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管窥乡愁报道

2021-11-26 19:06郑理致
传媒评论 2021年11期
关键词:开化县衢州红糖

文_郑理致

自从“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中国城镇化指导性原则之后,“乡愁”也成为许多主流媒体的报道重点。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紧密结合地方特色,运用使用与满足(Use and Gratificaitons)理论,从用户需求和期望出发,精心谋划,把“乡愁”报道做得有声有色,温暖了许多新闻用户的心,也激发了无数新闻用户的情感共振,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挖掘美食文化 唤醒用户“衢州人”身份认同

从字面上探究,“乡愁”指的是离乡之人由于思念家乡而引发的忧虑之情。现代汉语词典则直接解释为“怀念家乡的忧伤心情”。因此,从词源学上讲,“乡愁”原意是指对“家”或“乡”的眷恋,进而引申为对原初生活如“乡音”“乡味”“乡俗”“乡貌”等的牵挂和向往。

衢州是传统农业大市,历史悠久,物产丰饶,美食众多,“乡愁”报道从挖掘美食文化入手,让用户体味“舌尖上的故乡”,进而唤醒“衢州人”的身份认同,这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口。为此,2018年初,衢报集团在晚报和“掌上衢州”推出了“乡村味道”专栏,重点聚焦衢州各地的美食。

专栏每周一期,一篇一个整版,图文并茂,用户反响热烈。如2019年11月29日推出的《“东方巧克力”李坪红糖炼成记》,写的是江山市上余镇李坪村的红糖。通讯以记者亲历形式,带着用户“闻着红糖香味进村”,看作坊里“9口大锅沸腾的糖水正散发出一团团蒸汽”的熬制现场,向用户娓娓道来李坪村种甘蔗、榨红糖的百年村俗。文章还生动介绍了李坪红糖之所以有“东方巧克力”美名,一是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制糖原料“李坪糖蔗”。这种甘蔗身材细短,青皮刚硬,汁液甘甜。二是李坪红糖有最好的“鲜度”。村民从田地里砍下甘蔗就直接送到糖厂,能保证甘蔗汁的新鲜和营养。没有经过精炼的红糖保留了较多甘蔗的营养成分,也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能快速补充体力、增强活力。三是制糖“工艺传统,大部分是手工操作”,恰如《天工开物》所言,手工制作,味道更好。稿子推出,当天浏览量就突破了5万。

随后,“乡村味道”专栏佳作不断。《乌饭:一碗有故事的饭》,写的是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县乡间美食“乌饭”。记者来到开化县“乌饭之乡”中村乡,探寻乌饭同畲族兄弟的独特缘分,细细道来畲族兄弟吃乌饭的讲究,告诉你这碗“乌饭”附丽着的古老传说,甚至考证了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关“乌饭”的记载:乌饭“久服能轻身明目,黑发驻颜,益气力而延年不衰”。并称,乌米烧(蒸)成的乌饭清香浓郁、乌黑油亮,或拌入白糖,或拌入猪油,或拌入蜜桂,吃起来香甜软糯,别有风味。《庙下米酒十里飘香》写的是龙游县南部山区庙下村的特产“米酒”。这里是浙西大竹海的腹心之地,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哲学家、教育家华岗的老家,村风淳朴,可谓“家家米酒坊,人人酒师傅”。记者用笔尖镜头带着用户品尝了这里的乡民历经十几道工序,用心、用情精心酿制的糯米酒、红曲酒、包饭酒、酒沤酒和陈酿酒等。《冻米糖:传承千年的甜蜜年味》,记者生动地叙写了开化人民曾经不可或缺的过年仪式和年味:家家户户制作冻米糖。据说开化人制作冻米糖的历史已经传承千年,关于冻米糖同样有着许多美丽传说,其中吴越国镇东节度使詹尧臣率众将士“糯米饭拌甘蔗糖”更是一些开化人挂在嘴边的美谈。如今开化人不仅还保留着自制冻米糖的习俗,也诞生了多家以加工制作冻米糖为主的知名食品企业,冻米糖制作技艺还被列入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些叙写衢州美食的作品,引起了众多用户的关注。今年春节期间,几位在阿联酋迪拜经商的衢州人通过微信联系上“乡村味道”记者,说由于疫情影响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过家乡,网上这些有着鲜明家乡印记的“乡村味道”美文,让他们“如痴如醉”,既可“慰乡愁”,更唤醒了他们心中“衢州人”的认同感。冻米糖、米酒、乌饭、李坪红糖……对他们来说,这些就是他们的根,就是他们的童年,就是他们身上磨灭不掉的“中国记忆”和“衢州人标记”。

摹写诗意田园 满足新闻用户的审美需求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用户使用媒介是有目标导向的行为,目标来自于对媒介的需求和期望,当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持续、稳定、长久满足时,便形成了媒介使用的惯性和惰性,最终变为媒介依赖。在新闻传播中,只有满足用户的需要与欲求,才能取得满意的传播效果。“家乡味道”在满足用户“慰乡愁”和唤醒他们心中“衢州人”认同感的同时,还应该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因此,“家乡味道”在题材选择上尝试着从“美食”到“美景”的延伸和拓展。

2020年“乡村味道”陆续推出的系列叙写衢州乡村“美景”的稿子,很快抓住了用户的心。《霞山:钱江源头踏歌行》,写的是开化县马金镇霞山村。这个村是浙江省知名古村落,村里现在还保存有晚清和民国时期建造的徽派古民居108幢,2006年被评定为省级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记者用笔尖和镜头,引领用户缓缓走进村子,犹如引领着你走进一条历史通道。《满山已春色,花开正当时》,写开化县长虹乡桃源村台回山的油菜花海。读着文章,你的眼前仿佛会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阳春三月,放眼望去,金灿灿的油菜花铺满梯田,连绵起伏,十分壮观,不愧为游客口中的“花界仙境”。

作为区域主流媒体,应该让人感受到文章中时代脉搏的跳动。因此,“乡村味道”摹写衢州美景的稿子,能从文中聆听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清晰鼓音。《六春湖:一年四季“秀色可餐”》,写的是位于衢江区、龙游县和遂昌县交界处的一座高山。文章在介绍美景的同时,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了六春湖漫山遍野的宝贝山货和药材,写了山民们过去曾经的贫穷和困顿,写了村民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觉醒和真心爱山、精心养山的成果。《斗目垅村:自有樱花胜洛阳》,写柯城区沟溪乡斗目垅村独具风韵的樱花。这个村庄主干道旁有一条数百米长的水渠,村里乘“五水共治”东风,把水渠整治成了一条干净清澈的观赏和农用灌溉“两用渠”,渠道两旁种上了名为“染井吉野”的名贵樱花,还精心布设了小桥、流水等景观。每年花季,这里的赏花客络绎不绝,有力带动了村里旅游业的发展,樱花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功臣花”。

许多用户@“乡村味道”记者,这些叙写衢州各地美食、美景的报道,把“乡愁”审美具象化了,让离乡在外闯荡的用户对家乡“望山见水,乡愁可寄”,使他们找到了情感的寄托,忘却了现实中的不如意和失落,心理上获得了巨大的愉悦和满足感。

猜你喜欢
开化县衢州红糖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衢州体育公园——“消失”的体育场
“同题赛场”走进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衢州烂柯山
Qinghu: Glorious Trade Town on Silk Road
红糖跟白糖相比,好在哪儿?
衢州“一村万树”绿化模式好
痛经就喝红糖姜水?
红糖水真的能补血吗?
男人也应吃红糖