《投产成“难产”,“三服务”不能只挂在嘴上》《互联网巨头:既要流量,更要担当》3篇评论分获浙江省新闻奖一、二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三是坚持内容为王、强化思想引领,推出深度解读文章。中心会同市委宣传部、浙江日报湖州分社等单位联合推出“南太湖观察”等时政类新媒体栏目,刊出《站位全局,把握变局——锚定四大“新坐标”,看湖州新年精彩开局》《GDP增速全省第一:高质量发展的‘湖州成色’》《来吧,青年》等系列深度文章,获得各方好评。

猜你喜欢
要闻小分队湖州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02 中老铁路:“搜山”小分队日行万步备战首个“防洪大考”
资讯要闻
图说要闻
时政要闻
我们是谁?我们是拖稿小分队!
图说要闻
水痘小分队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湖州练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